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曾多次出现击打登闻鼓鸣冤的情景。比如,顾廷烨罢官夺爵后还被处以流配之刑,而盛明兰为救夫君,身着诰命服敲击登闻鼓喊冤,之后才终于柳暗花明。足见,登闻鼓在其间的作用,只是剧中人物击鼓鸣冤的做法有历史依据吗?
其实,登闻鼓制度由来已久,之后经过了历代的发展和丰富,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直诉制度的代表。登闻鼓在历史上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三代;其中先秦时期是它的原初时期,汉晋时期是它的初创时期;到了北宋登闻鼓制度得到了健全和发展,成为当时兼行政与司法于一身的制度,反映了这一时代的以皇权加强为核心的官僚体制与世风民情之变。
并且,登闻鼓制度在传统司法体系中意义重大,发挥着民间伸冤、纠正司法的重要作用。登闻鼓制度作为独特的司法程序,成为封建官僚体系中国家与民间社会取得联系、获取民意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击登闻鼓就是鸣冤,鼓声就是民意。可见,登闻鼓成为了中国传统法律体系外情理文化的载体,对当时社会中传统的司法体系进行了补救,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情理文化,
第一,登闻鼓的历史发展脉络
登闻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登闻鼓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原初时期——先秦,初创时期——汉晋,成熟时期——唐宋,直至尾声时期。登闻鼓制度的产生和逐渐完善,显示了中国法律体系的内在精神和文化轨迹,更体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对于民声民愿的重视。
1,登闻鼓的原初时期———先秦
先秦时期是登闻鼓制度的原初时期。上文已经见到提到了,登闻鼓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三代,其雏形就是上古时期的旌木、禹汤之法。比如,《大戴礼记》记载了:旌木之言、禹时五音之鼓、汤时之鞀,这些都是劝诫君王的方式,也是登闻鼓制度的雏形。之后先秦时期的路鼓和肺石就已经初具了鼓的形态,也是击鼓鸣冤的开始。
其中,路鼓是西周时期的民间上诉途径。路鼓通常被设置在门下,如果民间之人有冤情的话,就可以选择以击鼓的方式为自己鸣冤,官员会进行受理。比如,《周礼》记载: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说的是设置在皇宫门外的路边,鼓声响起的时候就会有人去处理案件。这就是后期登闻鼓制度的原始雏形,后世的设鼓伸冤是对西周路鼓制度的演变和丰富。
只是,登闻鼓制度的前身还有肺石。所谓肺石就是指赤色的石头,《周礼》记载:以肺石达穷人,凡远近惸独老幼之欲有复於上而其长弗达者,立於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於上,而罪其长。意思是肺石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穷苦的百姓申诉冤情的,只要司法不公,百姓就可以站在肺石之上,会有专门的官吏听取他的冤情,会对失责的官吏问责。这样的制度保障了民间百姓的心声可以直达上层统治者。所以,路鼓和肺石的本质,都是为了保证冤情得以昭雪,民意上达天听,就司法程序而言已经属于直诉制度,这样的性质,也被后世的登闻鼓制度所吸纳。
2,登闻鼓的初创时期———汉晋
汉至魏晋,是登闻鼓登上法律舞台的初创时期。汉朝推行了周鼓上言变事的制度,为民间觐见开放言路,只要民众有冤情就可以伸冤,且具有合法性,足见汉朝时期的周鼓上言变事已经初步具备了后代登闻鼓制度的核心要素和外在形式。因为,它所管辖的诉讼案件范围也有了巨大的提升,包含了民间互告、民告官、民告奸等多种具体类型,不再像前代一样广泛。击鼓在汉代已经成为了解决百姓冤屈的途径和司法救济程序,是对寻常法律的补充。
此后,北魏时期在阙门悬挂登闻鼓,允许鸣冤者击鼓鸣冤,直接上诉。这也代表着登闻鼓一词的出现。比如,《魏书》记载:世祖阙左悬登闻鼓,以达冤人。到了南北朝时期,登闻鼓作为定制延续使用。是让百姓表现民意的快速通道,这也是封建帝王体民情的表现。汉以降至南北朝,是登闻鼓制度的初立阶段,登闻鼓的名字正式出现,也被视为国家制度开始使用。
3,登闻鼓的成熟时期———唐宋
唐宋时期是登闻鼓制度的成熟时期。隋唐时期登闻鼓制度得以稳定发展和使用,比如,《隋书》记载:听挝登闻鼓,有司录状奏之。隋朝的法律直接将登闻鼓制度定为解决民间冤案的途径,百姓可以过登闻鼓录状解决。到了唐朝登闻鼓制度更加的细致化和成熟化,设立了闻鼓和匦院两个系统,虽然未见设登闻鼓机构,但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相较于前代却更加完善。甚至,民间百姓可以通过击打登闻鼓而直接面君,唐高宗时期就在东都、西都都设置了登闻鼓为了方便百姓们上诉,官员若是不受理登闻鼓上诉被视为杖责,而这样的设置也督促了官员们受理案件时要秉公执法。比如,《唐律疏议》记载:主司即须为受,不即受者,加罪一等。同时,唐朝的登闻鼓制度也有了具体的规定,民间通过登闻鼓直诉的案件,必须保证安庆属实,若不属实的话,击鼓人会被杖责;并且,不可越官告发,这保证了官员理事的意义,也促进了登闻鼓制度的成熟和彻底定型。
而宋朝继承前代的登闻鼓制度,并且设置了专门负责登闻鼓的机构。这也意味着登闻鼓制度的更加成熟,宋代设立了登闻鼓院,比如,《宋史》记载:登闻检院,隶谏议大夫。登闻鼓院,隶司谏、正言。到了淳化三年宋代还曾设了理检司,比如,《理检使》记载:令登闻、鼓司进状人有称冤滥沉屈者,即引送理检院审问。
需要注意的是,宋代的登闻鼓、检两院受理的是各级机构处理未善的案件。按照程序,地方的进状人必须是有经过县、州、转运使受理未善的事时方许上言;并且,在进状程序中,登闻鼓院与登闻检院构成同一链条,登闻鼓院在登闻检院之下,百姓未经鼓院者检院不得收接。综上可见,宋代的登闻鼓、登闻检院、理检院构成了三级受状机构,意味着宋代的登闻鼓院更加的机构化、专员化、程序化。
而宋代的登闻鼓制度的受状内容也有了更大范围的延伸。宋代登闻鼓、检两院实际受理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务:一是受理上诉,和很多影视剧中所演的那样,百姓把各级机构处理的不平案件上诉到登闻鼓院;二是受理举告,多为举报官场不公、举告官员失职或枉法、举告他人谋反或违法,这都是对朝政有利的方面,只是登闻鼓制度也成为一些人打击异己的工具,比如赵普派亲信做宋太祖赏识的冯瓒的私奴,暗地收集冯瓒的过失,然后击登闻鼓诉瓒;三是议论政事;四是集体请愿;五是自荐,击登闻鼓也是一些有奇才异能者毛遂自荐的途径,比如《宋史》记载:举进士,不得解,诣登闻自陈。说的就是一个叫做卢之翰曾利用登闻鼓自荐。另外,登闻鼓制度也有一些处罚规定,比如《职官分纪》记载:违者依法科罪。通过登闻鼓诉讼的内容不实的话要受到惩处。可见,登闻鼓制度的确是对传统法律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补救。
并且,在宋代呈递到鼓、检两院的进状都由皇帝直接审阅,其他官员不能代看,由帝王身份的至高无上保证了登闻鼓制度对传统法律的补救,比如右司谏范讽就组织了宋仁宗想让晏殊带看诉状的做法:非上亲览决可否,则谁肯为陛下极言者。而宋代的皇帝在审阅完以后再委派官员处理,也有一定的章程,保证了诉状内容不被泄露,也体现了登闻鼓制度是官僚系统以外国家联系民间社会、获取民间社会信息的重要途径。宋代的登闻鼓制度如此成熟,是皇权得到加强的体现,也体现了宋代法律中注重社会情理文化,是当时儒学复兴下关爱百姓的结果。
4,登闻鼓的尾声时期———明清
登闻鼓的尾声时期———明清。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同时也是中央集权走向巅峰的时期,而这有意味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文化逐步走向自闭化和专制化,期间登闻鼓制度虽然仍然实行和发展,但是却却逐步僵化,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一起走向了尾声。比如,明代虽然沿用了登闻鼓制度,在皇城午门设有登闻鼓,但是却对登闻鼓的启用做了严格的限制,如有不实之处会被施以重罪,还规定了户婚、斗殴相争等的案件不可击鼓。因为,明代规定对法律判决不服的人可以到监察御史处含冤,经过监察御史的允许才可以击打登闻鼓。足见,明代的登闻鼓使用程序十分的严苛。
而清代延续了明代对登闻鼓制度的严苛规定,击鼓需有极大的苦冤。到了光绪28年,登闻鼓制度甚至直接被废除了,登闻鼓制度也就此结束。从登闻鼓制度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登闻鼓制度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对传统司法制度的补救,以一种直诉制度的形式为百姓表达冤屈提供了通道,其目的在于强化宫中与府中、皇权与政权乃至百姓的联系。登闻鼓制度是古代封建帝王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的机构,是借助百姓之口,通过击鼓直达天听的方式对传统官僚体系的监督和警示。
第二,登闻鼓制度的司法实践,历代处理的典型案件,体现其实践作用
通过上文可知,登闻鼓制度是民情上达、纠错冤假错案的重要制度。也是中国古代直诉制度的代表。登闻鼓制度不仅是民间击鼓鸣冤的保障,也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制度,是中国古代司法救济的重要途径。这和登闻鼓制度的直诉性质有关,作为上诉机制,如果百姓遇到重大的冤情,可以不拘泥于常规的诉讼程序,直接击鼓告御状,它在历朝历代都处理了典型案件,发挥了它的实际作用。
1,登闻鼓制度处理的典型案件:吉翂尽孝、元吉伸冤、李尝救父
登闻鼓制度处理的典型案件一:吉翂尽孝。比如,《梁书》记载:吉翂,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其父理虽清白,耻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翂乃挝登闻鼓,乞代父命……敕付太常旌举。说的是一个叫做吉翂的人,他的父亲被奸诈的官吏诬陷,其父被诬陷后一心求死,吉翂为了救自己的父亲击打登闻鼓,之后经过审理,他的父亲冤情被洗雪。足见,登闻鼓制度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制度,让百姓伸冤有路。
登闻鼓制度处理的典型案件二:元吉伸冤。比如,《宋史》记载:京城民王元吉者,母刘早寡,有奸状......又惧元吉告之,遂遣侍婢诉元吉病将死。推吏受刘赂掠治......元吉令妻张击登闻鼓诉之,上怒,韩昭裔、宋廷煦悉坐免所居官。说的是一个叫做王吉的人,他的母亲与人有奸情,因为怕王吉告发而诬告王吉,官员收受了王吉母亲的贿赂判了王吉有罪,之后王吉的妻子击打登闻鼓,使得王吉一案昭雪。足见,登闻鼓制度是民间伸冤案的重要途径。
登闻鼓制度处理的典型案件三:李尝救父。比如,《宋史》记载:开封女子李尝击登闻鼓,自言无儿息,身且病,一旦死,家业无所付。诏本府随所欲裁置之。李无它亲,独有父,有司因系之。李又诣登闻,诉父被絷。说的是开封有个女子叫做李尝,她得了重病因为只有父亲一个亲人,所以想要将自己的产业托付给父亲,但是其父亲被冤入狱,李尝敲登闻鼓为父亲鸣冤成功。足见,登闻鼓制度是民间伸冤案的重要途径。
2,登闻鼓制度处理的典型案件,体现了登闻鼓制度的作用:伸冤有路与梳理情理
通过以上登闻鼓制度处理的三个典型案件,可见登闻鼓制度的实践作用。而登闻鼓制度的实践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伸冤有路与梳理情理。
2.1伸冤有路
一方面,登闻鼓制度的实践作用为伸冤有路。这和登闻鼓制度的本质有关,上文已经讲到,登闻鼓制度是国家许民言事、施民以德的制度,是对传统司法的补救制度,也是百姓鸣冤的直诉制度。而在吉翂尽孝与元吉伸冤、李尝救父案中,就反映了登闻鼓制度为百姓提供了鸣冤的途径,体现了登闻鼓制度使得百姓伸冤有路,监督了执法官员不可肆意妄为,也为纠正冤假错案提供了途径。反映了冤情可以上达,是统治者以民为本理念的体现,是国家给予民间伸冤的一种保障。可见,登闻鼓制度作为许民伸冤的实际作用十分突出。
2.2梳理情理
另一方面,登闻鼓制度的实践作用为梳理情理。这也和登闻鼓制度的本质有关,登闻鼓制度是封建社会的直诉制度,而直诉就意味着可以不走寻常的司法途径鸣冤,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法律中对社会情理文化的体现。比如,上文提到的李尝救父一案就是李尝孝心的体现,而此案冤情得到洗雪,是国家法律在正确裁决案件的同时,对于李尝孝心的慰藉,中国传统司法情理文化的体现。比如,吉翂尽孝案中,《宋史》记载君主也由衷发出的禁系淹久,甚可怜也的感叹,也正君主的种情感,对案件的洗雪有一定的助力,这也是中国传统司法情理文化的体现。所以,登闻鼓不仅是一种对司法不公的情理修复,更是中国封建法律重视情理的体现。
三、登闻鼓制度的施行意义
1,登闻鼓制度有和谐性,维护了社会的统治秩序
首先,登闻鼓制度有和谐性,维护了社会的统治秩序。登闻鼓制度是中国历史下的产物,他的实施给百姓传达出一种观念:伸冤有路,登闻鼓制度的存在有了顺民达圣、理顺民怨的意义。而这样的观念有利于稳定百姓心中的不平之心,也对于不法者有很大的震慑,使得法治运行得以和谐,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登闻鼓制度的施行也考虑到了一定的社会情理,将国法与情理相融,使得登闻鼓在纠正司法不公的同时,也考虑到百姓的情感需求,将人治与法治进行了融合,对于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登闻鼓制度,体现了法律的民族性
其次,登闻鼓制度,体现了法律的民族性。登闻鼓制度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方便百姓伸冤,是民间百姓表达意愿的产物,之后经过历代的发展和丰富,登闻鼓制度成为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登闻鼓制度的直诉形式,为百姓抒发情理提供了渠道,上文提到的几个案件中,吉翂尽孝、元吉伸冤、李尝救父都体现了重视孝道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社会伦理的体现。而击鼓诉冤的方式,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求正义、重民意的倾向,更是中国公道人心观念的体现。所以,登闻鼓制度彰显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体现了法律的民族性。
总结
综上所述,登闻鼓制度是中国直诉制度的代表,既为传统司法提供了补救,也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的情理文化。因为,登闻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和中国历史息息相关,经历了原初时期、初创时期、成熟时期、尾声时期,而它在形成过程中蕴含了中国法律体系中重民心的内在精神。并且,登闻鼓制度作为司法实践,在历朝历代都处理了典型的案件,发挥了实际的作用,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伸冤有路与梳理情理。值得注意的是,登闻鼓制度的施行也有一定的意义,不仅维护了社会的统治秩序,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法律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