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学校,即学生求道、老师解惑之地,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的必须产物。早在上古时期,学校的萌芽便已经逐步显现。
当时,随着社会工具与农耕经验的不断提高,一部分人的劳动价值出现剩余。这些剩余的劳动价值,一方面转化为原始的商品贸易,一方面又成了供养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与之对应的,被供养的老人需要拿出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农耕经历,以换取部落对自己的供养之情。显然,这便是属于一种脑力活动,老人不再依靠体力,而是依靠教授后辈来获取经济。
这种情况,随着文字出现之后,变得愈发普及。因为原始时期的文字不易掌握,也不便学习,所以后辈族人想要学习各种文学,必然离不开老人的指点。
而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上古时期的巫、医、史不分家,因此这些负责教授弟子的教师,便极有可能是祭祀或巫师这类的人群。也正因他们掌握了传承之道,所以在部落中的地位愈发显贵。
于是古籍中有说:“成均,五帝之学。”还有说:“米廪,有虞氏之庠也。”显然,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成均”、“米廪”等机构便是后世学校的雏形。
何以见得?有虞氏,指舜帝所在的部族,“痒”又同“养”。意思是说,在舜在位时期,当时便大力推行养老的行为了。部落中有专门的地方,叫做“米廪”,在这里放上一些粮食供养一些老人生存。而他们需要做的,便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播下去。
显然,这便是早期学校的萌芽。
到了夏朝建立之后,学校或是有了新的定义。据《礼记》所说,夏朝的学校称之为“序”。这里提到的“序”,后人认为是夏朝的一种军事基地。《孟子》中便解释说:“序者,射也。”
也就是说,夏朝的学校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军事基地”,它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善射的子弟,以适应可能遇到的各种灾害。
到了商代以后,学校的雏形与教授内容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礼记》中说商代有“右学”与“左学”,这恰好体现了商朝当时主要进行的两种活动:
一曰“祀”,二曰“戎”。
“祀”就是祭祀,这是一种古老而又繁琐的礼乐活动,也是西周礼法制度的萌芽与雏形。而商代的“右学”,便是贵族子弟用来学习礼乐制度的场所。
为何被叫做“右学”?因为礼乐祭祀是国家头等大事,而商人又信奉以右为尊,所以商代统治者会在宗庙当中开辟一个地方,让精通礼乐且有德行的长者去教授贵族子弟,后者因此而懂得礼乐。
“戎”就是征战,所以商代时期的学校,也有专门培养子弟武艺的地方。换句话说,夏朝时期的“序”,依旧延续到了商代。倘若一个国家只重视礼法,那么外族(戎)入侵之时,它又该如何抵御呢?
正因如此,商代逐渐强大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它注重开设学校,以培养后辈子弟能掌握礼乐与习射的能力。有趣的是,据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所说,由于商代时期的学校相当发达,导致不少邻国纷纷向商朝讨好,并派遣“留学生”来到“右学”与“左学”中游学。
奴隶制发展到西周时期,已经达到鼎盛阶段。在此时期,西周的官学教育得到飞速发展。只有贵族才有资格享受的教育,已经成了当时人们学习的主要途径。
西周官学中都教授些什么呢?不妨来看孔子的行为,就知道了。
战国时期,由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导致很多有知识的教师纷纷流落到民间,而他们拥有的知识,也通过这种手段传递到了民间。
由此一来,先秦时期的私学之风,反而愈发流行。作为当时私学教育的第一人,孔子对西周官学有着极为狂热的追求。他的毕生夙愿,便是恢复周礼,以培养君子。
而他培养君子的方式,也是受到传统西周官学的影响。不难推测,孔子主张推行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便是西周官学的主要教育内容。
前三项技能,在夏商时期早有出现,属于重点必修科目;而后三项技能,则是对前三者的补充,是贵族在小学中才学习的科目。
这些科目彼此之间有联系,而且又相辅相成,最终构建了西周官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周礼》
《仪礼》
《礼记》
《尚书》
《中国古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