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始于先秦还是唐宋时期古人的月饼

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之所以叫“中秋”,是因为在农历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中,八月处于中间,而十五日这天又处在八月份的中间,所以这一天被称为“中秋”。“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它还有几个其它的别称,其中流传至今,较多被人们使用的是“团圆节”。所以每到“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等习俗外,望月思亲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何时呢?在我国目前的史籍文献中,最早出现“中秋”一词的是世传由西周贤臣周公旦撰写的《周礼》一书。书中有“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的记载。这段文字是对古代天子在中春日和中秋日进行拜日和祭月活动的记录。这或可作为“中秋节”赏月拜月的起源。

在周之后,西汉礼学家戴圣在其编写的《礼记》中有“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这样的记载。其大意是:“在中秋这个月有关爱赡养老人的活动,会赐白粥给老人们食用。”这可能就是后来在“中秋节”这天,晚辈们带上礼物去看望长辈这一习俗的起源吧。但这段文字讲的还只是整个八月份的活动,并没有具体到哪一天。

《礼记》中的另一段记载可以和《周礼》相印证,即:“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段文字跟上述《周礼》中的记载高度吻合,说的也是古代天子春季拜日,秋季祭月的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秋”一词及其相关的一些习俗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西周。但当时仅仅是作为西周王室每年的一个祭祀活动,并没有作为节日在民间普及。

以上是有文字的历史记载。另外我国民间还流传着一些关于“中秋节”来源的神话传说故事,这些神话传说也将“中秋节”的起源指向先秦时期。

第一个神话传说就是后羿和嫦娥的故事。传说在尧帝时,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把大地烤得枯焦不堪,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野兽耐不住酷热,纷纷从山林中跑出来伤害人民。

尧帝心忧,命神射手后羿射日。后羿箭不虚发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下顿时变得安宁清凉了。西王母为了奖励后羿挽救众生,赐给他一粒不老仙丹。后羿将仙丹交给妻子嫦娥,叮嘱她好生保管。

此事被一个叫蓬蒙的坏人偷听到了,他趁后羿外出打猎之际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情急之下将仙丹放入口中,不想却吞了下去。瞬间嫦娥飘向窗外,飞向天空,直飞到月亮上……

后羿思念妻子,便于每年圆月之夜在月下设案,摆上嫦娥平素爱吃的食物,仰头与月中的嫦娥遥遥相望,后来就演变成了民间祭月的风俗。

这个神话故事将“中秋”祭月的习俗提早到了尧帝时代。

另一个传说故事发生在周朝时分封给姜子牙的诸侯国齐国。齐国有一个丑女叫无盐。因自幼相貌丑陋,就渴望变美,常常对着月亮虔诚祭拜,祈求月中嫦娥赐她美貌。有一年,无盐在八月十五日之夜祭月时被齐宣王撞见。齐宣王欣赏其美丽,将其立为皇后。之后满城少女纷纷效仿在“中秋”祭月,再后来就演变成为百姓祭月祈愿的风俗。

以上这些,不论是文字记载还是神话传说,从时间上看都发生在先秦时期,但都仅仅是将“中秋”祭月作为一种习俗,并没有作为节日,更没有从国家层面将它规定为全国性的固定节日。

目前公认的将“中秋节”作为国家固定节日的时间是在唐朝。《唐书太宗记》中有文字明确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这说明在唐朝时“中秋节”已经是全国性的固定节日了。唐朝不但有了“中秋节”,还诞生了“月饼”。据说唐朝宰相裴寂于八月十五日这天望月得到灵感,发明了月饼。虽然无从考证唐朝的月饼长什么样,但肯定和今天的月饼一样,也是圆圆的,因为是望月得到的灵感嘛。

“中秋节”在唐朝没有怎么盛行,真正盛行起来是在宋朝。也因此宋朝的诗词界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千古不朽的“中秋”名篇。

所以,如果抛开神话传说,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中秋节”最初的起源应该是周代的祭月习俗,而作为全国性固定节日的“中秋节”及其节日必不可少的月饼则起源于唐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