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能让周朝统治长达八百年的核心制度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世人皆知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崩坏,王室式微,诸侯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却忽略了周朝以一个后起的小部落,战胜当时已为天下共主数百年的殷商之后,还绵延了数百年。而且其宗法和文化的制度,成为了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基础。想要了解中国,就不得不先了解周代。想要了解周代,不得不先了解其宗法制度。

话说周起于西方戎狄之间,立国较晚,文王之时,周已经是西方的霸主。文王治理国家政事勤劳,发展农业,国内非常富庶,于是文王开始东征,一连征伐四国,直达河南,接近商国的王畿(在今河南安阳地界)。而后,攻至陕西境地,迁都丰邑(今陕西鄠邑区),国力强盛。文王死后,武王继位。不久就率领西方诸侯大举伐商,在牧野与商兵开战,一举灭了商朝。随后大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镇压商民,从而诞生出了严格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主要为:天子世世相传,每一世的嫡长子继承父位,是为大宗。而他们的母弟和庶子被封为诸侯,为小宗。每一世的诸侯以嫡长子继承父位,诸侯下边的官员为卿大夫,每一世的卿大夫也以嫡长子继承父位,视始祖及其历代嫡长子为大宗,其余子嗣为小宗。诸侯对天子为小宗,但是在本国为大宗。卿大夫对诸侯为小宗,但在本族是为大宗。不仅仅诸侯是世袭罔替的,诸侯之下的卿大夫,甚至卿大夫之下的家臣,家臣的家臣都世世代代拥有土地和势力,唤作世族。

在宗法制之下,上到天子下到士大夫,其实是由一个大家庭组成的。里边的成员都以对宗主的亲疏血缘关系而定其地位高低。以分封同姓为原则,天子封诸侯,诸侯封大夫,都以宗法系统而定。

周朝时,全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王土”,住在土地上的人民,都是“王臣”。即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其封建制度等级非常分明,天子之下有诸侯,诸侯之下有卿大夫,卿大夫之下有其家臣,家臣属于“士”阶层的最下级。在士之下还有庶民工商多个等级。士之上多为有土地有权的贵族阶级,庶民工商为无土无权的平民阶级。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是世世代代继袭地位而不变。平民之下还有奴隶阶级,没有独立人格,受贵族任意买卖。

贵族阶级既有固定的封地也有固定的官位权力,他们在自己的封土里能自由筑城,自由设置军队,实在是诸侯列国内的小国家。其家主就是这个家族的皇帝。他们有严格的宗族制度统治,其宗亲和家臣协助治理封地和政事。

在这个宗族组织里,全族休戚相关,一个人得势,全族地位水涨船高,一人犯罪或失势,可以导致其整族覆灭。宗族里有判定人生死的权力,所以当时的贵族阶级不仅受制于天子制度,还受制于其宗族制度,宗族观念控制了个人思想和人格,宗族内的所有人都以”守其官职,保族宜家“为最高指示,这就导致了当时有些世族因为维持其家族地位而反叛国家的事情时有发生。

直至春秋时期,世族和列国有大小强弱之分,一些大世族的封土大到上百邑之多,其兵力的部署也有几千人以至于万人以上。其顶尖世族的实力足以跟一个大国交战,其宗族族长的地位,甚至还要高于一个二等国家的君主。

西周覆灭之后,诸侯拥立先前被废的太子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史称东周,这时周朝已经无力再统治诸侯,小诸侯被大诸侯吞并,大诸侯内各世家争权,直接导致了三家分晋,七雄并起,中国就此进入战国时代。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