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本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怪物野兽(怪兽)的神话地理志汇编。
在古代中国的四部分类法中,或视为山川地志(史部地理类),或视为博物之书(子部小说类)。随着西方现代知识体系的传入,对《山海经》的认识也突破了过往的框架。文学家鲁迅视为古代的“巫书”,其中记载上古巫师祭神厌鬼的方术仪典,神话学学者将其当作远古的神话,寄托了华夏先民奇幻瑰丽的想像。一般认为该书涉及了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及民族各个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记载许多民间传说的妖怪,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传说,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语怪之书,有人认定本书所记之事,荒诞不经不可轻信,但也有人肯定其价值,用来考证奇物异俗,山川形势。当代有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的探勘纪录,其中包括一些远古氏族谱系,祭祀神名,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著作。
《山海经》本有图画,其文字可能就是依图画内容而叙述出来。只可惜那些图画早已消逝在这长达数千年的时间之中。毕竟人类肯定是壁画绘的历史是比文字要早得多,而且我们的汉字还是象形文字。
不过,古图已亡佚不存,南朝张僧繇绘制、宋代舒雅重绘的十卷本二百四十二幅《山海经图》也没有流传下来。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山海经图本,来自于明朝的胡文焕本、蒋应镐本这两种。
蒋应镐本胡文焕本现行本山海经共有十八篇,三万余字,是晋朝郭璞所注的本子,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
已知最早记载山海经一词的文献,是在史记大宛列传赞:“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但司马迁未提及作者是谁(汉书、论衡引史记此段文字时只提到“山经”)。
按刘歆〈上山海经表〉的说法,《山海经》出自唐虞之际,是大禹、伯益由治理洪水的缘故,至九州各处“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又纪“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止,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以辨别九州土地的肥瘠,制定所要缴纳的田赋,区别事物之善恶,以利器用。
然而,山海经中出现郡县名,又有夏禹以后的史事,因此历代以来,不乏有人怀疑其中有后人添加的文字,或完全否定为禹、益所作。《周礼》疏中有“古山海经邹(邹衍)书”的说法。朱熹、胡应麟等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末期,是战国好奇之士所做。清朝学者毕沅主张其“作于禹益,述于周秦,行于汉,明于晋”。
当代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不同时代、不同作者,长久累积而成的集体成果。〈五臧山经〉的材料大概可远溯于夏代,但《山海经》之成书,时间大约是从战国晚期到汉代之间,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于口头传说。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山经〉作者是洛邑人。据蒙文通考证,《山海经》可能是巴蜀地域所流传、代表巴蜀文化的典籍。萧兵推测此书可能是东方早期方士根据云集于燕齐的各国人士编纂整理而成。多数学者则认为写定《山海经》的是楚人,例如袁珂在《中国神话研究和山海经》一文中表示:“《山海经》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经过多人写成的一部古书,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
当代学者肖潇雨认为,《山海经》的作者是周穆王和他的随行人员。
《山海经》由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十八篇。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版本。
而对于这本上古奇书而言,大部分人都得只闻其声,对于书中的内容知之甚少。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字。记载了多个邦国,山,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山海经》中对于动物的记载,据统计有种之多,有虎、豹、狕、熊、罴、狼、犬、兔、猪、马、猴、猿、猩、犀、牛、彘、鹿、麂、类、豚、禺、羚、羊、象、蛇、蝼、猥、訾、驼、獭、狐、糜、麈等,还有猼、毕方、帝江、何罗鱼、鸟焉丶狌狌。
《山海经》记载了许多古代中国神话,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从而引发大洪水、鲧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杀死鲧以及最后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这种南西北东的顺序与后代从东开始,东南西北的顺序习惯不同,据研究与古代帝王座北朝南以及天南地北的空间观念有关。
古代中国把《山海经》作地理书看待,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引用《山海经》的经文来注释《水经》,《隋书·经籍志》里《山海经》列史部地理类,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将《山海经》置于《经籍考·史考》中地理书之首。在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中,《山海经》一书首次被列入“古史”类,与《逸周书》《国语》《战国策》《竹书纪年》《穆天子传》《世本》等书并入一类。
不过,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所记事物难以求证,又多奇怪神异之处,故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明人胡应麟见其书“无论其事及其文,与典谟、《禹贡》迥不类也”,“怪诞之词,圣人所不道”,不相信其为地理书,而谓之为“古今语怪之祖”。清人修四库全书,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认为“书中序述山水,多参以神怪”,“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核实定名,实则小说之最古耳。”将《山海经》归为子部小说类。
当代学者研究《山海经》趋向多元,不仅视《山海经》为文学想象的神话,亦重视其包含有上古信史的一面。
美国学者亨莉埃特默茨根据《山海经》的记载用脚丈量美洲大陆,认为书中的描写和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的实际地理位置是能对上号的,甚至能绘成地图!
默茨根据《东山经》记述的4条山脉的距离里数(3里折合1英里),以及相关物产,严格与北美洲地图的诸山峰一一对照,发现两者有着非常准确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东次一经12座山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南北,从北向南依序是(未定)、(梅迪辛波峰)、朗士峰、格雷士峰、普林斯顿山、布兰卡峰、北特拉基斯峰、曼萨诺峰、布兰卡山、瓜达卢佩峰、巴尔特峰、秦纳蒂峰。 东次二经17座山位于美国怀俄明州南北,从北向南依序是赫特山、穆斯山、石刻文字处、沃尔夫山、(未定)、梅迪辛坡峰、朗士峰、哈佛山、萨米特峰、奇科马峰、南巴尔特峰、科克斯峰、阿尼马斯峰、马德拉、巴马契克、库利阿坎、特凉戈罗。 东次三经9座山位于美国西海岸,从北向南依序是费尔伟塞山、伯盖特山、卡茨·尼德尔山、鲁伯特(太子港)、沃丁顿山、奥林匹斯山、胡德山、沙斯塔山、洛·家托斯、圣·巴巴拉。 东次四经8座山位于美国华盛顿、俄勒冈、加利福尼亚一带,从北向南依序是雷尼尔山、胡德山、孤山、吉尔赫特山、克兰山、马霍盖奈峰、三叉戟、凯匹托尔峰。 对于中国人早在年前就来到美洲进行资源考察的伟大创举,默茨在《几近褪色的记录》中文版第页写道:“对于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膜拜。
除此之外,还有些半真半假,难以考证的篇章更是给《山海经》披上一层神秘色彩。
下期预告:山海经中的那些神奇生物,国度。
猜猜看这是什么?想了解更多,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