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诗经大雅桑柔,芮伯谏厉王

绿申黄金补骨脂白斑套装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9.html

桑柔

菀(yù)彼桑柔,其下侯旬(jūn),捋(luō)采其刘,瘼(mò)此下民。不殄(tiǎn)心忧,仓(chuàng)兄(huǎng)填(chén)兮。倬彼昊天(tīn),宁不我矜(jīn)?

四牡骙(kuí)骙,旟(yú)旐(zhào)有翩(pīn)。乱生不夷,靡国不泯(mǐn)。民靡有黎,具祸以烬。于(wū)乎有哀(yī),国步斯频。

国步灭资(jì),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qiǎng)。谁生厉阶(jī),至今为梗(gǎng)?

忧心殷(yīn)殷,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dàn)怒。自西徂东,靡所定处(chǔ)。多我覯痻(mín),孔棘我圉(yǔ)。

为谋为毖(bì),乱况斯削(xuē)。告尔忧恤,诲尔序爵。谁能执热,逝不以濯(zhuó)?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如彼溯风(fēn),亦孔之僾(ài)。民有肃心,荓(pīng)云不逮(dài)。好(hào)是稼穑(sè),力民代食。稼穑维宝,代食维好?

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máo)贼,稼穑卒(zú)痒。哀恫(tòng)中国,具赘(zhuì)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zhāng)。秉心宣犹,考慎其相。维彼不顺,自独俾臧。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瞻彼中林,甡(shēn)甡其鹿,朋友已谮(qín),不胥以穀。人亦有言(yín):进退维谷。

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fēi)言不能(nén),胡斯畏忌?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dú)。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大风有隧,有空大谷。维此良人,作为式穀。维彼不顺,征以中垢(jū)。

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复俾我悖(bèi)。

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如彼飞虫,时亦弋(yì)获。既之阴(ān)女(rǔ),反予来赫。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bì)。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yù),职竞用力。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覆背善詈(lì)。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一、音韵

第一章:柔、刘、忧,幽部;旬(jūn)、民、填(chén)、天(tīn)、矜(jīn),真部;

按:

旬(jūn):又《集韵》规伦切。(真韵)本作均。《周礼》作旬。《周礼·地官·均人》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注》旬,均也。读如??原隰之?。《易·坤》爲均,今书亦有作旬者。填(chén):又《集韵》《韵会》池邻切,音陈。(真韵)久也。《诗·大雅》孔填不宁。《又》仓兄填兮。天(tīn):《康熙字典》古与真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惟《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与庚靑通耳。粤语tin1

第二章:骙、夷、黎、哀(yī),脂部;翩(pīn)、泯(mǐn)、烬、频,真部;

按:

哀(yī):《康熙字典》又叶于希切,音衣。(微韵)《诗·小雅》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翩(pīn):《康熙字典》又《韵补》叶孚愔切。(侵韵)《陆机·天暮赋》庭树兮华落,墓草兮根陈。松柏兮郁郁,飞鸟兮翩翩。[陆丰腔]fan1[客英字典]pien1粤语pin1

第三章:资、疑、维、阶(jī),脂部;将、往、竞(qiǎng)、梗(gǎng),阳部;

按:

阶(jī):《康熙字典》又叶居夷切,音基。(支韵)《诗·小雅》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又《大雅》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竞(qiǎng):《康熙字典》又叶其两切。《诗·大雅》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梗(gǎng):朱熹《诗经集传》叶古党反。

第四章:慇、辰、痻,文部;宇、怒、处(chǔ)、圉(yǔ),鱼部;

第五章:毖(bì)、恤,质部;削(xuē)、爵、濯(zhuó)、溺,药部;

第六章:风(fēn)、心,侵部;僾(ài)、逮(dài),代韵;穑(sè)、食,职部;宝、好,幽部;

按:

风(fēn):《康熙字典》又叶孚金切,音分。《诗·邶风》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又《大雅》吉甫作颂,穆如淸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楚辞·九章》乗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臯,邸余车兮方林。《释名》兖豫幷冀,横口含唇言之,读若分。靑徐,踧口开唇推气言之,读若方。风,放也,气放散也。《陈第·毛诗古音考》风古与心、林、音、淫为韵,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晋之闲读风如分,犹存古音。《正韵》一东收风,十二侵阙,盖未详风古有分音也。穑:粤语sik1;食:粤语ji6sik6宝:粤语bou2;好:粤语hou2hou3

第七章:贼、国、力,职部;王、痒、荒、苍,阳部;

第八章:君、顺,文部;瞻(zhāng)、相、臧、肠、狂,阳部;

按:

瞻(zhāng):《康熙字典》又叶侧姜切,音章。(阳韵)《诗·大雅》维此惠君,民入所瞻。秉心宣犹,考慎其相。相平声。

第九章:林、谮(qín)、言(yín),侵部;鹿、穀、谷,屋部;

按:

谮(qín):《康熙字典》又叶子林切,音秦。(侵韵)《诗·大雅》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谮叶林言(yín):又《集韵》《正韵》鱼巾切,音银。(真韵)和敬貌。《礼·玉藻》二爵而言言斯。《注》言言,与訚訚同,意气和悦貌。《集韵》亦作䜣。又叶真韵。《韩愈·孔戣墓铭》白而长身,寡笑与言,其尚类也,莫之与伦。

第十章:人、人、能(nén),真部;里、喜、忌,之部;

按:

能(nén):《康熙字典》叶上湛,湛音沈。

第十一章:人、心,真部;迪(dú)、复、毒,觉部;

按:

迪(dú):《康熙字典》又叶徒沃切,音独。《诗·大雅》维此良人,弗求弗迪。叶下复毒。《陆云·饯王太尉诗》惟帝思庸,大典光迪。思媚三灵,诞降天笃。

第十二章:人、顺,文部;谷、穀、垢(jū),屋部;

按:

垢(jū):《康熙字典》又居六切,音匊。(屋韵)中不净也。《诗·大雅》维彼不顺,征以中垢。

第十三章:隧、类、对、醉、悖(bèi),屋部;

第十四章:作、获、赫,铎部;

第十五章:利、遹(yù),背(bì)、力,质部;极、克、职部;

按:

背(bì):又《韵补》叶音必。(质韵)《诗·大雅》民之罔极,职凉善背。叶下克力。

第十六章:戾、詈(lì),质部;可、歌,歌部。

二、释义第一章

菀〈音郁〉彼桑柔1,其下侯旬2〈音均〉。捋〈力活反〉采其刘3,瘼〈音莫〉此下民?。不殄心忧?,仓〈音怆〉兄〈音怳〉填?〈音尘〉兮。倬彼昊天?〈叶铁因反〉,宁不我矜??

比也。

注解:

菀:茂貌。形容词前置。柔:柔濡,柔嫩。《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侯:维。旬:均也,荫均也。捋:五指持取也。采:捋取也。刘:烁也,爆烁而希也(剥落而稀也)。《诗·周颂·武》:“嗣武受之,胜殷遏刘,”瘼:病也。《诗·小雅·四月》:“乱离瘼矣,爰其适归。”殄:绝也。《诗·大雅·云汉》:“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仓兄:同“怆怳”。悲闵之意也。仓:丧也。兄:同况,滋也。填:久也。明·陈邦彦《次答谢伯子》其一:“叩阍昨日惭疏拙,仓兄填膺半未抒。”倬:明大貌。《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宁:岂,难道。矜:哀也。《诗·小雅·何草不黄》:“何草不玄,何人不矜。”

○旧说此为芮伯刺厉王而作。春秋传亦曰:芮良夫之诗。则其说是也。以桑为比者,桑之为物,其叶最盛。然及其采之也,一朝而尽。无黄落之渐。故取以比周之盛时。如叶之茂,其荫无所不徧。至于厉王肆行暴虐,以败其成业,王室忽焉凋弊,如桑之既采,民失其荫,而受其病。故君子忧之,不绝于心,悲闵之甚,而至于病,遂号天而诉之也。

今译:那柔嫩的桑叶菀然茂盛,人息其下维均得荫。捋而采其枝之叶刘然剥落而稀疏不均,瘼病此下蔽荫之民。民心之忧无绝已,丧亡之道滋久长。那昊天乃倬然明大,岂不矜哀下民怨诉之言?

第二章

四牡骙骙1,旟旐有翩2〈叶批宾反〉。乱生不夷3,靡国不泯?〈叶弥邻反〉。民靡有黎?,具祸以烬?〈叶咨辛反〉。于〈音乌〉乎〈音呼〉有哀?〈叶音依〉,国步斯频?。

赋也。

注解:

牡:飞曰雌雄,走曰牝牡。骙骙:不息也。《诗·大雅·烝民》:“四牡骙骙,八鸾喈喈。”旟旐:鸟隼曰旟,龟蛇曰旐。翩:旌旂行而舒张之貌。翩翩,在路不息也。《诗·小雅·出车》:“彼旟旐斯,胡不旆旆。”《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夷:平。靡:无。泯:灭,尽也。黎:齐也,众也。《诗·大雅·云汉》:“周馀黎民,靡有孑遗。”具,同“俱”。烬:灰烬也,灾余曰烬。南北朝·沈约《梁鼓吹曲十二首其九石首局》:“辟应和,扫煨烬。”于乎:同“呜呼”。步:行。频:急也,一作比。《诗大雅·召旻》:“池之竭矣,不云自频。”

○厉王之乱,天下征役不息。故其民见其车马旌旗,而厌苦之。自此至第四章,皆征役者之怨辞也。

今译:驾乘四匹公马骙骙然,建立旟旐之旂翩翩然飘扬不息。作乱生出来不能夷平,无有一国而不见残灭。民无有不齐被兵寇之害者,俱遇此祸,以为余烬。呜呼,有是可哀痛哉!国家行此困急于民之道,是可哀痛也。

四牡骙骙

第三章

国步蔑资1,天不我将2〈叶子两反〉。靡所止疑3〈音屹。叶如字〉,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叶其两反〉。谁生厉阶?〈叶居奚反〉?至今为梗?〈音鲠。叶古党反〉。

○赋也。

注解:

步:行,时运。蔑:轻也。资:资用。南朝宋谢庄《宋孝武帝哀策文》:“王室多故,国步方蹇。”《诗·大雅·板》:“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将:养也。天不我将,犹天不将我。颠倒以押韵。疑:定也。云徂何往,犹云徂往何。徂:行也。君子:谓诸侯及卿大夫也。维:是。秉:持。竞:强。《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诗·大雅·抑》《周颂·清庙之什·烈文》:“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厉:恶。阶:所由上下也。厉阶:祸端。《诗·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梗:病也。屈原《楚辞·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言国将危亡。天不我养。居无所定,徂无所往。然非君子之有争心也。谁实为此祸阶,使至今为病乎。盖曰:祸有根原。其所从来也远矣。

今译:国家行此轻蔑民之资用,是天不养我也。(我从兵役)无有止息时,话说我当行往何方?君子实在是,持心不争。谁始生此祸端?乃至今日为病不已。

第四章

忧心殷殷1,念我土宇2。我生不辰3,逢天僤〈音亶〉怒?〈叶暖五反〉。自西徂东〈叶音丁〉,靡所定处。多我觏痻?〈音民〉,孔棘我圉?。

赋也。

注解:

殷殷:忧心貌。《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诗·小雅·正月》:“念我独兮,忧心慇慇。”土:乡。宇:居。《诗·大雅·卷阿》:“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辰:时。僤:厚。南宋·程公许《喜雨上西清崔先生》:“东皇司发生,何以忽僤怒。”觏:见。痻:病。棘:急。圉:垂,边陲。或曰:御也。多矣我之见病也,急矣我之在边也。《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猃狁孔棘。”《左传·隐十一年》:“亦聊以固我圉也。”

今译:忧心殷殷,想念我乡土居宅。我生不得时辰,逢天厚怒。自西往东,无所安定而居处。多矣,我之所遇之病。甚急矣,我之在于边陲。

边陲

第五章

为谋为毖1〈叶音必〉,乱况斯削2。告尔忧恤3,诲尔序爵?。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叶奴学反〉。

○赋也。

注解:

毖:慎。《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况:滋也。削:侵削。《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况也永叹。”恤:忧也。《诗·邶风·谷风》:“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序爵:辨别贤否之道也。魏晋·孙拯《赠陆士龙诗》:“序爵以贤,惟俊萃止。”执热:手执热物也。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骸垢想浴,执热愿凉。”逝:去。濯:浣也,滌也。淑:善。载:则。胥:相。及:与也。溺:没,陷。《诗·大雅·绵》:“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苏氏曰:王岂不谋且慎哉。然而不得其道。适所以长乱而自削耳。故告之以其所当忧,而诲之以序爵。且曰:谁能执热而不濯者。贤者之能已乱,犹濯之能解热耳。不然则其何能善哉。相与入于陷溺而已。

今译:为军旅之谋,为慎重兵事,乱亡滋长斯事侵削。告汝以忧天下之忧,教诲汝次序贤能之爵。谁能手持火热之物,而去之不以水濯手者乎?其于政事何能善乎?则汝君臣皆相与陷溺于祸难矣。

第六章

如彼溯风1〈叶孚音反〉,亦孔之僾2〈音爱〉。民有肃心3,荓〈音烹〉云不逮?。好是稼穑?,力民代食?。稼穑维宝,代食维好。

赋也。

注解:

溯:向。《诗·大雅·公刘》:“夹其皇涧,溯其过涧。”孔:甚。僾:唈。孙炎曰:“心唈也。”郭璞曰:“呜唈,短气也。”褚渊《登歌二首其一》:“瞻宸僾思,雨露追情。”肃:进。荓:使也。逮:及也。《诗·周颂·小毖》:“莫予荓蜂,自求辛螫。”《传》荓蜂,曳也。稼:耕。穑:收。种之曰稼,敛之曰穑。力:《夏官·司勋》云:“治功曰力。”元·王思诚《节毛诗句题稼亭》:“力民务昏作,黾勉畏从仕。”

○苏氏曰:君子视厉王之乱,闷然如遡风之人唈而不能息。虽有欲进之心,皆使之曰:世乱矣,非吾所能及也。于是退而稼穑尽其筋力,与民同事,以代禄食而已。当是时也,仕进之忧,甚于稼穑之劳。故曰:稼穑维宝,代食维好。言虽劳而无患也。

今译:如那向着疾风之时,亦甚可为之唈然而不能息。民有进于善道之心,使不得及于善道之门。爱好此知稼穑艰难之人,有功于民者,使之代无功者食天禄。知稼穑之事者,维为国之宝也。使能者代不能者食禄,维使政之好也。

第七章

天降丧〈去声〉乱1,灭我立王2。降此蟊贼3,稼穑卒痒?〈音羊〉。哀恫〈音通〉中国?,具赘〈音惴〉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赋也。

注解:

降:下也。灭:尽也。立:恃。蟊贼:虫食苗根曰蟊,食节曰贼。《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卒:尽。痒:病也。恫:痛。宋·朱熹《杉木长涧四首其一》:“压溺馀鳏孤,悲号走哀恫。”《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具:同“倶”。赘:属也。卒:尽。荒:虚也。唐·元稹《阳城驿》:“降官司成署,俾之为赘疣。”旅:同“膂”,众也。《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穹苍:天也。穹,言其形;苍,言其色。《隶释·汉北海相景君铭》:“于何穹仓,布命授期。”

○言天降丧乱,固已灭我所立之王矣,又降此蟊贼,则我之稼穑又病,而不得以代食矣。哀此中国,皆危尽荒。是以危困之极,无力以念天祸也。此诗之作,不知的在何时。其言灭我立王,则疑在共和之后也。

今译:天降下丧乱,灭尽我所恃立以为王者之物。降此蟊贼残食苗稼之虫,民之稼穑,莫不尽被病害。哀痛哉中国之人,俱见系属於兵役,家家尽皆空虚。无有欲众力一心谏诤,以念天所为下此灾也。

第八章

维此惠君1,民人所瞻〈叶侧姜反〉。秉心宣犹2,考慎其相3〈去声。叶平声〉。维彼不顺,自独俾臧?,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赋也。

注解:

惠:顺。三国魏曹植《文帝诔》:“家佩惠君,户蒙慈父。”宣:徧。犹:谋。元·范梈《溯漳水有怀在京二三子》:“眷眷二三子,秉德聿宣犹。”考:校也。慎:诚。相:助,辅。宋·李纲《建炎行》:“惟当博询访,考慎作心膂。”俾:使。臧,善也。狂:惑也。明刘基《送骆起原之新城知县任》诗:“邂逅忽相逢,悲喜交肺肠。”

○言彼顺理之君,所以为民所尊仰者,以其能秉持其心,周徧谋度考择其辅相,必众以为贤,而后用之。彼不顺理之君,则自以为善,而不考众谋,自有私见,而不通众志。所以使民眩惑,至于狂乱也。

今译:维此至德顺民之君,为百姓民人之所瞻仰者,乃执正其心,遍谋于众,又稽考诚信,择其相助。维彼不施顺道之君,自以为善。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乃使民尽迷惑如狂。

第九章

瞻彼中林1,牲牲〈音莘〉其鹿2。朋友已谮3〈音僭。叶子林反〉,不胥以穀?。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兴也。

注解:

瞻:视。中林:即林中,颠倒以押韵。牲牲:众多并行之貌。宋末元初·于石《感兴·其五》:“甡甡中林鹿,以媒诱其群。”谮:不信也。胥:相。穀:善。谷:穷也。言朋友相谮,不能相善,曾鹿之不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蚤夜以思,进退惟谷,恐惧战越,不知所裁。”

○言上无明君下有恶俗。是以进退皆穷也。

今译:视彼林中,其鹿成群结队而行,甡甡然众多。朝廷群臣皆相欺背,皆不相与以善道。古之贤人亦有言曰:无道之世,其民前无明君,却迫罪役。其进与退,维皆困穷。

进退维谷

第十章

维此圣人1,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2。匪言不能3,胡斯畏忌?〈叶巨已反〉。

○赋也。

圣:通也。覆:反也。匪:同“非”。胡:何也。宋苏辙《唐论》:“天子之大臣有所畏忌而内患不作。”

圣人炳于几先,所视而言者,无远而不察。愚人不知祸之将至,而反狂以喜。今用事者盖如此。我非不能言也。如此畏忌何哉。言王暴虐,人不敢谏也。

今译:维此圣而通知之人,其所观视而言者,乃远知于百里之事。维彼愚而蔽暗之人,王反迷惑以欢喜用之。非不能言之,为何如此畏惧忌惮?

第十一章

维此良人1,弗求弗迪2〈叶徒沃反〉。维彼忍心3,是顾是复?〈音伏〉。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赋也。

注解:

良:善也。迪:进也。魏晋·王粲《赠文叔良》:“既慎尔主,亦迪知几。”忍:安于不仁曰忍。《诗·小雅·小弁》:“君子秉心,維其忍之。”顾:念。复:重也。贪:欲也。宁:安也。荼:苦菜也,叶毒者。螫虫、荼毒皆恶物,故比恶行。汉《两汉乐府·满歌行》:“零丁荼毒,愁苦难为。”

○言不求善人而进用之。其所顾念重复而不已者,乃忍心不仁之人。民不堪命。所以肆行贪乱,而安为荼毒也。

今译:维是如此良善之人,王不求索不进用。维是那忍心不仁者,王反顾念而重复之。民欲乱忘天下,安然而为苦毒之行。

苦菜

第十二章

大风有隧1〈音遂〉,有空大谷。维此良人,作为式榖2。维彼不顺,征以中垢3〈音苟。叶居六反〉。

○兴也。

注解:

大风:西风谓之大风。隧:道。《礼·曲礼》:“出入不当门隧。”作:起。式:用。榖:善也。《诗·小雅·小宛》:“教诲尔子,式榖似之。”征:行也。中:隐暗也。垢:污秽也。北宋·张耒《秋怀十首·其四》:“纷纷眼前物,泯泯胸中垢。”

○大风之行有隧。盖多出于空谷之中。以兴下文君子小人所行,亦各有道耳。

今译:大风所从之来,自有其道,乃从彼有空大谷而来也。维此贤良之人,其所作所为,皆用其善道。维彼反道不顺之人,皆用阴暗污秽之行。

第十三章

大风有隧,贪人败类1。听言则对2,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3〈叶蒲寐反〉。

○兴也。

注解:

类:善也。晋葛洪《抱朴子·行品》:“睹利地而忘义,弃廉耻以苟得者,贪人也。”对:答也。俾:使。悖:逆也。

今译:大风之来也有道,贪恶之人败於善道。道听之言则应答之,见诵《诗》、《书》之言则眠卧如醉。不用其良善,反使我为悖逆之行。

第十四章

嗟尔朋友1,予岂不知而作2?如彼飞虫3,时亦弋获?〈叶胡郭反〉。既之阴〈去声〉女?,反予来赫?〈叶黑各反〉?

○赋也。

注解:

嗟:叹词。予:我。飞虫:飞鸟。虫是动物的总名,“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弋:缴射也。之:往。阴:覆也。赫:威怒之貌。我以言告女。是往阴覆于女,女反来加赫然之怒于己也。张子曰:阴往密告于女,反谓我来恐动也。亦通。

今译:嗟乎!你们汝朋友,我岂不知汝之所行者为恶?如同那翻飞之鸟,有时亦为弋射者所获。既以善言往覆荫汝,汝何为反于我来赫然而拒我也?

第十五章

民之罔极1,职凉善背2〈叶必墨反〉。为民不利,如云不克3。民之回遹?〈音聿〉,职竞用力?。

赋也。

注解:

罔:无。极:中。职:主也。凉:薄也。郑读作谅。信也。疑郑说为得之。《左传》曰:“虢多凉德。”善背:工为反覆也。克:胜也。回遹:邪僻也。《诗·小雅·小旻》:“谋犹回遹,何日斯沮。”竞:逐,强也。

○言民之所以贪乱而不知所止者,专由此人名为直谅,而实善背。又为民所不利之事,如恐不胜而力为之也。又言民之所以邪僻者,亦由此辈专竞用力而然也。反覆其言,所以深恶之也。

今译:民之无中和之行,主为信用善于欺背之小人。为民所不利者,如云恐畏不胜其人者然。民之行皆邪僻矣,主为竞逐用力。

第十六章

民之未戾1,职盗为寇。凉曰不可,覆背善詈2〈音利〉,虽曰匪予3,既作尔歌。

赋也。

注解:

戾:定也。善:大。

民之所以未定者,由有盗臣为之寇也。盖其为信也,亦以小人为不可矣,及其反背也,则又工为恶言,以詈君子。是其色厉内荏,真可谓穿窬之盗矣。然其人又自文饰,以为此非我言也。则我已作尔歌矣,言得其情,且事已着明,不可掩覆也。

今译:民心未定,今民心皆主作盗贼,相为寇害。信言谏王曰不可,反背着我而大骂詈。虽然说:此恶政非我所为,已作汝所为之歌。

三、赏析

《毛诗序》:“《桑柔》,芮伯刺厉王也。”

《尚书序》云:“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这是周武王姬发之时。《顾命》“同召六卿,芮伯在焉”,这是周成王时。桓九年“王使虢仲、芮伯伐曲沃”,是周桓王之时。而这首《桑柔》又说是厉王之时。说明芮伯世在王朝,常为卿士,故知芮伯是畿内诸侯(伯爵),为王之卿士。《尚书叙》注云:“芮伯,周同姓国,在畿内。”则芮伯姬姓也。杜预云:“芮国在冯翊临晋县(今山西临猗县)。”则在西都之畿内也。《顾命》注“芮伯入为宗伯”。畿内而言入者,入有二义:若对畿内,则畿外为入,卫武公入相于周是也;若对在朝无封爵者,则有国者亦为入。毕国亦在畿内,《顾命》注亦云“毕公入为司马”,是也。文元年《左传》引此云:“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且《周书》有芮良夫之篇,知字良夫也。

《史记·周本纪》:“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芮良夫谏,厉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王行暴虐侈傲。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王出奔彘。此诗之作在荣公为卿士后,去流彘之年当亦不甚相远。”

综上,芮伯,姬姓,芮是封地,因以为氏,字良夫,是周厉王时候的卿士。《桑柔》这首诗是刺厉王,也就是芮伯指出厉王做得不对的地方。

《桑柔》十六章,上八章章八句,下八章章六句。

《许氏名物钞》云:“此诗前八章刺王,后八章刺臣,故前以桑为比,而后再以鹿起兴。然用臣不当,亦君之过,故总言刺王。”

第一章,写民困已深。前四句用了兴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以桑叶喻王之德。用桑叶茂盛时和剥落稀疏时,进行对比。前者民得荫蔽,后者民因此病。最后两句诉之于天。以昊天象征王或父母是诗经里面最常用的手法。

第二章,写征役不断,为祸乱之本。前两句用了场景描写“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使人仿佛见到了旌旗飘扬,战车不停,战火纷飞的场面。

第三、四章,皆为征夫之怨词。写人民困穷,无所归往。君子反思,追寻祸根。

第五章,写救国之道,唯有用贤。并用比喻“谁能执热,逝不以濯”,以救热救溺为喻,要治乱唯有以礼任贤。

第六章,写王不任贤,政教暴虐。

第七章,写因为王政贪酷,致使天降丧乱之灾。

第八章,写王必须做顺民之君,需要顺应民心。使用了对比手法,对比顺民和不顺民所引起的民意反应。

第九章,责备朝臣之间不信,令百姓困穷。运用了比兴手法,以鹿起兴,鹿犹和睦共处,大臣们更应以善相处。成语“进退维谷”,就出自这一章。

第十、十一章,写了四种人“圣人、愚人”对比,“良人、忍心之人”对比,讽刺王亲愚人远贤人,亲小人远良人。

第十二、十三章,以“大风有隧”比喻良人、贪人皆有天性。讽刺王不用贤人用小人。

第十四章,斥责贪人。用比喻“如彼飞虫,时亦弋获”飞鸟有时被弋射者所得,来警告贪人。

第十五章,写民之邪僻,皆由王信用小人所致。

第十六章,写了芮伯写作这首诗歌的主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看了《桑柔》,想到芮伯苦口婆心,终无回天之力。周厉王也为之付出代价,可怜无辜百姓,遭此荼毒之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