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想要生活充满仪式感而不可得,在古代却是日常。比如拱手礼。
01.拱手礼
简单易行的拱手礼是最常用的礼节;古人相会,双手合抱,拱手为礼。可用着对单人或多人施礼。人多时,“团团一揖”,行礼时站着,坐着都行。姿势则是一般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相反),手背对着受礼之人。重大节日和不同场合,还有作揖礼、跪拜礼、抱拳礼等。这些礼仪,多源自西周初年周公开创的“周礼”。
古人在进行这些程式化的礼仪时,态度庄重,表达对人的真诚和尊敬。虽然带着距离,不像西方人贴脸亲额拥抱那样肉体亲近,却散发着温文尔雅的气息,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人文修养和礼仪文化。
注意,拱手礼是严格区分左右的。若是丧事,那就一定要右手在外了;除此,座次,官职,住所等,左右都是分得很清的;大多以左为尊,有时以右为尊。
02.大多数朝代皆以左为尊
魏国侯嬴,七十岁,家境贫寒,以贤能闻名。魏公子信陵君仰慕已久。《汉书·魏公子列传》“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虚左”,即空出车子上的左位,今可见成语“虚左以待”,即是出自这个典故,意思是突出左位等待所敬重的人。
《鸿门宴》“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东向,即向东,坐在西边,西在左边,是尊位,以项羽自大高傲的个性,请刘邦赴宴,但他自己却坐在尊位,一点也不出人意料。
《史记·谦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相如居左,所以廉颇才愤愤不平,欲辱之。
黛玉初进贾府,拜见二舅妈王夫人,“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贾政是荣府当家,又是王夫人夫君,他的位置左东自然是尊位。
荣国府元宵夜宴,贾母“将自己这一席设于榻旁,命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坐着。下面方是邢夫人王夫人之位,再下便是尤氏,李纨,凤姐,贾蓉之妻。西边一路便是宝钗,李纹,李绮,岫烟,迎春姊妹等。”清朝时未出阁的姑娘地位比在家媳妇(嫂子)高,故宝钗等人坐了西边尊位。
03.秦汉元时,以右为尊
秦国时兵符分左右两部分,右符在国君手中,左符在将帅手中。汉时官职右高于左,元朝科举时,蒙古人榜单在右,汉人榜单在左,同样,右丞相高于左丞相。以右为尊还表现在建筑和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
《汉书·高帝记》,“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今可见成语“无出其右”,意思是没有能超过他的。
04.对天道和人道的认识,决定了尚左还是尚右
其实,尚左还是尚右,源于古人对天道和人道的认识。古人大致尚左,《逸周书》曰:“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简言之,天道是古人对神秘力量的信仰,人道是贯穿历史的做人之道。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所以,天道很远很高大,人道很近如芥微。自然应该以左为尊,故先秦尚左,后世大多沿袭。
秦崇尚人道,大概和秦人的性格有关,秦人居苦寒之地,一路荆棘,同衣同袍,经数代君王努力,拒六国于关外,纵铁蹄合天下,铮铮铁骨,死不还踵,实乃大秦本色,非天道也。汉时,董仲舒把天道和人道联系起来,认为天人感应,进一步强调了人道,故汉朝沿袭秦朝,继续以右为尊;
时隔千年,到元代,成吉思汗率领剽悍的蒙古族人入主中原,并横扫欧亚,人力武功可谓空前绝后,加之程朱大力促进人道,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情操,故元时,再次以右为尊。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拱手为礼,就此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