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称霸,尊王攘夷中的夷究竟指的是

管夷吾举于士

千年前孟夫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管夷吾举于士”,说的是管仲由一介死刑犯一跃而成为了齐国的宰相。国人向来喜欢一朝得势,似乎只能这样才能弥补之前因穷困潦倒受到的种种白眼与虐待。孟夫子想必也是瞅准了国人的心理,以这样一篇浩然正气的文章去挽救那些在追寻理想途中苦苦挣扎的人群。

这样的鼓励虽说受用,但毕竟只是暂时麻痹神经的毒药。理想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事物,你看到了,产生渴望,渴而不得的结果,要不停止奔跑,要不效仿夸父逐日倒下奔跑的途中。管仲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今天无论是谁听到管仲,暂且搁置其缺点不谈,都无法回避其对齐国的伟大影响。

齐国之前,春秋时期最为强盛的国家为郑国,时人称之为“伯主”,意思是众诸侯国之长。关于郑国最熟悉的故事莫过于黄泉认母,母亲偏爱小儿子是人之常情,然而一旦这种偏爱危机到君主的地位,就必然会成为一种被人利用的手段。

齐桓公称霸之前

郑庄公善于权谋,他明白欲让你毁灭,必须先让其疯狂的道理,故而常常给弟弟共叔段一些超乎礼仪的赏赐。共叔段的脑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似乎是锈掉了,竟然看不出其中隐匿的诡诈,愈加地肆无忌惮。结果一个专门为他发明的成语出现了“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狼狈地逃窜他国。

彼时的郑国俨然拥有霸主的地位,可惜王室内部最不缺的就是权力的争夺,长期的内斗早已使得郑国的综合国力急速下降,即使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偶尔打赢几场战争,也不过是回光返照式的返场,最终也逃不过衰败的命运。

此时天下最强的国家当属齐国,齐国时任的国君为齐襄公,齐襄公有一位堂弟叫作公孙无知,当年其父齐僖公在位期间,无比宠爱这名侄儿,一应待遇均与身为太子的齐襄公一模一样。继位为君的齐襄公自然心生嫉妒,春秋时期的周礼还没有完全坏掉,与太子待遇相同是一种越礼的现象。公孙无知的日子自是不好过,然而此时的无知还不敢有什么大的动作。

偏偏此时齐襄公又疏忽了一些事情,他派连称、官至父两人去驻守葵丘,两人在瓜熟的时候去的,齐襄公告诉他们:“待明年瓜熟的时候,我派人来代替你们。”,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偏偏身为君主的他忘了个一干二净,于是两人找到公孙无知,他们三人又找到襄公一位不受宠爱的侍妾,无知为了夺取君主之位,许诺功成后立她为夫人。几人因为利益联合到一起,最后在打猎的时候杀死了齐襄公。

这之后才是我们熟悉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以齐国临淄为终点展开的长跑马拉松。当时管仲的学生为公子纠,为了帮助学生获取君主之位,他还射杀过齐桓公,后齐桓公回到齐国,命令路过杀掉了公子纠。公子纠的老师召忽不肯受辱自杀,管仲忍辱做了囚犯,这才有了后来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绩。

管仲的事情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求死,说不定命运在未来的某处峰回路转,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功绩。

“尊王攘夷”

管仲辅佐齐桓公提出的口号是“尊王攘夷”,许多人以为所谓的“夷”是指周边的少数民族。的确,当时各诸侯国的边境少数民族非常猖狂,令列国没有想到的是犬戎竟然一举攻灭天子的都城镐京,这是夏商周时代绝无仅有的功绩。

周平王没有先人周武王的英明睿智,当时的形式也没有留给他许多施展拳脚的空间,只能将都城迁到东边的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谁知各个诸侯国压根不拿天子当回事儿,真是掉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幸亏西部的秦人一路护送天子迁都,天子感于秦人的功劳,便提高了秦人的爵位,那时的秦地才敢称呼一个国字,从这里便可以看出秦国为何从一开始便不为各诸侯国重视的原因。

另外周平王还将原镐京一带的土地,也就是为犬戎所占领的的地方赐予秦人。这种恩赐明显就是地方我给你了,你是否能拿回来看你自己的能耐。犬戎可是相当野蛮的民族,要不然天子也不会灰溜溜地迁都,秦人在长期与犬戎的交战中,磨炼了战斗力,直到后来打得犬戎狼狈逃窜。

今日我们可以《诗经》中看出当年的秦人的风采,踏入秦地,陕西一带,似乎那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战歌仍然在空中盘旋,告诉每一位中华儿女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向任何强敌低过头。

因此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肯定指的不是西边的犬戎,当时还有一个强国就是楚,楚在那个时候被称为蛮族,蛮夷是当时中原人士对四方民族的蔑称。楚的爵位也相当低,为了和中原诸侯国平起平坐,他向周天子索要爵位,周天子骂了他一声蛮夷,拒绝了。

楚很生气,自封为王,言外之意是我和你周天子平起平坐。楚想进入中原,当时的心腹大患是随国,楚王通过“能而是不能”的战法最终成功诱惑到了随国,最终成功灭掉许多小国。可见中原地区公认的蛮夷并非是没有脑子的人物,相反他们的头脑相当灵活。

接下来许多国家都受了威胁,齐桓公为了称霸,“尊王攘夷”的口号便势在必行,毕竟能与楚国对抗的国家不多,大家伙靠在齐国这棵大树下还能有些底气。因此“夷”多指的南方的楚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