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道老子老子的回答让孔子受到启迪,一

在世界最早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中,除了国外的耶稣、柏拉图、释迦牟尼等,中国的孔子、老子、屈原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也是功不可没的。其中的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组成了东方文化最传统的源泉,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

多年前,在很多古籍中都记载了孔子向老子请教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了礼、仁、道、乐等中国文化元素。如果以此来计,确实难有定论,但从已有史籍记载的问礼内容来看,却有着明显的分别。也就是说,前期更注重礼仪,孔子本身的姿态更多是以学习的心态,越往后,问礼的内容越深奥,开始涉及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道教与中国儒学的核心内容。

孔子的哲学思想是关于人如何安身立命的一些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涉及到君臣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的处理.老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开拓者和创建者,中国文化成熟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宇宙本原学说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互相补益,成为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两个主要理论学派。

公元前年,当孔子第一次问礼老子的时候,是因为周王朝内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职后,游历各国。当他来到鲁国时,恰逢他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人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就请他去帮助安排丧事。年仅17岁的孔子也去了。因为他有时也担任丧祝,也就是帮助办理丧事,所以也被邀助丧。

公元前年,孔子第二问礼老子的时候是老子重回守藏史之位,此时的孔子已经小有名气。25岁的孔子学识已大为长进,其时,鲁国不少少年拜他为师。孔子认为自己对周礼的知识所知还不够系统,尤其是关于周礼的理论原则,自己知道得还很浅,就决定和南宫敬叔一起到洛阳学习周礼。

根据《史记》和《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和南宫敬叔来到洛邑向老子求教。这一次,孔子提出的问题仍集中在丧礼方面。所以说这两次孔子问道老子,对他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收益,更不要说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而孔子第三次问礼老子其意义就非常非常的重要,这是老子免官归乡后,此时孔子40岁。孔子自洛邑访学问礼于老子后,虽学识精进,气质醇和,作风也更加朴实,向其拜师的鲁国人更多,但他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到各地访问学习。

一天,孔子带着子路等人和准备藏于周王室的书册来到了苦县,他们见到老子,说明来意,请老子推荐。出乎孔子的意料,老子拒绝了。老子之所以拒绝,不仅是因为周王室藏书已名存实亡,更因为此时的老子已非孔子此前拜见的老子了。但孔子不了解老子的新境界,仍然停留在过去那个熟悉周礼的老子身上。

孔子先引述六经,想以六经中的理论及六经的价值来说服老子。老子不便阻止孔子的申述,但又不想听下去,就打断他的表示:你的话太冗长了,讲讲要点就可以了。孔子看出老子意思后马上又解释,六经的根本在于仁义。我就是以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一切的。

老子微微一笑,问道:仁义是人的本性吗?什么是仁义?孔子急忙回答道,君子不仁便不成其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心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大概。

老子摇摇头,然后缓慢地讲述道,你后面说的这些话真是危险得很呀。现在讲泛爱众,不是太迂腐了吗?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实际生活,都明白地证实了所有讲无私的恰恰都是为了实现自私。

孔子这次访问老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他和老子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有着根本的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

孔子第四次问礼于老子时已50多岁了,此时老子已与周礼决裂,走向探索新的治世方法,并进而探索宇宙本源,形成道法自然,以无为本,有无统一的天道观。而此时,在鲁国的孔子仍为苦苦探索天道不得而苦恼。当他听说老子隐居沛地,经过探索已获得天道的消息后,便决定再一次访问老子。他带了学生向南一直来到沛地老子隐居之所。

道目不可见、耳不可闻、言不可传,是通常的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所谓得道,只能是体道,如果试图像认识有形、有声之物一样去认识道,用耳朵去听,那是听不到的,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用言语去表达,也是没有恰当词语可以表达的,确实是不会得到的。你说你寻求多年而不得,那是很自然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