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五爻阳爻:周王德施天下,德及禽兽,对于祸乱的禽兽多次驱逐,仅将兽首施以死刑,城邑之人不戒备、警惕周王,皆信服周王,大吉。
显:明显,明视(看),显示得很清楚。《说文解字》“显,头明饰也。从页声。”,据此,现今一般解释“显”的本义为“头上突出的装饰物”。但《说文解字》这里的“饰”当是“视”字之讹,应为“显,头明视也。”。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显的本字为“”(xiǎn),显是假借,古文中用“显”假借为“”。显():从日中见丝,丝微眇也,作众明也;日中视丝,众明察及微妙之意。”。(PS:“”是“显”的古文,因编码不支持的缘故,今人多以“显”替代。宋恭帝赵的“”在史书中,因编码不支持的缘故,今人多以“显”替代之,所以赵又叫赵显。)
王:周王、周天子。
三驱:多次驱逐。何为“三驱”,现今主要有四种解释:1、三面驱禽;2、三度驱禽而后射之;3、“岁三田”,即一年田猎三次;4、“三用”,狩猎之“三用”从猎物的用途角度而言。结合《尚书》中“多士、多方、康诰、梓材”等篇章内容,本人认为“三驱”体现的是周公的“明德慎罚”和“敬天保民”思想,故“三驱”应为“多次驱逐”之义,且“三”在《周易》中皆为“多”之义,在中我再做详细解述。
前禽:走在前面的禽兽,代指领头的禽兽、禽兽的首领。禽兽聚集成群,必有首领,群兽行动,兽首必走在最前面,其余禽兽皆在其后,追随兽首行动(不明白的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在中我再做详细解述。
邑人:居住在城邑中的人,具有一定政治的地位,可以从军打仗,春秋时期称为“国人”,有别于“野人”,详解《比卦-六三爻解析》中关于“国人”和“野人”的解析。
诫:在“帛书”、“楚竹简”中写作“戒”,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石经初刻作戒,后改”,也就是说现今已知的《周易》版本中今本写作“诫”,其余均作“戒”。诫:本义:告诫,警告。戒:本义:戒备,警戒。结合九五爻的爻义,个人认为应作“戒”解释,义为“戒备,警戒”。
五爻是天子之爻,天子位;爻辞讲的是“比”之卦象中,天子的行为处事。
准确理解“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的关键在于对“显比”、“三驱”、“前禽”、“邑人不诫”的理解。
三驱,现今主要的四种解释:
1、三面驱禽:①魏-王弼“夫三驱之礼,禽逆来趣己,则舍之;背己而走,则射之;爱其来而恶于去也;故其所施,常失前禽也。“,义为田猎时三面驱禽,迎面跑向自己的禽兽则舍弃(迎面而来的猎物象征主动归顺),背向自己而跑的则射杀(背向而逃的猎物代表背叛,天子征伐,只针对叛逃的。),故言失前禽。
②《礼记·王制》“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古代君王田猎时,从后、左、右三面驱赶,留下正前方供禽兽逃亡,以示网开一面,不赶尽杀绝,如此便会失去往前方跑的禽兽。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商汤“网开三面”、德及禽兽的故事,则是这一爻辞的另一种解释。《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一时闻此而归顺殷商者,有三十六国。这一故事也见于《吕氏春秋·异用》、《淮南子·人间训》,文字大同小异。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帛书易传《缪和》第十五章中记载“汤之巡守东北,有火。曰:彼何火也?有司对曰:渔者也。汤遂见张网。有司歃之曰:古者蛛蝥作罔,今人之缘序,左者右者,上者下者,冲突乎土哉,皆来吾网。汤曰:不可!我教子歃之曰:古者蛛蝥作网,今人之缘序,左者使左,右者使右,上者使上,下者使下,吾取其犯命者。诸侯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鱼鳖矣。故共皮币以进者廿有余国。”(各邦的诸侯听说了这件事说:汤的德行惠及禽兽鱼鳖,这以后愿意服从商汤并进贡的邦国有二十几个。)。虽然将捕鸟改作捕鱼,但意思是一样的。
2、三度驱禽而后射之:东汉-郑玄“驱禽而射之,三则已。“,义为田猎时驱禽三次足矣,即三度驱禽而后射之。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夫三驱之礼者,先儒皆云“三度驱禽而射之也”,三度则已,今亦从之,去则射之。褚氏诸儒皆以“为三面著人驱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於后皆有驱之。“爱于来而恶于去”者,来则舍之,是爱于来也;去则射之,是恶于去也。“故其所施常失前禽”者,言独“比”所应,则所比为失。如三驱所施,爱来憎去,则失在前禽也。”,孔疏中采纳解释为“三度三面驱禽而后射之”(古代君王田猎之礼,会历经三次驱逐,所以说「三驱」。三驱时,三面合围,网开一面,只取背对我而逃去的。)。
清-陈梦雷“三驱宜从旧解,三度逐禽而射之也。失前禽者,古田猎之礼,置旃以为门,刈草以为围,猎者三面合围,开其前门。天子自门驱而入,车三发,徒三刺,谓之三驱。禽兽由门而出者皆免,惟在围之中者杀之。围三面而空其门,所谓天子不合围,开一面之网者此也。从门出者为前,故曰失前禽也。”。主要的区别在于对“失前禽”的解释:一种为射杀前禽,为“失前禽”;另一种为任由前禽逃跑,而射杀其余的禽兽,此为“失前禽”。
3、“岁三田”,一年田猎三次:源于《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无事而不田,曰不敬。”,东汉-郑玄注“三田者,夏不田,盖夏时也。《周礼》‘春曰蒐、夏曰苗、秋曰獮、冬曰狩’“。按照《周礼》,一年四季均田猎,其名称因季节不同而有异,但郑玄却说“夏不田”,唐-孔颖达解释说“‘夏不田,盖夏时也’者,以夏是生养之时。夏禹以仁让得天下,又触其夏名,故夏不田。”由此将说夏天不行猎,其他三季皆田猎,故谓“三田”。这是解说“三驱”为“岁三田”的依据。(PS:《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秋,教治兵;中冬,教大阅。”;《国语·齐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春以蒐振旅,秋以狝治兵。”;《春秋公羊传桓公四年》“狩者何?田狩也。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4、“三用”,狩猎之“三用”从猎物的用途角度而言:东汉-马融“三驱者,一曰乾豆,二曰宾客,三曰君庖。“,出处源于《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春秋谷梁传桓公四年》“四时之田,皆为宗庙之事也。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四时之田用三焉,唯其所先得,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
以上四种为现今的主流解释,皆是从“西周五礼之一——军礼的大田之礼”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周礼》中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周礼·春官·大宗伯》)。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秋,教治兵;中冬,教大阅。”;大田之礼用于田猎操练,古代天子、诸侯有定期四时田猎之制度,教民以战,以示勤武。除《左传》、《周礼》外,在《司马法·仁本》中也有“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的记载,这是古时天子与诸侯遇农隙无事,行围射猎,既取宗庙之用,更重要的是因之演习军事,因而备受重视。春蒐为“振旅”,夏苗为“茇舍”,秋狝为“治兵”,冬狩为“大阅”,此古天子四时教民以战之法。
古代天子、诸侯时田猎的主要目的:一则“杀禽助祭,以敦孝敬”即用于宗庙祭祀,另外还用于宴飨宾客和充君之庖;二则为田除害,保护农作物不受禽兽糟蹋;三则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故而要行“讲武”,即驱驰车马,弯弓骑射,兴师动众,进行军事训练;四则也有“与民同乐”之意。最主要的是检阅兵车与士兵的数量,作战能力,训练未来战争的协调配合能力,故极为重要。东汉-班固《白虎通义》“王者诸侯,所以田猎者何也?为田除害,上以供宗庙,下以简集士众也。”;清-秦蕙田《五礼通考》“考周礼,大田之礼简众也。又云,听师田以简稽,春而振旅,夏而茇舍,秋而治兵,冬而大阅。非徒以馌禽取兽供宾客宗庙之用而已,盖安不忘危讲武之仪即寓于游田之内。故校阅即田猎、田猎即校阅,二者不可分。”。
田猎以“三驱”(三次、三面驱禽),围而不合,留有余地,不能一网打尽,体现了田猎兼具的“仁德”之礼;另外还有田猎时不捕幼兽,不采鸟卵,不杀有孕之兽,不伤未长成的小兽,不破坏鸟巢等。《礼记·王制》“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麑,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
上述的四种解释皆是从儒家经典、儒家思想、儒家的角度和观点来诠释“三驱”,此种解释可以视为引申义,但却并非爻辞的本义。我认为爻辞讲的是周公的“明德慎罚”和“敬天保民”思想,“三驱”在爻辞中的本义是“多次驱赶”,体现周公主张的“明德慎罚”和“敬天保民”思想;其后儒家讲“三驱”发展为三次、三面驱禽,围而不合,体现儒家主张的“仁”、“仁德”。
对于“显比”、“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在《尚书》和《诗经》中是怎样论述的。
《尚书·周书·多士》“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大意为:上天不会把天命赐给那些不施行德政的人,凡是四方小国或大国的灭亡,没有不是因为有罪而被惩罚灭国的。
《尚书·周书·多士》“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予其曰惟尔洪无度,我不尔动,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大意为:我们讨伐殷商,并没有把你们作为敌人,只把你们的王家作为敌人。我要说的是:是你们无视法度,我们周国并没有攻击或对你们做什么,是你们在自己的都邑发动了叛乱(殷商遗族追随武庚发动了“三监之乱”)。我考虑到上天已经给殷商降下了大难(周国前有灭殷商,后有三监之乱时期杀了武庚灭了邶国。),所以我也就不再治你们的罪了。
《尚书·周书·多士》“尔乃尚有尔土,尔用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大意为:你们仍保有你们的土地,你们也还有安宁的生活。只要你们能够敬事我周国,上天便会给你们以怜悯。
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对于叛乱的元凶,周公诛武庚、杀管叔、流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对于参加叛乱的殷商遗族,周公全部豁免其罪,将他们一分为四;一部分遗族迁入成周洛邑;一部分遗族迁入宋建宋国,以奉殷商宗祀;一部分遗族迁入卫建卫国;一部分遗族迁入鲁国;对于这些殷商遗族继续使用殷商时期的政策、法律进行治理,尊重殷商的传统。(详见:比卦六四爻的分析。)
《尚书·周书·康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大意为:如果一个人犯了比较轻的罪过,但却不思改悔,不反省,不认罪,这样的人即使罪行并不严重,也非杀不可。如果一个人犯了重罪,但却有认罪悔改的表现,并且罪有缘由,则不可杀。
《尚书·周书·梓材》“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为迷民,用怿先王受命。”;大意为:往日,为非作歹、杀人、虏人的,要宽恕;往日,刺探国君大事、残害他人身体的罪犯,也要宽恕。上天既已把中国的臣民和疆土都托付给先王,现在的周王只有施行德政,殷商遗民中的顽固派才会先后心悦诚服地服从我们的统治,先王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天命,才能得以长久地维持下去。
《诗经·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周朝光辉显耀,秉承、遵照上天的意旨。
通过《尚书》中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所做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中清楚的知道“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所要表达的本义为:周王之德普惠天下,众生皆受其德,飞禽走兽祸害田地,周王之德施及飞禽走兽,对其多次驱赶,仅杀其领头之禽、首领,城邑之人信服周王,对周王无戒备、怀疑之心,天下大吉。
显比:讲的是周王德施天下,身份、地位不管多低微多弱小,也会受到周王之德的关照;讲说周王之德像太阳一样普照天下,众生皆得其惠。显:假借为“”,本义为:日光下的丝束,丝为细小之物,光线灰暗时不易看清,置于太阳光下,细丝细线看得非常清楚。比:亲辅、亲附,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义,天下皆归周王所有,皆亲辅、亲附周王。
三驱:讲的是多次驱赶。1、在《周易》卦爻辞中出现的“三”皆作“多”解释,指的是数量、数次的“多”;“十”皆作“久”解释,指的是时间上的“长”、“久”;2、比卦是紧接师卦而来,师卦“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师卦的五爻前半爻讲说,田地有禽兽祸害庄稼,首先要把犯错的看管农田之人抓起来,这样才是正确的、有利,看管农田的人要时常驱赶禽兽不使其祸害庄稼,农田里有禽兽,是看管农田之人失职,故要治其罪;师卦五爻后半爻讲说“田有禽”田地有禽兽,把失职之人抓起来治罪,并驱赶禽兽就可,不能贸行战事,对禽兽进行追杀,不然会出现“弟子舆尸”的情形,讲的是“兵者,乃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之义,结合师卦五爻爻辞,三驱应为:多次驱赶。(现今一些农村的田地扎稻草人等的东西就是为了驱赶飞禽走兽,免其祸害庄稼。)
失前禽:讲的是对于祸害田地的禽兽,只杀其首领,对于从众免其罪,只进行驱赶。失:是杀害的意思;前禽:是禽兽的首领意思,禽兽聚集成群,必有首领,群兽行动,兽首必走在最前面,其余禽兽皆在其后,追随兽首行动(不明白的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
邑人不诫:讲的是周王“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城邑之人不戒备、警惕周王,城邑之人皆信服周王,故“吉”。邑人:是居住在城邑里面的普通百姓,邑人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可以当兵打仗。邑人若犯叛乱等大恶,只会是从犯,而不是主犯、首恶;主犯、首恶是城邑的拥有者、邑主、邑守等。
“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参照: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对于叛乱的元凶,周公诛武庚、杀管叔、流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对于参加叛乱的殷商遗族,周公全部豁免其罪,将他们一分为四;一部分遗族迁入成周洛邑;一部分遗族迁入宋建宋国,以奉殷商宗祀;一部分遗族迁入卫建卫国;一部分遗族迁入鲁国。对于这些殷商遗族继续使用殷商时期的政策、法律进行治理,尊重殷商的传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体现的“德治”思想,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皆奉行“对内以德、对外以威”的治国思想,恰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所讲“德以柔中国,邢以威四夷。”,对于内要以德服人,对外要有强大的武力威摄。
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晋文公狭功邀赏,周襄王只好将阳樊、温、原、攒茅的田地赐给晋文公,晋国接收阳樊时,阳樊人不愿归顺晋国,晋文公亲率大军包围阳樊城,劝其归附,但阳樊人就是不归顺(《国语·周语·阳人不服晋侯》)。阳樊大夫仓葛对晋文公讲说“德以柔中国,邢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德用来安抚中原国家,刑罚用来威慑四方夷狄,你们要对我们使用武力,难怪我们不愿归服啊!这里的人谁不是周王的亲戚,难道能俘虏他们吗?),最后阳樊人让出城池、自由离开,晋军入城,两不干涉。就这样,仓葛率阳樊民众退聚东南二十里驻守,“始以战车列卫(卫,通“围”),继而筑城”,这也是“轵城”一名的由来。(PS:阳樊人是周太子虞仲的后代)
综上:“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讲的是周王德施天下,德及禽兽,对于祸乱的禽兽多次驱逐,仅将禽兽的兽首施以死刑,城邑之人皆信服周王,不戒备、警惕周王,大吉。体现的是周公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德以柔中国,邢以威四夷”的“德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