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天生德于予,桓魋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述而第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我们要体会其中深刻的含义,这句话看似很简单,但是它能流传至今是有它的道理和原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指的是众人。不光是三人、四人、五人,哪怕是两个人,只要和他人在一起共行的时候,这个行有共同经历,共同做事情就称为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比如说我们和自己的亲朋,和自己的好友,和自己的同事,哪怕和孩子在一起,我们看看别人身上是否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比如说一个小孩子他很快乐,他放下比较快,前一刻可能正在哭,后一刻看到了一个好吃的,看到了一个好玩的,他马上就可以转为快乐的笑容,所以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当我们有这样的思维,你会发现身边所有的人身上的某一个优点,某一个长处,都可以让我们去学习。他身上的缺点,也可以让我们去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身上好的地方,他身上的优点,我们要去跟从去学习,他身上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引以为戒要改之。所以说我们看到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他的优点还是他的缺点,都可以让我们来学习。

我们说看到这个人的脾气很坏,这个时候他就是我们的老师了,他的脾气这么暴躁,不经意间可能就伤害到了我,我就知道了,这样的脾气会伤害到他人,所以我要改掉。这一点,他教会了我,我不再会把脾气发给别人。我看到了这个人温和,这个人很幽默,原来温和和幽默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可以让人变得很轻松,我就知道了,他身上的优点就是我的老师是值得我学习的。

我们看这句话的重点在一个“择”字上,我们要懂得选择,首先我们要择师,我们要选择一个老师,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名师出高徒,所以说我们都想要选择一个好的老师,选择一个名师,这个时候我才可以学到好的技能,才可以学到好的知识,才可以学到好的文化。

这是我们每个人经常会有的想法,也是大家的认知,对不对呢?当然对,但是还有更重要的,没有选择到好的老师之前,我们就不要去学习了吗?所以我们要懂得择善为师,只要是别人身上的善,只要是别人身上的好处,我们都可以去学习。我们依的可能不是某一个人,我们依的是他身上的优点,我们依的是他所讲的法,故而我们经常讲依法不依人。

我们即使选择一个名师,在选择什么呢,在选择这个老师讲的道是否正确,讲的道是否合乎善,讲的是否是利他的,是否是对他人有帮助的,所以说即使我们是在择名师,也是在择这位老师身上的优点,也在择他讲的道,他讲的法,所以当我们把老师这个概念破掉的时候,万物皆可为我老师,所有的事情我都可以拿来学习。

举个例子我们观察自然的规律,可以为我们的老师。《鬼谷子》当中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我们观察了这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我们的老师了,自然春夏秋冬的变化是我们的老师。《道德经》老子观察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你看水就是我们的老师。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夫子站在河流上感叹,所有消失的东西昼夜是不停的,那这一刻水又成了孔子的老师。所以万事万物都可成为我们的老师,只要我们懂得去观察,我们懂得去择,所以懂得择是一种智慧,是我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当我们懂得选择的时候,观察身边的人,无论他善还是不善,无论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方向。

我们观察身边发生的某件事情,从中总结的规律,它就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说我总结了一个好的规律,可以让我们做事情更加游刃有余,我们总结了一个不好的规律,总结了一个失败的规律,这个可以让我们自己引以为戒,下次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所以当我们有了这种智慧,懂得去选择的时候,万事万物皆可为师。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进入一个自主学习的状态,进入一个随时可以体悟的状态,而不局限于某一个人为师,某一个法为师,某一件事情为师,某一种现象为师,所有的人都可以是老师,所有的现象都可以是老师,所有的规律、所有的道都可以是老师。

孔夫子讲这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实这句话在讲什么呢?要破相的,要破掉老师的相,这个时候万事万物皆可为师。在己而不在师,在己而不在他,在己而不在物。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学得好不好,修得好不好,其实不在于老师,在于自己。

一个人观察事物的规律,一个人在社会上是否优秀,不在外界的环境,不在它物,不在于他人,而在于自己。即使是再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优秀,老师教的是一样的,可是每个人体会的不同。这个世界提供给我们的外在的环境是一样的,发展的机会是一样的,我们能做成什么样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是否快乐,是否自由,是否优秀取决于自己。

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一切都是在己,而不在他。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我找到一个好的老师,我一定可以变得优秀,不一定的。只能说,我们选择了一个好的老师,他可以给我们更多正确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更好的价值观,可以言传身教,指点我们去修行,带动我们去修行,但是修得如何,还要在己而不在他。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赋予给我的德行,天赋予给我的品德,桓魋他能拿我怎么样呢?这段话是有历史背景的,桓魋是宋国的司马,手里掌着兵权,并且桓魋当时的桓氏家族,在宋国是非常有权势的,兄弟五人都是在朝为官。桓魋的长兄,当时在宋国叫做左师,是统领军队的,也就是手里掌军权,而桓魋手里掌兵权。并且桓魋深受当时宋国的国君,宋景公的宠爱。桓氏家族的老三,司马牛是孔夫子的弟子,并且也有自己的封邑,就是封地。桓氏的老四、老五,在桓魋手下做事情,因为桓魋受宋景公的宠爱,所以说在当时的宋国,桓氏家族非常的辉煌,是桓氏家族的鼎盛时期。

这个时候孔夫子来到了宋国,因为孔夫子他自己出生在鲁国,但是他的祖籍在宋国,并且孔子和宋景公是同宗同族。孔子来到了宋国,宋景公是有意于让孔子留在宋国从政的。宋景公听说孔子来到了宋国,就要出城去迎接孔子,这个时候桓魋自然是不同意的,就劝服宋景公说,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代理国相,毅然辞官离开,说明这个人的野心太大了,并且孔子去了卫国,住了五年之久,卫灵公为何不用,是因为卫灵公早已经看穿了孔子的真面目,所以说到了我们宋国千万不能用孔子。

这个时候宋景公又说,孔子是一个圣人,并且他身边的弟子很多,文人、武将都很多,都是圣贤之人,很有才华。如果我们能用孔子和他的弟子,外能安邦内能定国,我们就不受那些大国的欺凌,多好。这个时候桓魋又说了,绝对不行,就是因为他有那么多的弟子,如果他一旦在我们宋国,将来他要起反意,谁能阻止得了。这个人的野心太大了,如果你要用孔子,这是引狼入室。宋景公听完这些话迫于无奈,并且也有顾虑,桓魋没等宋景公同意,带人想来杀害孔子,这个时候孔子的弟子们就说,老师我们快走,他要来加害我们的。孔子这个时候正在宋国的边境,在一棵大树下给弟子们讲周礼,在演习演练周礼,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说了这句话,天赋予给我的德性,他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的自信,他对于什么的自信,他对于德的自信,我们说德是自己修来的,这里孔夫子却说,天给我的德行,他能奈我何?在孔夫子十四年周游列国之中,像这样危险的事情很多,但是每次孔夫子都毫无惧色,从不惧怕,就是因为内心这种自信和担当,这种自信是对德这件事情的自信。

我们来体会一下这个字有多重要,当我们学习了一段时间圣贤的文化,当我们修身一段时间以后,看看我们对德这个字会不会生起信心,当我们遇到不顺、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你对德是坚信的,它就会发生作用。我不担心我的未来会不好,我不担心我的道不能传承下去,我不担心我讲的道没有人听,因为我坚信德是可以给我带来一切的,是会相匹配的。会随着我们自己内在不停地修德,让自己合于道的时候,我们对德就会越坚信,因为德本来就是合于道的,合天道的事情不可逆转,而不合天道的事情必然要倾覆的。

很多人没有学习圣贤的文化,或者说我们自己在没有学习之前,对德这个字是不相信的,我们只相信拥有军队,拥有团队,拥有财富,拥有人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过得富足。可是随着我们向内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仁德之后,我们不再依靠外在的所有的外力,我们依靠的是自己内在的德行,我们对德这个字越是坚信的时候,越是笃信的时候,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毫无惧色,毫不退缩。不会因为当下的困难而停止,不会因为当下的挫折而退缩,这就是对德这个字的坚信。

所以我们要来思考了,我们学习了圣贤文化这么久,现在对德字到底有多少信心,如果我们的信心像孔夫子一样,面对生命危险的时候,依然淡定自若,依然相信上天赋予给我的德性,没有人可以奈何我。我们自己是合于道的,所以这份自信、担当、从容和无惧是一个修行人该有的样子,他源于对于德、对于道的坚信。

讲完这句话以后,孔夫子和他的弟子们离开了宋国。孔夫子为什么会讲这句话,第一,是对德这件事情的笃信。第二,讲这句话是稳定弟子们的心念。但是讲完这句话不代表他不走。包括我们也是一样的,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不代表不离开,不代表不懂得避,可是我们心中依然是坚信德这件事情的,即使是离开这里,也是从容不迫,毫无畏惧的,所以这个心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们再来说桓魋,桓魋整个在这件事情当中是没有德的,不光在这件事情当中,在整个他的生命旅程当中也是缺少德字的。我们再讲讲桓魋的结果,他的结果并不好,后来的时候他恃宠而骄,变得越来越骄纵,甚至想要造反谋权的。

一个人的欲望是永不满足的,宋景公不停地对他的娇惯和骄纵,反而让他的贪欲变得越来越大。后来他是想要造反的,被宋景公觉察到了,所以宋景公想要去把他抓起来,这个时候桓魋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就想先下手为强。

后来被宋景公派去的军队把桓魋打败,这个时候桓魋匆忙之下开始逃离了宋国。并且,桓魋的哥哥也离开了宋国,去了鲁国。桓魋的几个弟弟都是开始四处逃散,所以本来一个宋国非常有权势的家族,由于桓魋一个人的造反,最后没有成功,导致整个家族的没落,我们听到过一个成语叫殃及池鱼,就是来自于这段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