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北京黄沙漫天,尘土飞扬,让人猝不及防,好在现在有灵敏的天气预报,才让我们免于夜里吃土的命运,那么古人是如何预报天气的呢?
《宋会要辑稿礼第十八》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在宋徽宗崇宁五年五月左右,开封等地大旱。这正是农作物生长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要是出现旱情秋季必定歉收二礼部的人,决定要举办一场求雨大典,于是在五月二十四日当天呈报皇帝。殊不知宋徽宗一挥手说”二十六七必有雨“,既然皇帝都说了,那唯有等一等吧。果然,那两天就下雨了,大臣纷纷表示天子圣明,宋徽宗淡淡一笑,表示这有何难,“天地之间不离阴阳五行之数,今日太一移宫,水限也,故有雨。”台下传来一片掌声,称赞皇上的数术。不过历代以来古人研究了不少方法来预测天气,以五行术数来做分析只是其中一个方法而已。
自古以来,民众都十分关心天气,自然也会想找办法预测今后天气的发展。商代就已经有气象预测,依靠的当然是占卜。当时的人最关心的就是什么时候会下雨,他们所指的雨包含了雨、雪、雹、霜等降水现象。在甲骨文中经常会见到以“各云”起首的卜辞,如“各云,不其雨?云不启”,“各云”意思就是天空中有很多云。每当古人见到这个情况,就会占卜接下来的天气发展,看看会不会有降雨。
周代有官员负责天文气象的预测,主要还是依靠占卜,但也会利用日替来预测一地的天气发展。当时负责气象观测的有两位官员:大宰和大司徒。大宰是负责统筹祭祀事宜的官员,每次祭祀前他都要占卜祭祀日的天气。《周礼天官冢宰》言:“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就是说在祭祀开始之前的十天,大宰就要占卜,预测当日天气。另外一位就是大司徒,他要依靠日暑判断所处地的天气,《周礼地官司徒》中就写道:“日南则景短多著,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汉代天文气象观测是由太史令负责,本来太史令负责编写史书,观测星象来制定历法。不过古人认为星象和气象同出一辙,都是关乎上天的变化。于是太史令就顺便肩负起观测气象的任务,他们会定期记录天气星象的资料。而这些观测资料经过分析,会被总结成口诀,用以预测短期天气变化。东汉崔塞所写的《农家谚》,是一本农学专著,书中有很多农谚与天气有关,如“干星照湿土,明天依旧雨”,就是下雨后的夜晚如果见到星光,明日必定会继续下雨。
东汉时期也有一些著作教人测风雨,如《风角要诀》记载:“候雨法:有黑云如一匹帛,日中即一日大雨,二匹为二日雨,三匹为三日雨。”这些口诀背后是有很多观察支持的,在预测短期天气变化上往往十分准确。历朝历代都有当时预测天气的口诀,特别是农业生产,十分依赖这些口诀来预测天气。直到今日,有不少农夫能说出不少农。
时至宋代,政府希望天气预报能够预测更长的时间,协助调整各地农业生产、灾害预防的工作。当时将气象观测交由太史局崇天台和翰林局天文院两个机构负责。《宋会要辑稿-职官第二》:“国朝以来,凡天文气候之异,必下史官谨而志之,外有太史局崇天台,内有翰林天文院。”这两个机构要在每天清晨提交前夜的观测报告,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他们的工作情况:“每夜,天文院具有无谪见云物祯祥,及当夜星次,须令于皇城门未发前到禁中。”如果有任何气象异常,要马上呈报给皇上知道,甚至有特权可以在任何时候呈交报告予皇帝。
《宋会要辑稿职官第十八》:“如遇有天象、风云、气候等凌犯……所有奏状乞于通政司用黄袋,具提举太史局臣姓名封,许非时进、直达御前拆封宋代朝廷拨给这两个机构很多资源,根据《宋史》记录:“国朝置天文院于禁中,设漏刻、观天台、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不但两个机构都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观测仪器,同时也为他们配备了很多人手,根据《宋史》的记载,司天监中就有多达二十位职官负责天文观测。
有良好的器材和充足的人手,宋代天文台交出的预测也没有令朝廷失望。年秋冬之际,开封发生旱灾,连着4个月没有充足的降水,到12曰7日,司天监预报两天后有降雪,果然到12曰9日,一场大雪如期而至,皇帝很高兴,不但宴请这群学者吃饭,还亲自写诗给他们,宋代的王应麟编写《玉海》记载:“二年十二月丙辰,大雨雪。前二日,太史言:‘月有苍白晕,西有黑气丈余,占云:雨雪之象也,至是果验。’诏近臣于中书宴饮,令各赋诗,上制《瑞雪歌》以赐之。”但是宋代天文台的预测背后依靠的是什么方法呢?崇天台和天文院每月都要将所做的预报呈交给秘书省记录,以便日后查验。
《宋会要辑稿职官第二》:“司天风云气候,样异证验……并一月一报。”后世的学者很喜欢收集这些预报,来学习其中的秘诀。元代历史学家马端临所写的《文献通考》,记录了不少宋代太史令所做的预报,从中我们发现,这些预测多是依靠星象变化来做出推断。如《文献通考象纬考十二》中记载宋真宗乾兴元年三月,太史局又早早地向皇帝预报:“木犯房,占云:秋多雨水。”他们观测到木星犯房星的现象,断定秋天肯定会有很多降雨,影响收成。果然当年粮食失收,甚至要动用储粮救济灾民。
现在我们很难相信星象与气象之间存在关联,但是当时的人都认为这个方法行之有效,还将这套经验传授予军官。宋代的《武经总要》是由朝廷主持编撰的一本综合性军事著作,当中有五卷与气象、星象、占卜有关,由当时的司天少监杨维德负责编撰。其中发现有不少口诀,教武将们预测天气。例如:“气如黑蛇贯日,有雨水”,“日始出,有云如车盖,必雨”,“月晕亢,多雨”,“月从箕星,多雨”。这些天气口诀多是从云层、星象出发,教武将如何抬头看看天就知道未来天气的发展。
准确得知天气情况,对于灾害预防与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为了能够预测天气,古人研究出不少的方法,诸如占卜、统计分析,或是观测星象。
虽然部分方法今天看来毫无科学依据,但也是古人凭着对天气各方面的观测得出的经验。不过天气预测一事,不定数实在太多。预测天气自古至今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