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六艺”为纲传授西周以来的礼乐教育。大文豪苏东坡评价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也包含了乐、图、文三者内在关联。朱自清在名篇《荷塘月色》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句让人了解了什么叫通感。眼前美景凝结成文字或图画,然后被谱成歌曲演唱,可惜那些唐诗宋词元曲因为时代的流逝而不得妙音,虽然有很多音乐家寻得古谱让古音重现天日,还有那些沉没在烟尘中的音符被艺术家凝结在雕塑古画中,令人能够从不会说话的文物中挖掘广阔的音乐场景。
《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一书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洁老师专注古籍艺术音乐文献和图像学的学术专研,从年开始调查梳理相关文物,从远古先民的图像到清宫绘画作品,不仅有中华民族的音乐传承,还有与少数民族音乐的兼容并蓄与对外辐射影响,徜徉在各大博物馆的古画珍宝中,就是一次难忘的中国音乐史之旅,也是一次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巡游。
一、音乐的追本溯源
鲁迅先生认为远古人民在劳动的时候发出了“杭育杭育”的声音,也就是劳动号子,这就是创作。当文字工具出现解放双手后,乐器也就出现了。如何知晓远古的乐器符号?甲骨文中已经有很多关于乐器的字形,并由此可以推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各种击奏乐器和吹奏乐器。比如小时候孩子会拿一片树叶就会吹出声响,仰韶文化出土了陶哨还没有气孔,就是一端吹气一端出气,而河南长葛石遗址出土的骨哨中间已经出现了一个孔,乐器器型已经慢慢向今天形状靠近。
而音乐教育成为西周礼乐重要一部分,不仅出现在荀子的早期音乐学著作《乐论》和儒家经典,比如《诗经》中都能窥见一斑,“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如果了解这些乐器均为礼器,也就能深入了解诗词的内含深意。
先秦的“礼乐”教育体现在图像上,孔府档案馆藏的明代的《圣迹图》就是以儒家典籍为蓝本绘制的“乐教”故事,如问礼老聃、在齐闻韶等。孔子问老子《周礼》,《周礼》其中就记录了大司乐掌管的乐管系统,可见周代乐教育属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一环。
除了黄河文明,还可以从屈原的《九歌》中了解楚国民间给神仙写的祭祀歌谣的具体内容与浪漫色彩。元代的赵孟绘制《大风堂藏九歌书画册》出现了诗歌中的神仙与乐器,湘君画作中会出现上古乐器排箫,目前湖北民间音乐冢仍旧可以找到与之有同调式的乐曲。
二、琵琶声停欲语迟
之前有一部电视剧中女乐师弹奏琵琶横抱曾引来诸多非议,其实琵琶最开始就是横抱着呢,直到元明清出现了椅子等才开始竖抱。琵琶这个乐器在绘画文字诗词中屡被谈及,应该是大众熟知的传统乐器。这个乐器也是种类繁多、既有传入也有传出,充分证明了音乐无国界,尤其大唐盛世的丝绸之路的开通。就琴弦,就有四弦、七弦、五弦等。在敦煌的壁画中,古代龟兹琵琶为五弦。
看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乐舞图》,就能了解白居易的《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有曲调先有情。”唐代的琵琶已经是乐队的主要乐器,并可以单独演奏,曲调婉约抒情,怪不得“江州司马青衫湿”。
书中不仅有各个朝代的音乐发展,秦汉时期的乐舞百戏、有着悠久文化故事背景的胡笳十八拍、来自军事的马术乐舞、文人雅集、清代宫廷礼乐,也有不同绘画样式,敦煌的壁画、砖雕、版画、图鉴等。对于非艺术专业的人来说,想真正读到读懂这些绘画背后的音乐和文化故事是不容易的,尤其能够把绘画中的音乐题材捡拾出来加以详细描述,带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似乎每一个动人的故事背后都有音乐的元素,因为绘画和音乐而引发的欢乐、愉悦、幻想,正是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
如书中序言所写:本书采用乐图互证的方式阐释音乐历史,传统和现代接轨的学术理念,为弘扬中华民族深邃隽永的艺术精神打开了新的学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