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至26日,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单霁翔与周韵、肖央、牛骏峰、王俊凯来到北京,拍摄《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中轴线特辑。
单霁翔接受采访《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节目是由中国文物学会指导发起的中国首档世界遗产探访体验类文化节目。节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作为联合主办和指导单位,《北京中轴线》特辑作为《万里走单骑》第二季收官之作,由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出品。
助力“北京中轴线”项目申遗
“万里走单骑”走进
世界最长古代都城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老北京的核心,展示了元明清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市规划。它的位置和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心价值”,也凸显了中国哲学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相互存在的欣赏。北京中轴线遵循《周礼·考工记》中的首都城市规划原则,是中国古代礼制的物质载体,强调有序的社会秩序,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创造性实践和典型范例。
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年,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了中轴线申遗保护专项工作组。年8月,《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印发,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驶入快车道,各项风貌保护和传播工作积极展开。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写完成并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格式审查,申遗工作进入关键时期。
单霁翔表示,“申报世界遗产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包括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十条标准”。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古迹遗址协会副理事长吕舟教授率领团队担纲“北京中轴线”项目申遗文本的编制。吕舟教授表示,“根据现有研究,北京中轴线应当至少符合世界遗产十条技术性标准中的第三、第四、第六条标准”。
第三条标准
北京中轴线为中国文明和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见证。北京中轴线包含了元明清及近现代年都市演变的历史积淀。其规划秩序和景观形态是以中为尊的文化传统的物质见证。另外,北京中轴线为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和业已消逝的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见证。
第四条标准
北京中轴线是一个13世纪形成并延续至今的理想都城形态的杰出范例。北京中轴线的规划体现了源于年前周代营建城市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周礼·考工记》中得到了反映。元代在规划北京(大都)时,则对这些源于周代的规划原则进行了实践,特别是“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城市格局。
第六条标准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国土空间秩序的缩影,是传统观念、信仰的物质载体,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作为首都的核心区域,北京中轴线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五段景观”感受北京中轴线
中轴线与民众的情感关联可以体现在北京中轴线的五段景观上,单霁翔告诉记者。
从永定门到天桥的生态景观,是世界城市少有的高品质绿化区域。这一段以前是皇家祭天的地方,现在是老百姓休闲的场所。
天桥到前门的经济景观,是北京传统商业最集中的地区。这一段传统就是商业区,和服务进京赶考学生而形成的会馆和文化场所,现在也是北京三大商业中心之一,是老百姓平时购物的地方。
从正阳门到故宫午门的政治景观,是很多重大政治事件的见证和政治活动的场所。这一段从传统就呈现出政治中心的气魄,延续至今也是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故宫午门到景山后门的文化景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这一段过去是皇宫,现在是世界遗产和大型文化设施。这些文化设施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到这里了解、学习传统文化。
从景山到鼓楼的社会景观是元代以来从未改变肌理的北京最典型街道之一。这一段最具人民性和社会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钟鼓楼
作为中轴线的南北起点,钟鼓楼和永定门城楼串起了这条壮丽的北京中轴线。钟楼在鼓楼北,是老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清乾隆十年(年)重建,十二年竣工。原址为元大都大天寿万宁寺之中心阁。其楼身为正方形平面,重檐歇山顶,无梁式砖石建筑。钟楼原有明永乐年间铸造的铁钟一口,置放于楼外平地上,后由古钟博物馆收藏。钟楼内正中位置安架一八角形木框架,其上悬钟。该钟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钟通高7.02米,最大直径3.40米,重约63吨,为目前我国发现最重的铜钟。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为古代城市的报时台。元代鼓楼在大都中心,原名齐政楼,取齐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义,其位置在明清鼓楼以西,今旧鼓楼大街南口。明永乐十八年营建北京,重建钟鼓楼。民国年间钟鼓楼对外开放。年钟鼓楼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政府拨款重修钟鼓楼,年和年鼓楼和钟楼相继开放,随后作为展览功能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和利用。年,钟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定门城楼
永定门城楼位于明清北京中轴线南端,堪称北京南大门。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对北京这样一座古城来说就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古老的中轴线建筑布局,反映了北京独特的建筑文化理念,是世界建筑史的杰作。年永定门城楼复建完成,弥补了古老北京中轴线上的缺憾,成为南城新的标志性景观。城楼建成后,在北京、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年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永定门城楼被定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如今,永定门城楼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成为市民日常休憩、健身娱乐的新场所,增添了南城一道亮丽的古典新景观。
中轴线两侧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古城遗址的公园,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都是北京中轴线、北京老城的历史和风貌,民众在此生活,无疑会与北京老城的传统文化产生关联,受到传统的城市文化的影响,也会传承和塑造城市文化的未来。今天全民共同努力,不但要保护好中轴线,还要让中轴线文化活起来,能够真正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北京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和谐融合的典范。
故宫和天坛已经是世界遗产了
为什么还要包含在中轴线中申遗?
其实北京中轴线上有三处世界遗产,除了故宫、天坛还有大运河。它们都是中华文明为人类发展贡献的宝贵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这些文化遗产属于不同类型,代表了不同的遗产价值。故宫和天坛都属于古建筑群,大运河和中轴线属于线性遗产。
天坛
北京中轴线是一组长达7.8公里,北起钟鼓楼,南到永定门的巨大的建筑群和城市空间。
这其中有街道、有广场,是建筑群和城市空间的组合体,是经历了余年的发展,形成的富有韵律、和谐,具有强烈标志性、仪式性的反映东方文明的都城中心区域。
有人研究城市规划史时讲到,也许地球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作品就是北京,北京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北京中轴线。
梁思成先生曾说:北京在全盘处理上,完整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在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和气魄。贯穿着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长达8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他在年时发表的一篇文章叫《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
从规划思想来说,北京中轴线继承了自周代开始的城市秩序和规划思想,是三千年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北京中轴线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社会阶层文化和生活的载体,从外城天桥、前门地区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到内城里达官贵人的生活,皇城、宫城中帝王的生活,各阶层生活都在北京中轴线上反映出来。
中轴线不是简单的过去的物质遗存,而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观念的不断延续,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城市。用遗产保护界的话说,这是一处活态遗产。现在,北京中轴线向南北延申,引领北京城市走向未来。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圆满收官
随着“北京中轴线特辑”的杀青,《万里走单骑》第二季外景录制完成,将陆续进入紧张的后期制作过程。《万里走单骑》第二季走过河南、江西、重庆、北京、福建、四川、江苏七个省份,录制了殷墟、丝绸之路、景德镇、大足石刻、周口店、武夷山、泉州、古蜀文明、庐山、大运河、北京中轴线、明清故宫等十二处遗产地,其中既有年中国最早成为世界遗产的项目,也有年最新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还有名列《世界遗产预备清单》正在争取成为世界遗产的项目。节目除聚焦古人类遗址、考古遗存、石刻造像、古建筑之外,还涉及系列遗产和线性遗产,包括了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复合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单霁翔带领“万里少年团”探访各个遗产地的遗产要素,与遗产地的研究者、保护者交流,体验甲骨拼对、三维扫描、瓷器制作、造像雕刻、考古发掘、非遗制作等项目,通过无人机、森林音乐会、大型多米诺骨牌等不同类型的大事件向世界遗产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和精神表达致敬。
节目第二季已于年12月中下旬开始在浙江卫视周末黄金档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