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皇家最高规格雪藏的周礼到底记载了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www.pifubingzl999.net/m/

今天我们进入《礼记》的最后一篇内容,希望前几天的内容对您有帮助。之前我们一直在讨论“礼”是什么?以及一些“礼”在实际生活的作用,将我们带到那个“礼崩乐坏”之前的世界,彻底感受一下“礼”的威力。

今天我们主要用《周礼》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看“礼”对于社会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01什么是《周礼》?

《周礼》虽然也是“三礼”之一,但是它并不讲任何形式上的礼仪运用话题,它严格来说应该是一套政府组织架构的规划,在《周礼》中政府的部门、岗位、官职、职责都有全盘设计,所以它原名并不叫《周礼》而叫做《周官》。

《周官》在中国历史上的命运非常悲催,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重点打击对象,一直要到汉景帝的时候才从民间重新发掘出来,不过缺少了最后一篇,古人在强迫症的指导下用《考工记》补了上去,我们今天看到的《周礼》也还是这个样子。

《周礼》虽然从民间现身,但是并不受到重视,换句话说是不敢重视,因为它所记载的东西与汉朝制度完全相反。以至于到了汉武帝时期《周礼》直接进入了皇家最高级的图书馆雪藏,连五经博士都没有资格借阅。

汉成帝时期,刘向、刘歆父子在整理国家图书馆的时候,又重新发现了它,不过依旧不敢公开,它里面到底记载了什么奇葩的东西,让所有人望而怯步呢?

02《周礼》记载了什么?

我们可以翻开《周礼》看一下它的结构。首先它将天下官职分为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六大系统。简单来说这相当于政府机构的六大部分,每个部门之下又列出次一级的部门,每个部门什么官职,岗位职责是什么,一应俱全。

如果这部书流传到民间,不知道方便了多少不怀好意的人,所以各朝皇帝都怀着谨小慎微的态度要将它雪藏。《周礼》的再次流入民间,要等到王莽的出现。

王莽在历史上的定位是“乱臣贼子”,这个说法其实太小看王莽了,本质上来说他是一位改革家,一位充满了儒家理想抱负的大学者。对权力的追求只是他的手段,并不是他的目的。

他的终生理想是效仿周公制作礼乐,成为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圣人。那么制作礼乐应该如何入手呢?王莽的思路很简单,先把《周礼》翻出来,按照古制进行变革,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

王莽是偏执的,就算现实条件不允许,他也会创造出新的办法。比如:在古代典籍中,中国应该有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和西海郡,但是到了王莽的时候,偏偏缺少了西海郡,他为了补偿这个“三缺一”的遗憾,不惜重金找羌人买下了青海湖一带的地盘,改为西海郡。这样的改革,可想而知最终必将覆灭。

03王安石变法的武器

王莽败亡以后,《周礼》在民间流传了起来,后来北周改革官制、唐朝编修《唐六典》都从《周礼》中借鉴了很多内容,但是《周礼》真正的发光发热还要等到王安石。

王安石为了变法,颁布了“三经新义”,其中《周礼》是最被王安石看重的经典,因为他从《周礼》中看到了许多支持财政改革的内容。比如:青苗法,这相当于是国家办理民间信贷。王安石从《周礼·泉府》一篇找到了理论根据,并且说这是周公时期就试用成功的办法,今天我们也可以用。

话说回来,王安石有没有曲解《周礼》的内容我们暂且不讨论,关键我们要知道一个常识:自古以来由国家出面办理的信贷坏账率都很高,很容易让国家破产,宋朝最终的灭亡与此大有相关,所以王安石在历史上的真实定位是“靖康之难罪魁祸首”,直到康有为为了给变法找依据,才将王安石从历史的耻辱柱上解放出来。

与王安石一同遭殃的还有《周礼》,从此以后《周礼》的出生就不断被人怀疑,甚至有人干脆说它是刘歆伪造的。刘歆也因此从宋朝一直被骂到晚清,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就是其中的登峰造极之作,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翻看,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好了,关于“《礼记》、礼学”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明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另外一部国学经典的学习《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