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中国第23个记者节,根据中国记协最新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持证记者人数已有人。世界范围内记者作为一种专门采写新闻、出售报纸的职业,诞生于16世纪的威尼斯,而中国最早的职业记者要追溯到清朝末年,年创办了周刊《少年中国》、并为《申报》《东方日报》采写新闻的的黄远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记者。古人也需要收集、传播信息,那么何者堪称“记者”?古人又是怎么样才能“知天下事”?
古代版记者:采诗官和史官
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人类在与自然界和社会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事实,从这一个层面上说,新闻的传播自人类活动起就已经出现了,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新闻的传播依靠“一传十、十传百”的口头传播,很多事情的真实性有待考究。等到文字基本成熟,新闻事件的传播和记录才算是“靠谱”了。从职能而言,采诗官和史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最为接近现代记者的,他们堪称是古代版的“记者”。
至少从商周起,对于新闻事件的传播开始转变成从口头传播变成文字传播,从民间自由传播变为政府组织采编传播。根据《周礼》,周王朝已设有五种史官,等到了春秋时期,史官们的职能划分更加精细,“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随着朝代更迭,政府职能部门虽有各种变动,但“史官”一职始终屹立不倒,司马迁、班固等一批著名的史官记录下了当时国家政策、重大事件、人事变迁,还包括有自然天文、法律施行、经济发展、水文农作等等。
如果说史官“时政新闻”的记者,那么采诗官就是“民生新闻”这一块的。周朝起设有采诗官一职,他们每年春秋时前往民间采风,行走各地记录,劳动者们的歌咏、疾苦、呼声都被采诗官记录编撰下来后带回给皇帝,正所谓“观风俗”而“知得失”,采诗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下传圣意上达民情的作用。班固在《汉书》中说“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在班固看来,采诗官的作用在于观察民间风俗,让王可以倾听民间百姓的声音,从而能顺应民心,谋求长治久安。采诗官所观风俗甚多,不仅是记录下民间歌谣,还会记录当地人的吃穿住行,饮食用度。在信息传播不畅的古代,采诗官还能起到为民伸冤的作用,在梁武帝时期,曾命使者前往民间,“总总九州,远近民庶……分将命巡州部,其有深冤钜害,抑郁无归,听诣使者,依源自列。”(姚思廉《梁书》)。
特殊的“报纸”:邸报
有了成熟的文字语言体系和专事新闻信息传播记录的人,报纸也就顺势而生了。在我国古代,最为接近现代报纸的存在是邸报。有说法认为,邸报最早起源于汉朝,汉朝在各个郡县设置有办事处“邸”,邸的常驻代表主要工作就是把皇帝的诏书、臣子的奏议用文书的方式写下来传送。这些记录诏书、奏议的竹简、绢帛能否被认为是早期报纸的雏形还存在争议。而今最早的有明确历史依据的报纸是唐朝的邸报,在唐朝,邸报最初是用来写各种官员人事任命、皇帝谕旨的告示,贴在宫门口让大家传抄。在孙谯的《经纬集读开元杂报》中就有记载某日皇帝到了哪儿做了什么事。
到了宋代,开始有专门卖报的商人,这些商人抄好了邸报卖给官员,省却官员自己抄录的麻烦。明代则设立了专门出版邸报的部门通政司,专管出版发行邸报,使用活字印刷,发行数量更大了。清朝时的邸报发行已经很接近于现代报纸的发行模式,有专人来抄录印刷邸报,傍晚发行,派人送阅,有点类似于晚报。还有一种名为京报的,内容更多,一般会在晚间做好印刷装订,等到第二天再发行,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日报。
从现存的文物来看,邸报刊载的内容也和现代报纸刊载的内容很像,比如在年八月初三刊印的邸报中,就记载各地教育部门的人员变动和任免、新发布的科考题目、大臣恩桂奉旨捉拿逃兵等事。
不管是采诗官还是邸报,都不能与现代的报纸、新闻采编从业人员划等号,但正是因为有这些从事早期的信息采集、汇编、传播的人,才让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流传至今。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