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好像天上北斗星:坐在那个位置上,群星围绕环抱着它。”
什么是“政”呢?《说文》里说“政者,正也。”《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第十七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此篇里第一个政,意思是国家治理方面的事情,后一个政,其意思和正道、端正、正气意思相近了。
在此篇里,“为政”的意思就是治理政事,“为政以德”意思就是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在《论证为政篇第二》第三则有这样一句话,“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一贯的思想也就强调以德行来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孔子的这一思想从理论角度来说当然没问题,但实际操作起来是很难行得通的,首先怎样来衡量德行的高低?除非一些极端的例子外,如大奸大恶、大忠大善而外,其他的你真的很难衡量;且人性是有他的多面性、多变性与隐蔽性,所以实际生活中很难操作。
大概正是因为这一点吧,老庄是不相信这一点的,虽然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提“德”,比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推崇禀赋的人不刻意修德,所以保存了禀赋;贬抑禀赋的人不忽略修德,所以失去了禀赋。第一个“德”意思是禀赋,而非德行;第二个“德”意思是修德,大致和孔子所讲的德行相同吧;后面一句话的意思“贬抑禀赋的人不忽略修德,是以无德”,老子将修德与保持禀赋放在了对立面,实际上是否定了修德的重要性。
再者说,评价德行的高低是个很主观,也是很容易相左的事情。在你看来,谁谁是一位德行修养很高的人,而在另一个人来看呢?则未必!而且人性的复杂要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所以一味地强调“为政以德”必然会引导事情走向我们所期望的反面。
对于“德”有不同的理解,我姑且在此引用别人的说法:
邢疏:此章言为政之要。“为政以德”者,言为政之善,莫若以德。德者,得也。物得以生,谓之德。淳德不散,无为化清,则政善矣。“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者,譬,况也。北极谓之北辰。北辰常居其所而不移,故众星共尊之,以况人君为政以德,无为清静,亦众人共尊之也。
这段话,其核心的意思,德者,得也。物皆得其性而为德,做国君的当清静无为,众人也就如“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春秋时代是周礼走向崩解的时代,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要求君要有君德,臣要有臣德;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里有一句话,“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其实也是讲明了君主的责任在于“保民”,这就是君德。这虽然不是孔子说的,但却是儒家一贯的思想。
儒家文化研究:明清儒学专辑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45.2购买我们再来看看《孟子梁惠王上》第二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qì),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我把大致意思说一说,孟子去见梁惠王看着眼前的飞禽走兽,对孟子说:“贤德的人也为此而快乐吗?”梁惠王说这话的时候,是语带讥诮的,而自己却颇有几分得意,毕竟是一王嘛,但梁惠王在智商与德行修养上是无法与孟子相比的。
孟子接过话来,说,只有贤德的人才能为此而快乐,不贤德的人即使拥有这些,又有什么快乐的呢?孟子此话语带机锋的,接着说,《诗经》里说,“文王规划筑灵台,基址方位细安排,百姓踊跃来建造,灵台很快就造好。文王劝说不要急,百姓干活更积极。文王巡游到灵囿,母鹿自在乐悠悠,母鹿肥美光泽好,白鸟熠熠振羽毛。文王游观到灵沼,鱼儿满池喜跳跃。”文王之德在于泽被百姓,泽被万物啊,所以“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如果你走向百姓的反面的话,那么“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人君者当如文王能够怜恤民力,老百姓也自然如众星而拱之。
本文由大德堂语文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