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周礼 >> 周礼名言 >> 论语周读身斋

论语周读身斋

北京最好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齐,必有明衣,布;[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齐,意思是斋。

古人凡祭祀之前必斋。

平日里,人人手上一摊事儿,甚或几摊事儿,思东虑西,难免有长短不齐。斋,就是要改一改平日作息,洁净身心,收束心意,让心齐一齐。

洁净身心,不光是精神仪式,还有实际行为:沐浴。

沐浴后,穿明衣,麻布明衣。有人说,明衣,就是浴衣。也有人说,这身衣服命名,和明器相似。

明器,《礼记》里有解释:“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把死者当死人对待,不仁;把死人当活人对待,不智;都不合适。那怎么办呢?随葬品都按真实样子做,留一道工序不做,比如,琴瑟什么都有,不调音。这种东西叫明器,取把死者当神明对待的意思。斋,为的是祭祀,交接神明,把自己在衣食住行上朝着神明的方向调整,以示尊敬,也属常理。这么看,明衣和浴衣应当有区别。区别是什么,不好猜。

浴后有明衣,睡觉有寝衣。这意思是,斋期的晚上,不盖被子?或许吧。斋衣长,一身有半。一般理解,就是一个半身长。也有人说,身就只上半身,一身有半,刚好盖住大腿。这两种寝衣,现在都没有,没有祭祀前先斋一斋的事儿了,斋期里的东西啥样,凭空猜,有点不负责任。我们确知斋期衣服和平时不一样,有这个印象,暂时也就不影响理解了。粗一点的确切,比瞎猜的细致强。

吃饭也不一样,要变食。有人说,过去这些贵人,比如王,平时一天做一顿饭吃三顿,后面两顿就是热一热头一顿的饭。这个说法要是真的,穿越党立刻有九成不会再选先秦。过去了,肠胃受不了。看看《周礼》,这种说法有八成真。变食啥意思?一天三顿,顿顿做饭,不吃剩饭。看到这里,又有点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经验,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刨去锅里东西不一样,形式和孔子哪会儿没啥区别。平日下地干活忙,做一顿吃两三顿,很正常。过年要祭祀鬼神,顿顿做饭,顿顿做好饭,也是必须。也有人说,斋期变食的意思是不喝酒,不吃葱姜蒜,不吃肉。这种说法,也有不少人认同。

居必迁坐。有人说,这意思是,斋期居家,座位也要变,要给过世老祖宗空出主位。还有人说,不是把自己的主位挪出来给老祖宗,而是斋期晚上不睡平时的卧室,要搬出来。据说,在唐朝,如果官员斋期留宿平日的卧室,没搬进专门的正寝,一晚上能换五十大板。

穿衣吃饭作息,斋期与平日都不一样,都要有特殊的器物或行为明显区隔于日常生活,进入更近于神明的状态。

一个人若进入这种状态,言行举止里都和常人不一样,都透出恭敬拘谨,庄子很不喜欢。后来,庄子发明心斋,可能和这种调身的斋有点关系。

——山外青山之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