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什么是“位”
“位”,《说文解字》释曰:“列中庭之左右謂之位,从人立。”从该解释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立,指的是人站在朝廷上。所以其本义为“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并由此而引申,将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称之为“位”,把门屏之间地域称之为“著”(或“宁”),“位著”合称用以指称在朝居官。
段玉裁特别指出,《说文解字》中“中庭”的“庭”应该是“廷”。从字形上看,“廷”无“广”,故应该是空旷之地,“庭”有“广”,故应该是带有屋顶的建筑。所以段玉裁的说明是非常对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段玉裁引用《国语》注进一步阐释说:“中廷之左右曰位。按中廷犹言廷中。古者朝不屋。无堂阶。故谓之朝廷。朝士掌外朝之位,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焉。司士掌治朝之位。王南向。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王族故虎士在路门之右,南面东上。大仆大右大仆从者在路门之左,南面西上。虽有北面南面之臣,皆以左右约举之。”《周礼·朝士》“掌外朝之位”的“位”用的是这个本义。
在这个本义基础上,“位”首先引申出“职位、地位”的意思。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中的“位”,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以在位久”中的“位”,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位尊而无功”中的“位”等,都是明证。
同时,我们由上述事实可见,“位”虽然是“人”“立”,但是这里的“人”和“立”都是有特定语义限定关系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随便怎样“立”都叫“位”的。正如《左传》所说,“位”指的是“有位于朝是也”。在此基础上,“位”又进一步引伸出凡人所处之地的意思,即“位置”“方位”的“位”。
在名词的基础上,“位”也具有动词的用法,即在“位”的位置上站立。《周礼》“面三槐,三公位焉”里的“立”就是这个意思。在“位”的位置上站立,或者说立于着“位”的位置,就是“占据其应有的位置”,因此,这个意思也是“位”自然而然就具备的义项。《易·系辞上》“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在这个词义引申的方向上,“位”又进一步衍生出“居、处”之义。《公孙龙子》“位其所位焉正也”里的“位”用的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动词的“位”,天然的就具有“占据其应有的位置”之义。我想,新闻通报中的“位”,用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