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是非齐一

《庄子》中采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或借古喻今,或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总能引发人们深入故事背后的哲学道理。在《齐物论》中庄子对天下好辨之士进行了批评,尤其是儒墨两家围绕“是非观”的辩论,认为他们各见一端,各执一词,本质上都是以“自以为是”的标准当作天下万物的公理,这是不可取的。《齐物论》的核心是思想是“是非齐一”,跳出人的思维局限性来思考问题,“对”与“错”、“是”与“非”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跳出“人作为人”这个定义来看待世间万物,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在遥远的古代,世间还不存在人;在更遥远的远古,天地都还没有生成;在不知其年月的太古,天地万物都没有。世间万物和人,都是从“无”中生“有”而来。这是庄子的基本宇宙观。庄子是如何认识到“是”与“非”本质上没区别的呢?或者说是他提出“是非齐一”这个观点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庄子》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而是散文体,于是他的思路散见于全书中的所有寓言故事中。《齐物论》是内篇之中最重要的一篇,同时也是《逍遥游》的基础。可以认为整不明白《齐物论》,根本体会不了什么才是《逍遥游》。故此笔者一般建议初读者先读内篇第二,后读内篇第一。我们需要思考几个小故事中的哲理。《庄子》中的小故事并非全部都是说理的,有的故事纯属铺垫,是为了让人更好的理解另外一个故事,预先铺垫一下概念。比如城南有个叫做子綦的先生,他是楚庄王的司马。有一天下班回来,在几案后来了个“葛优躺”,并说出“今日吾丧我”这个哲学论题来。很多人揪住这个话题不放,甚至后人将之奉为圭臬用来指导修行。但是相比庄子后面要讲述的“天籁”,这就是引子,是要通过子綦先生跟弟子的对话,引出“天籁”这个概念而已。深入研究“今日吾丧我”还不如研究“葛优躺”,最起码这个形态是符合“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的。人籁是人吹奏笙箫等竹制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地籁是风吹大地众物的孔窍发出的声音,而天籁是自己发生自己停止,完全是处于自然,它的声音万变各有不同。这是理解“齐是非”的一个重要概念,现在我们开始跟随《庄子》的逻辑思考这几个小问题。一、人体是由骨骼皮肉、五脏六腑、九窍组成的,作为这副身体主人的“我”,应该跟那一部分亲近呢?你是偏爱身体的一部分?还是喜欢全部?身体之中是否存在一个“真君”来主宰?是灵魂奴役了肉体?还是肉体奴役着灵魂?为了证明一些被称之为“理想”的东西,灵魂驱使着肉体奔忙终日而不见成功,肉体被消磨殆尽,灵魂何处安放呢?人疲于奔命,而不思考最终的归宿,不可悲吗?二、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对错的标准是什么?儒家认为对的,墨家说是错的。决定对错的根本参考依据是什么?人说话跟幼鸟鸣叫,本质上有区别吗?幼鸟回因为儒家说自己对,而认为儒家是对的吗?幼鸟回因为墨家说儒家错了,就认为儒家错了吗?那么为什么人会因为听了儒家的话就认为儒家是对的?听了墨家的话就认为墨家是对的?三、朝三暮四和朝四墓三,本质上有区别吗?有个养猴子的老翁,每天早上给猴子三个山栗子,下午给四个,猴子都很不高兴。老翁改变了一下策略,上午给四个,下午给三个,于是猴子都很高兴。虽然形式上发生的改变,名称叫法也不相同,本质上有区别吗?儒家说朝三暮四,墨家说朝四暮三,为什么有的猴子支持儒家,有的猴子支撑墨家呢?四、天下万物有共同认可的标准吗?人睡在潮湿的地方,起来就会腰疼,泥鳅也会这样吗?人在大树上居住就会胆战心惊,猿猴也是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他们谁的居住标准才是正确的呢?人吃畜肉,麋鹿吃草,蜈蚣吃蛇脑,猫头鹰乌鸦吃老鼠,那么肉、草、蛇脑、老鼠,哪个才是真正的美味呢?猵狙喜欢跟雌猿交配,麋喜欢跟母鹿交配,泥鳅喜欢跟鱼交配,男人喜欢漂亮的女人,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色呢?五、倘若非要辩论,你赢了能证明你是正确的吗?我输了能说明我是错误的吗?是一个人对?两个人都错了?身在其中的人都不能辨别,更何况旁观者的人呢?如果让旁观者来评论是非,如果他的观念跟你一样,又何必评价呢?如果他的观点跟我一样,又何必评价呢?如果有人的观点即跟你的不一样,又跟我的不一样,他又如何能评价呢?你我他三个观点,如果互相不一样,那么是非可以根据什么来评定呢?庄子的解题思路是很清晰,基本问题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非观的标准是什么?儒家是为旧的封建主发言的,要求恢复周礼,恢复分封,恢复天子诸侯制度。墨家并没有像法家那样激进的要打烂一些旧制度,重新建立新秩序,而是继续儒家的思路,天子还是要有的,但是仁政的不对的,要举行义政,儒家说“道义”和“利益”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墨家认为只有调和了利益,才能彰显出道义。朝四暮三说朝三暮四是错的,旁人如何能够分辨的出来其中是非曲直?于是庄子换了个思路,我不管你说的是对还是错,也不管你说对的标准是什么,也不在乎你说错的依据是什么。因为从本质上来说,都儒家定自己的标准,墨家定自己的标准,无论你说的对,还是错,都不是在同一个标准之下讨论问题。即使是同一个标准,我认同儒家就说,儒家对,我认同墨家就说墨家对,还是没办法评论出是非来。索性就不考虑你们两家的是是非非了,还不如听听天籁,万物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儒家的标准能等同墨家的标准吗?儒墨的标准能等同世间万物的标准吗?人不会觉得母猴是个大美人,猴子也不会觉得美女秀色可餐,人跟猴子争来争去,是是非非,请谁来决断呢?《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极简史:《庄子》的来龙去脉转载请注明出自插图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先与作者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