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坊徐渊仪礼middot丧服

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24/6188266.html

通过68幅丧服服叙、变除图(表),了解先秦礼制,认识周礼精神。

《〈仪礼·丧服〉服叙变除图释》

作者:徐渊

中华书局

年4月出版

内容简介

《仪礼》是儒家典籍“九经”之一,共十七篇,其中《丧服》一篇与其他诸篇体例颇不同,主要讨论先秦丧服服叙和服制问题,文辞简约,内容繁复。本书在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重启《仪礼》经学研究,力图摆脱以文献学代经学的研究取向。书中绘制有丧服服叙、变除图(表)共计68幅,每幅图后有作者对《丧服》经、记、传文所做释文和按语,深化了晚清以来的《仪礼》学和丧服学研究,是一部了解先秦礼制的大众读本,亦可作为工具书查阅。

编辑推荐

1.通过作者的释文、按语,帮助读者更深一步理解先秦礼制的内涵,认识繁缛仪节背后的“周礼精神”。

2.本书是一部阅读《丧服》的学术著作,亦可以作为工具书查阅使用。

作者简介

徐渊,男,上海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研究方向为《三礼》、《春秋》及出土文献,参与点校《春秋公羊礼疏(外五种)》(上海古籍,)。

目 录

前言

序篇緒論與體例

上編喪服服敘圖釋

第一篇爲本族服圖

1.00上殺、下殺、旁殺五服服制圖

1.01嫡長子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1.02嫡長子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無主者)

1.03庶子(不爲父後者)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1.04爲人後者爲所後者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1.05爲人後者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1.06嫡長子爲諸母服圖

1.07庶子(爲父後者)爲諸母服圖

1.08庶子(不爲父後者)爲諸母服圖

1.09爲從母嫁之繼父族服圖

1.10嫡長子爲本族長殤圖

1.11嫡長子爲本族中殤圖

1.12嫡長子爲本族下殤圖

第二篇妻妾爲夫族服圖

2.01  妻爲夫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2.02妻爲夫族服圖(女子子適人無主者)

2.03妻爲夫族長殤服圖

2.04妻爲夫族中殤服圖

2.05妻爲夫族下殤服圖

*2.06妾爲君(丈夫爲士)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第三篇女子子爲本族服圖

3.01女子子適人者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3.02女子子適人者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無主者)

3.03女子子許嫁尚在室者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3.04女子子適人無主者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第四篇爲外族服圖

4.01爲母族服圖

4.02庶子爲君母族服圖

4.03爲妻族服圖

4.04爲姑之夫族服圖

4.05(男子)爲姐妹之夫族服圖

4.06(女子)爲姐妹之夫族服圖

4.07爲壻(女子子之夫)族服圖

第五篇大夫、大夫之子服圖

5.01大夫、大夫之嫡子爲本族士服圖(女性親屬適士者)

5.02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大夫服圖(女性親屬適大夫者)

5.03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大夫服圖(女性適大夫無主者)

5.04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長殤服圖

5.05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中殤服圖

5.06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下殤服圖

5.07大夫之庶子(父在)爲本族士服圖(女性親屬適士者)

*5.08大夫之妻爲夫族大夫、大夫之子服圖(女性親屬適大夫者)

*5.09女子子適大夫者爲本族大夫、大夫之子服圖(女性親屬適大夫者)

第六篇公、公子爲本族服圖

6.01公(諸侯)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士、大夫者)

6.02公(諸侯)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國君者)

6.03公(諸侯)爲本族殤服圖

6.04公(諸侯)之世子爲本族服圖

6.05公(諸侯)之衆子(公子)爲本族服圖

6.06公(諸侯)之昆弟爲本族服圖

第七篇爲大宗服圖

7.01小宗族人爲大宗之族服圖

7.02小宗族人(爲大夫)爲大宗之族服圖

第八篇君臣服圖

8.01大夫、士爲君(諸侯)族服圖

8.02大夫、士爲舊君(諸侯)族服圖

8.03庶人爲國君(諸侯)族服圖

8.04寄公(諸侯)爲所寓(諸侯)服圖

8.05公(諸侯)爲大夫服圖

8.06大夫爲大夫服圖

8.07大夫、公士爲貴臣、貴妾服圖

8.08諸侯爲天子服圖

8.09諸侯之大夫(陪臣)爲天子服圖

第九篇朋友服圖

9.01爲朋友服圖

下編喪服變除表解

第十篇喪服變除表

10.01斬衰三年喪服變除表

10.02齊衰三年喪服變除表

10.03齊衰杖期喪服變除表

10.04齊衰不杖期喪服變除表

10.05齊衰三月喪服變除表

10.06大功無受者喪服變除表

10.07大功九月喪服變除表

10.08繐衰喪服變除表

10.09小功無受者喪服變除表

10.10小功五月喪服變除表

10.11緦麻三月(成人、殤)喪服變除表

附録一《儀禮·喪服》標準編號及圖號索引

附録二《禮記》喪服相關章節編號及圖號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前 言

《儀禮》是儒家典籍“九經”之一,在中國古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歷代治經學者向來以治《儀禮》爲難。《儀禮》十七篇中之《喪服》與其他諸篇體例很不相同,以討論先秦喪服服敘和服制爲主題,文辭簡約,内容繁複,歷代禮學家雖然多有疏解,但對其中不少問題至今聚訟不已。喪服、喪禮相關篇目是《儀禮》十七篇中歷來最受重視的部分,也是《禮記》中佔篇幅最多,文本最爲佶屈的部分。有清以降至於民國,喪服學與喪禮學逐漸成爲一門既專又熱的顯學,受到中國古典研究者的高度關注。有不少學者認爲,透徹瞭解喪服制度對理解先秦歷史以及先秦社會有著莫大的幫助。

筆者於年年初開始斷斷續續在海上古典讀書會領讀了《三禮》中的不少篇目,計有《禮記》之《曲禮》上下、《檀弓》上下、《喪服小記》、《大傳》、《三年問》、《喪服四制》,《周官》之《大宰》、《小宰》、《宰夫》,《儀禮》之《士相見禮》、《士冠禮》、《士昏禮》、《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及《喪服》等,深感學習先秦禮書之艱難。在使用歷代《喪服》服敘、變除圖表的過程中,發現諸家所製圖表的不足,如圖式擇取不當、製表多有缺漏、經記傳文與圖表的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加之歷代禮家所作圖表的紙本獲取不易,使得我們很難利用清代及以前禮家所作的《喪服》服敘與變除圖表。

應該説,如果能借助圖表的形式來説明《喪服》經、記、傳文的内容,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圖表不但使文本内容一目瞭然,而且歷代争訟的服敘、服制問題也能通過圖表得到很好的揭示,《儀禮》所含之“精義”可據此顯露無遺。故筆者不揣譾陋,在學習文本之餘編寫了這部《〈儀禮·喪服〉服敘變除圖釋》,對《喪服》所涉及的服敘和服制内容進行了窮盡性探索,並且將文本編號標注,使之與喪服服敘圖和變除表緊密結合。如此一來,讀者就能夠通過圖表的形式,對《儀禮·喪服》及《禮記》關於喪服的篇章所表述的内容盡覽無餘。

本書繪製圖(表)共計68幅,每幅圖後筆者對《喪服》經、記、傳文依圖重新做了釋文和按語,這是讀書會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在閲讀《儀禮》期間没有對《喪服》經、記、傳文字一字一句地爬梳,在製圖的過程中恐怕也很難一一辨析歷代禮家對《喪服》文句的不同理解。毫不誇張地説,以讀書會的形式來學習《儀禮》,對《圖釋》的成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圖釋》可以作爲一部閲讀《喪服》的講義或者輔助工具書來用,幫助讀者更深一步地理解先秦禮制的内涵,認識繁縟儀節背後所藴含的“周禮精神”。將先秦古典置於整體性的知識、文化、社會背景之中加以考察和理解,而不是將其割裂肢解於現代學科分野之下,是我們一貫的主張。筆者很樂意花一些笨功夫,爲大家閲讀先秦典籍帶來些許便利。

徐淵

年11月1日

内文样张

感兴趣的读者,请留言评论,

并转发至朋友圈,截屏发至后台,

将有机会获赠本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