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习俗除了月饼,中秋节里的这些传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节日。

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团圆、平安健康、衣足年丰的祈盼,是华夏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中秋原指秋季的第二个月份,也称仲秋,最早见于《周礼》“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中秋的发展源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据史书记载,周朝开始,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礼制。古代最初的祭月仪式是皇家的专利,统治者认为,只有皇家才有资格与神灵沟通,体现人对自然的敬畏,渴望天人和谐的精神。

唐朝时期,赏月玩月的风气盛行。中秋之夜,亲朋聚集,一边赏月一边宴饮聊天,酒兴引发诗兴,文人对月赋诗,是对中秋月色的赞美,也抒发了思乡、思友之感。唐代还盛传唐玄宗游月宫、遇仙女、传仙乐的神话故事,文人为中秋和月亮所做的诗篇大量涌现,中上层赏月聚会的风尚影响到下层社会,群众性的活动日益增多,中秋节有了最初的形态。

宋朝时期,中秋节已经变成一个隆重的节日,其主要活动是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中秋节前百姓就开始筹备瓜果美酒,装饰亭台楼榭,当天中午纵情饮酒,晚上通宵赏月游玩,到处都是丝竹之声,宋代的中秋节俨然是一场全民的狂欢。这一时期,也开始有了重视家人团圆的趋向。在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发展到明清时期,中秋习俗有了一些变化,但还是围绕月亮来进行各种节庆活动。明清中秋以皇家祭月和民间拜月为主要活动,皇家祭月的礼制更加完善,民间拜月基本取代了赏月成为中秋习俗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这一时期,“团圆”成为中秋的明确主题之一,并且出现了月饼这样的节令食品。中秋习俗的内容更加丰富,并由此绵延至今。

祭月、拜月仪式

在中秋的起源和发展中,月亮是一个不可绕开的话题。月有阴晴圆缺,它的变化被远古先民赋予了许多神秘色彩,结合古典祭祀礼仪,帝王尤其重视对月亮的祭拜,希望保佑家国天下的安定和谐,维护自身的尊贵地位与权力的正统性,祭月之礼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朝代的更替,皇家祭月礼制内部有所调整,在延续中越来越完善。皇帝会在特定年份身穿白色祭服,亲自出席祭月大典,在执事官的安排下完成从迎神到送神等一系列的程序,明朝时期,还专门为皇帝祭月修建夕月坛,古代祭月大典规模宏大,等级森严,所用祭品器具也有严格的形式色彩规定。

受皇家祭月礼制的影响,民间也出现了类似的拜月活动,与当时盛行的“月宫传说”紧密相关。民间拜月在八月十五这一天,百姓在家院中冲着月亮出来的方向,摆设祭桌、供奉月神、敬拜兔爷儿,然后烧掉月光纸,分享供品。不同于皇家浓重的祭神色彩,民间拜月大多是一种大众化的民俗活动,是人们对幸福健康、五谷丰登的真挚祈盼。

古老的中秋祭月拜月活动如今在我国许多地方仍然盛行。湖北咸安大屋雷村的中秋祭月活动通过隆重的“守月华”“祭嫦娥”仪式,祈盼天降雨露,风调雨顺;甘肃武威的祭月用亲自制作的大月饼、孙猴猴盘、花馍馍等供品敬献老天爷,表达对家庭团圆的期盼;山西泽州的中秋活动有家中祭月和集体祭月两种形式,分别由当家主妇和道姑主持,集体跪拜“月婆婆”,希望月神降福人间。

地方习俗

中秋文化传承发展至今,成为人们心中独具意义的传统大节,除了传统的祭月仪式,各地人民还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传统佳节,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地方习俗。

中秋之夜最典型的习俗就是吃月饼,赏明月。月饼最早出现在明代,最初的用途是作为中秋拜月的供品,拜月结束后,撤下来的月饼被家人分食,月饼自然而然就成为人们的中秋食品,它也成为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象征物。受八月十五气候、空气变化的影响,中秋晚上的月亮看起来特别皎洁,分外明亮,更引起了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