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末,世界权威色彩研究机构潘通正式公布了年度流行色——VeryPeri长春花蓝(PANTONE17-),一时间迅速火遍媒体和网络,这个即将绽放于壬寅水木繁华的长春花蓝,堪称天选之色,应运而生!蓦然回望细数,惊叹不已,应天承运的流行色竟还有,庚子水年的经典蓝,辛丑金土年的极致灰黄,让我们于不经意之间,洞然窥见运筹帷幄之中的——东方五行美学智慧!
(图片来自PANTONE官方,侵删)
值得注意的是,时值岁末,近日华为荣耀V40联合中国古典建筑彩画大师,使用了《中国传统色》三个色名:暮山紫,朱颜酡、海天霞,作为视频宣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更为巧合的是,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第一次特别地提到中国传统色彩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他在寻找中国传统色章节中讲到:“中国传统色彩才是中国人的共识和共情感受所在。”
(图片来自截图,侵删)
不知这是因相似而相遇的机缘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时空必然,壬寅年华,暮山紫邂逅了长春花蓝,一石激起千层浪,久久萦绕于国人心中的东西美学之争再次被打破沉寂。
历史长河中,东西方色彩,究竟谁主艺术巅峰?
当下时局中,东风和西风,哪个更加强劲威猛?
洞悉未来,东西方美学,谁更有实力引领潮头?
关于东西方美学之争,本质上是东西方文明和文化的碰撞,西方的自然科学之美,与东方的人文科学之美,似乎一直伯仲难分,且因美学受到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多重影响,让创造诸多美学巅峰和艺术奇迹的五千年东方美学,终究败给了百年衰落的国运!
但历史不曾忘记,华夏美学在人类艺术长河中的留下的浓墨重彩的璀璨记忆。纵观当下,其实未来已来,降至已至,时代的风潮已然清晰昭示着答案。
细品潘通壬寅年的流行色——长春花蓝,长五行属木,春主东方亦属木,花属植物同属木,蓝色五行属水,而壬寅年则为阳水阳木繁华之年,每一个字似乎都在向我们暗示着其背后所主导的东方五行色彩的神秘力量。而PANTONG色彩研究所副总裁LauriePressman也明示,“年度代表色长春花蓝,反映的是当下全球文化正在发生的现象,人们希望通过这个色彩可望回应他们的需求和正在发生的全球创新与转型”。但具体的转型和文化现象,LauriePressman却并未明确指出,其实已无须过于明示,东方五行美学的风潮,正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征服全球!
关于流行色,还有一个盛传的论调,流行色是西方的游戏,东方大国似乎从未入局?
事实真的如此吗?您可知道,当中国传统色成为流行色,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美得不可方物”!
华夏民族,从古自今,从不缺乏流行色,而当下的诸多传统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都曾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色。千年前的古人,对“国潮”“唐风”“汉服”的极致追逐从未放弃,只是随着西方色彩及审美文化的渗透,这些颜色逐渐被我们遗失在故纸堆里罢了。
在历史上,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代表色。通行的说法是“夏代尚黑、商代尚白、周代尚赤、秦代尚黑,唐宋尚红绿,元朝尚白,明清尚红蓝”等等。《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流行色,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齐国国民立刻也跟着穿紫色。
这一中国传统色的五行色彩理论体系,在《周礼·考工记》中也有记载:“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这一系统要比西方色彩理论体系早了两千年。
风雅的中国色如今在建筑、装饰、器物、服饰、文学、艺术、工艺等生活中的各方面渐渐回归,让我们领略到中国传统色彩的意境和哲思之美。尤其是在汉字文化的影响下,那些有着雅致名字和气韵渊源的东方古色,单是念一念名字便令人唇齿生香。
(图片来自截图,侵删)
但值得欣慰的是,伴随着国人的自信,文化的复兴,千年古色已被视若珍宝,华夏传统色已成为彰显中国审美气质与文化自信的标签,及引领时尚的流行标志。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东方古色的美与珍贵,传统色也正在走向流行,而中国传统色以及五行色彩的复兴和传承,易饰乾园在行动!
注:本文旨在传播中国文化,欢迎分享,版权归创作者所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