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观影
观天古仪之圭表
文—思源
今天夏至。
抢答题:一年有多少天?
您可能不屑回答,这连小学生都知道。可这跟今天夏至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吧。
地球自转,就有了昼夜晨昏;自转的同时,还“侧身”围太阳公转,就有了春夏秋冬,四时即年,也叫回归年,或岁实。通过观天象,获得岁实,了解气候规律,依此制定历法,这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所必须。
一年并非整整日,当今阳历之岁实定为.日,二者尚有5个多小时的差异。
古人是如何得到岁实,又如何面对这差异呢?
夸父逐日的神话记录着中华民族古老的记忆,《山海经》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日景就是日影,夸父追的是日影,似乎暗示中国古代天文的起源——观测日影。
先民发现人或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影子随着时间,有规律地变化,于是“立杆为表”,进行观测。最初的表就是一根竹竿、或木棍,古书中竿、臬、髀,多指“表”而言。
Photo?冯鲁陵
一天中,正午太阳最高,影最短;一年中,有影极长日——冬至;极短日——夏至,皆为“至日”,春天和秋天各有一天,日影长度相同,即二分(春分秋分),通过这四个时点,可确定最初的“分至四时”。为了准确,以“土圭”(有刻度的量尺)水平放置于“表”正北,测量影长。观测时,以至日为起点,当日影再回到起点,就得到岁实。表圭合二为一,就是“圭表”。
最晚到春秋中期,古人已经利用“圭表”测定回归年的长度为又1/4日,这已经是非常精准了,1/4日之差,就用闰月来修正。
古代圭表,一般表高8尺,郭守敬曾把“表”的高度长到4丈,提高了观测精度。他所建登封观星台,本身亦是大型圭表;
登封观星台图片来源于网络
圭表的圭可长可短,长以冬至日影为限,短则以夏至日影为标准,如登封(唐朝仿制)周公测景台。《周礼》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石柱为表,高为八尺(古制),台座即圭,圭长1尺5寸(古制)。夏至时,日高影短,与圭北沿一致,此时台下无影,故又称“没影台”,周公当年以圭表求地中,营建洛邑。
周公测景台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至、冬至,是太阳的轨迹,先民观天的开始。看似简单的圭表,不仅可“量日影”“求地中”,还可辨方正位。
《周髀算经》记载:日出时“表”影端点,与日落时“表”影端点,两点连线即东西向,线的中点与“表”连线,即南北向;或以“表”为中心划圆,日出、日入的影子在圆的交点连线,即是东西向;再辅以观星,便可准确无误。
《周礼》云:“惟王建国,辩方正位,体国经野。”定方位,颁正朔(新历法),古代建国之初的两件大事,都与“表”有关系。
有学者推测,古朴庄严的华表是古“表”的孑遗,是中华文明古老的记忆。不再依赖“表”的时代,有华表屹立,“表影”轮转,阴阳交替,默默讲述不易与变易的道理。
Photo?冯鲁陵
相关阅读点击跳转二十四节气芒种点击跳转二十四节气小满点击跳转二十四节气立夏点击跳转二十四节气谷雨点击跳转二十四节气清明
点击跳转二十四节气春分
点击跳转二十四节气惊蛰
点击跳转二十四节气雨水
点击跳转二十四节气大寒
点击跳转二十四节气小寒
欢迎下载、保存、转发,如需商用,请后台留言联系摄影师。---------DancingwithTime---------
一时二刻DancingwithTime
人生短暂,不如和有趣的人一起玩耍
因为热爱生活,喜爱分享
我们决定做一件关于美的事情
用“一时”标记美好的瞬间
用“二刻”记录流动的岁月
常来这里玩耍吧,和我们一起发现生活之美
美图·美文·美视频一时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