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文化拜年串门的中国老规矩知道这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拜年啦!

春节里,走亲访友拜年是少不了的。招待来客,或拜年串门,你知道有哪些礼数上的“老规矩”吗?尤其聚餐饭桌上的规矩,讲究可多了,如果不甚了了,可要好好看看啦,懂规矩才能看得出教养。

拜年礼仪,男女有别

传统拜年礼仪大多分三种。

  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

  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行礼时,双手抱拳前举,左手握右手,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

  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辈间的拜年。

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

  小提醒:左右手反过来,是哀拳,报丧、求饶才用的,春节拜年可千万别搞错!

亲戚称呼:一图读懂

管奶奶叫姨姥姥的人,和爸爸是什么关系?妈妈的舅舅应该怎么称呼?随着“独一代”、“独二代”的出生,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姻亲关系不熟悉,拜年时常叫混、叫错。

  拜年串门走亲戚,送你一张“亲戚关系图”!

敬语谦词,彰显修养

等候客人说“恭候”,宾客来到用“光临”;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用“留步”;

  接待客人为“恭迎”,未能迎接用“失迎”;

  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用“赏光”;

  邀友做客说“恭请”,陪伴朋友用“奉陪”;

  初次见面说“久仰”,很久不见用“久违”;

  请人指点说“赐教”,请人帮忙用“劳驾”;

  请人解答说“请教”,接受好意用“领情”;

  父母同称高堂、双亲;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母去世称:先父、先母;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姐、舍弟、舍妹;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别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

中国老规矩,都是学问

作客待客的“老规矩”,从敲门时就开始了,饭桌上的规矩尤其多,认真学学吧,不仅春节拜年,以后也会用得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