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山东人过年”跪拜礼“惹来许多争议,被喷的很多,说是陈规陋俗,极力赞成维护的也不少,个个群情激愤,在此,我到觉得争议是大可不必的。
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中国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太久了,被夷狄文化污染的面目全非了,竟然不知道一项简单的跪拜礼核心意义是什么,甚至连为什么要过年也未必很清楚。可悲啊!
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过年行跪拜礼和祭祀本来就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仪式,是表达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恩,对祖先的缅怀和景仰,说明人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本,并且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懂得敬畏生命,敬畏神明。这也是中国人孝道的根本。所谓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又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呢?
古时候成人礼古语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就是说人的尊严是最尊贵的,是不轻易向人下跪的,但并不是说在特殊的情况下就不能下跪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跪父母自是不必说了,跪拜天地,是因为人和万物都是秉天地所生,《黄帝内经》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得天地正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之神乃是造物之良知良能,我们能不对造物主抱有敬畏心吗?不跪拜天地,父母,圣人,英雄,难道去跪拜那些妖言惑众的传销头目和夷狄胡鬼吗?恐怕有些人做洋奴跪久了连自己的祖宗是谁都记不得了,到底是谁迷信?谁无知?
说起来这个跪拜礼,其实全国有些省多多少少都会有,只不过山东的这个仪式感比较强而已,我记得很的小时候过年也曾经给父母和祖父母行跪拜礼,后来也就逐渐不那么讲究了,而山东则是传承中国礼仪文化比较完备的地方。
因为山东自古是孔孟之乡,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方,一般人都认为是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实不是的,孔子传承的也是周公文王之道术,并把它发扬光大,而山东,也就是鲁国在当年周朝建国后曾是周公姬旦的封地,是周公把儒家宗法制和周礼传到了鲁国,所以说”周礼尽在鲁“。
众所周知,孔子是极力的推崇周礼的,一直想要复古,无奈,当时之世礼崩乐坏,他多年来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却郁郁不得志,最后只能教书育人,整理前朝失散的典籍以度余生。
儒家的儒最早起源其实是和主持祭祀,婚丧嫁娶等礼仪有关的,因为那些礼仪实在是太繁琐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能流传到今天的也不是很完整了。虽然孔子讲究做事要合乎礼法,但有人问他礼的根本是什么,他曾说过: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是感情的外延,形式不能超过内容,再隆重的礼节也不能胜过内心的真情实感。
孔子拜师老子所以我觉得知道礼仪的基本含义就可以了,能俭则俭,人不能忘本,好的东西可以继承,那些封建的糟粕就要坚决地摒弃。过年跪拜父母和祖先是合乎情理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至于跪拜别的长辈什么的,在如今的宗法制早已淡薄的社会中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但可以用鞠躬,作揖来代替。
总的来说,对于一项礼仪,判断是它是文明,还是陈规陋俗,并不只是看表面形式,而是要明白制定礼的初衷,是要让人们遵循什么样的人伦之道,看它是不是合乎情理,合乎道义,是不是体现了对人文的终级关怀和精神。正所谓以天文定人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在的人,又有几人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