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夏朝的礼我能讲出来,但杞国不足以证明;商朝的礼我能讲出来,但宋国不足以证明。文献资料和知道的人太少。如果有足够的资料和贤人,我就能证明文明我所讲的。
为社么孔子说的夏礼和周礼要去其过河宋国去证明,这里涉及到周朝的分封诸侯制度。
据说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
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建立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亲族的姬姓封国最初分封53个,周公之后加封2个,共计55姬姓封国;异姓之国或有功之臣与前朝贵族或三皇五帝与夏商王朝后裔封国共计18个。
除了71个封土建国的封国外,宣布归服周天子没有灭国而接收封号的封国、方国,还有诸侯国个左右,称作名义封国。
此外,还有四周八方的边远地区的邦国和部落,为了获得和平安定和名号,宣布服从周天子而前来上贡的“泛诸侯国”,称作“服国”,总计还有个左右。
这个服国,再加上前面的实际封国和名义封国个,一共有余个诸侯国了,所以《吕氏春秋·观世》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
周朝灭商后,如何处置商朝移民问题,是当时面临的大问题。周公主张对商族人施以笼络,对他们进行武力监视。于是,周朝封纣的儿子武庚为诸侯,都城在邢;又专门派周公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带领军队,监视他们,暂时解决了如何安置商族人的问题。
武王去世后,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辅政。武庚看到有机可乘,就纠合对周公辅政不满的管叔、蔡叛合霍叔发动叛乱。周公开启了东征之路。
东征历时3年之久,诛杀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将霍叔贬为庶人,平定了叛变,又挥兵继续东进,征服了数十个国家。为了更好地安置商族人,周公封当年武王伐纣时自缚军门请降,而且没参加武庚叛乱的殷商贵族微子启于宋,并封禹夏的后人于杞,让他们奉祀各自祖先。
东征消除商残余势力叛周的隐患,此后,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西周的政治局面稳定下来了。这就是“兴灭国,继绝世”的由来。从此,优待前代君主名臣的后裔,也被列入历代礼典,成为一项礼仪制度。
孔子所说的考证夏礼、殷礼,就必须去了杞国和宋国,道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