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周礼 >> 周礼推荐 >> 林坚儒家的起源

林坚儒家的起源

北京看湿疹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8814564.html

作者:林坚

“儒”的含义是什么?儒家起源于什么时候?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这是说,“儒”的含义是柔,是术士的名称,从“需”而得声。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原儒》中,提出“儒”有达名、类名和私名。达名指儒者术士,类名为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私民则出于司徒之官的儒。他们都以祭天、观形断事之类“儒术”为本。

胡适在《说儒》中认为,“儒”、“需”相通,为柔弱之意,最早的“儒”,是指殷民族的教士,即殷商遗民中那些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特殊阶层,他们穿戴殷商的古衣冠,习行殷商的古礼,虽然在政治上依附于新的周族的统治者,但在文化上则“先进于礼乐”,成为古代文化的主要传授者。周族人对他们懦弱风尚以蔑称,从殷商术士演化而来的“儒”,所保存、宣扬的都是殷商之道。可见,儒起源于殷商时代。

钱穆则认为胡适太拘泥于《说文》,其实儒家倡导的礼教与殷人无涉。儒者雍容刚毅、杀身成仁的行为典范影响千载。

郭沫若的《青铜时代驳说儒》中解释:“古之人称儒,大约犹今之人称文诌诌、酸溜溜,起初当是俗语而兼有轻蔑意的称呼,故尔在孔子以前的典籍中竟一无所见。”

殷商末期的箕子可称为儒学的先驱。箕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可考著作传世的思想家,箕子的代表作《洪范》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奠基著作。《洪范》是《尚书》中最可信、最受重视的篇章。其中的五行学说、天人感应学说、王道学说都具有开创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到了春秋晚期,社会急剧动荡,“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出现了“学术下移”、私学勃兴的现象。孔子从未以“儒”自称,他曾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所谓“小人儒”,是以礼乐知识为贵族富人相礼谋生的人,或为民间的礼仪活动服务的人。而“君子儒”不再是那些从事“相礼”专门技能的术士之儒,担负起创立礼治或礼教的角色。

《礼记儒行》说:“有道德之所行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昭人也。”

孔子借鉴丰富的上古文化资源,创建了以“道德仁义”为宗旨、以“礼乐正名”为特色的思想体系,使儒由过去术士的泛称,变为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就是儒家。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说:“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刘歆《七略》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这是说儒家弘扬“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三代(夏商周)圣王仁政之治。

孔子办学,“有教无类”,学生不仅身份很杂,而且来自各国,如鲁、卫、齐、楚、宋、陈、吴、秦等,使儒家礼乐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儒生也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回答鲁哀公的问话,说道:“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并说:“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说明了儒家的人格修养和表现。

儒家是这样一群人,从事学业的称儒生,投笔从戎的称儒将,以医施术的称儒医,从事学术的称儒者,入仕从政的称儒臣,执掌政权的称儒君,史册专门辟有“儒林传”来描述这些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