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雍和宫路西,有一处名扬天下的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在这座博物馆里,含有四处历史文化名胜,其中两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孔庙和国子监相连处,有一条狭长空间,隐藏着另一座有余座古碑的碑林。
这些石碑中的多数,至今已有余年历史,还有一部分则更为古老。
欧阳中石题写的“乾隆石经”门匾据考证,在石碑或摩崖上刻录儒家经典著作的做法,始于西汉末年。
至清代康乾盛世为止,我国历史上共产生过7部石经:
西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代开成石经、后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代乾隆石经。
现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过道处的,就是乾隆石经,也被称作“十三经刻石”。
所谓“十三经”,即春秋战国至西汉初的13部儒家经典著作。
乾隆石经碑林生于清康熙十一年(年)的江苏金坛名士蒋衡,在参观碑林西安时发现“唐代开成石经”为众手书写,杂乱且失校核,下定决心重写“十三经”。
蒋衡从54岁时(年)开始楷书“十三经”,历时近12年,至66岁时(年)完成这一宏伟工程。
到年,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将总量册50函的蒋衡“十三经”手稿转献朝廷,收藏于皇宫大成懋勤殿。
编号的《周礼》碑乾隆石经以蒋衡手稿为底本,始刻于乾隆五十六年(年),竣工于乾隆五十九年(年)。
13部儒家经典著作刻录于通石碑之上,共刻有63万余字(一说80万字)。
其中,《周易》6通,《尚书》8通,《诗经》13通,《周礼》15通,《仪礼》17通,《礼记》28通,《春秋左氏传》60通,《春秋公羊传》12通,《春秋谷粱传》11通,《论语》5通,《孝经》1通,《尔雅》3通,《孟子》10通。
《春秋左传》碑jubu石经碑制均为圆首方座,高厘米,宽厘米,厚31.5厘米,额首统一篆书“乾隆御定石经之碑”。
另有与经文碑在形状体制上相同的,还有乾隆“刊石经谕旨碑”1通,与经文碑合计为通。
乾隆十三经刻石完工后,最初安置于国子监的“六堂”之中,同时以墨拓本颁行各省。
可惜的是,蒋衡在50年前的乾隆八年(年)即已去世,没能看到自己作品的辉煌结果。
《仪礼》碑细部与经文碑、谕旨碑几乎同时完成的,还有乾隆皇帝的16通石碑,后被称为“十六方石碑”。
乾隆帝的“十六方石碑”,高厘米,宽厘米,厚45厘米,方首方座,额首统一篆书“乾隆御制说经之文”。
“十六方石碑”的碑文皆为乾隆皇帝御笔亲书,其中包括:
乾隆御制《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满汉文各有一方,碑文内容为乾隆皇帝给“十三经石刻”写的序言,年立。
乾隆御制《说经之文》石刻13方,碑文内容为乾隆皇帝学习儒家经典章句的体会,年立;
乾隆御制《丁祭释奠诗》石刻一方,碑文内容为乾隆六十年二月丁巳日到孔庙祭孔的诗作,年立。
图片中左侧为康熙榜书横卧碑在“乾隆石经”碑林中,还有乾隆的爷爷康熙皇帝的横卧石碑数通。
最大的一通为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三年仲夏御书题写《大学》碑,旨在整顿学校、告诫学生。
碑文笔力深厚,气势磅礴,称得上是历代帝王书法中的珍品。
在乾隆“十六方石碑”对面,还矗立着康熙御题石碑“嵩高峻极”、“灵渎安澜”、“功存河洛”和“昌明仁义”四通。
石碑为横卧碑,宽为三米左右,高为一米有余,周边雕有云龙纹饰,正中有“康熙御笔”文字和钤有满汉文字的“广运之宝”印章。
有资料证实,这些文字是康熙二十三年(年)为河南开封几处名胜所题。
十三经碑刻及乾隆碑刻原存放于国子监“六堂”,年修缮国子监时移至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
康熙的《大学》等碑刻也是从彝伦堂等处后移至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