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孔子作春秋,为什么不从平王东

中国历史虽说上下五千年,但是真正有文献连续记载的历史,是从孔子作的《春秋》开始的。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孔子晚年倾尽心血的一部书,孔子曾经自叹道:“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春秋》的记载,开始于东周初期的鲁隐公元年(公元前年),孔子作《春秋》,为什么不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即平王东迁、东周正式建立开始呢?

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的这段时期,有太多的谜团和遗憾,让孔子在作《春秋》时增添了太多的无奈。

公元前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

西周是怎么灭亡的?《史记?周本纪》讲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其实并不靠谱。

周幽王的原配是申侯之女,生太子宜臼。不久,幽王又移情别恋,嬖爱褒姒,生子伯服,于是废了申后,驱逐了太子。 

这原本是史书上老套的故事情节:喜新厌旧、废长立幼,为了让故事精彩些,司马迁于是加入了烽火戏诸侯的段子。

幽王欲博褒姒一笑,建造了烽火台,设置了大鼓,与诸侯约定,有贼寇至,则举熢火,诸侯悉来救驾。一次,诸侯见到烽火,悉来救驾,却没有见到贼寇,褒姒见状终于大笑。幽王大悦,频繁举熢火,诸侯们逐渐不信、不来了。

等到申后的娘家人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戎真得来攻打幽王时,幽王举熢火征兵,诸侯之兵再也不来了。

最后,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京师被洗劫一空,于是诸侯共立原太子宜臼为平王。平王为躲避戎寇,东迁雒邑,即东都洛阳。

但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不符合史实。

“举烽传警”是大一统之后的汉王朝为防备匈奴才创造出来的,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看,西周时期都不可能有。

从史源的角度看,《史记》的记载可能来自《吕氏春秋?疑似》篇,其内容多属战国纵横之士的“戏说”,不足凭信,而且该篇也只说了置鼓高台,并没有发明“烽火台”。

《史记?周本纪》关于幽王亡国和平王东迁的记载,除了上面的不靠谱外,还有很多史料的疑点和自相矛盾之处。

1)申国和犬戎如何做到联合攻周的?

申国位于河南南阳附近,是在周宣王时被分封为诸侯的,而犬戎在西北的甘肃和陕西北部一带,申和犬戎之间不仅相距一千多里,中间还隔着周王朝和众多的诸侯国。

2)平王东迁是为了避犬戎吗?

《史记》说,平王东迁是为了避戎寇,这也令人困惑。犬戎既然与申国联合攻杀了周幽王,是帮助平王上台的支持者,按理说周平王应该很感谢他们的。

3)平王为什么一登基就东迁?

西都的京师包括丰京、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市的长安县,从周文王开始,周人经营三百余年,宗庙社稷墓地都在此地,一定有什么特别重大的原因迫使平王一登基就迁都。

对于《史记》中记述的这些混乱和错误,不能归咎于司马迁,而是因为与这段历史相关的文献不足。

到了西晋时期,一个河南汲郡人在盗墓时无意间打开了战国魏王大墓,大量竹简出土,史称“汲冢竹书”,学者们整理出魏国史书《竹书纪年》。

书中给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线索:周幽王被杀后,曾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王子余臣在携地称王,后被晋文侯所杀。

遗憾的是,《竹书纪年》后来再次失传,幸好这段与西周覆亡关系最为密切的记载,被唐代孔颖达等人的《左传》注疏所引用,得以流传至今。

但是,由于这段记述语焉不详,又有文字的讹误,千百年来也引起了种种讨论。

年,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以经、史类典籍为主的的战国竹简(清华简),其中的《系年》共支,分为23章,是经过系统编纂的史书,有许多事件不见于传世文献,可以填补古史的空白,或对《左传》《国语》《史记》等典籍有重大的订正作用。

清华简《系年》的整理和公布,让两周之际历史的研究再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系年》第二章的内容与西周覆亡相关。

《系年》的记载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了我们的原有认识:

第一,周幽王所娶的王后来自于西申,而不是位于南阳的南申国。

申国是西方戎族中较强盛、融入华夏文明较早的一支,一直和周王朝通婚。周宣王时,封其元舅申伯于南阳盆地,建立“南申”,以帮助巩固南土。申国从此有了两个分支。

太子宜臼被废黜后,他所投奔的娘舅家是西申国。其实,西申之名曾见于《逸周书?王会》篇,以及《竹书纪年》的佚文,只是没有引起历代学者的注意。

第二,是周幽王挑起战争自取灭亡的。

幽王起师攻打西申国讨要出逃的太子,申人不给,并联合西戎和缯人消灭了幽王,估计顺道还洗劫了京师的丰镐地区,所以,幸存的周朝大臣部分逃亡到虢国,于是拥立幽王之弟余臣,即《竹书纪年》所说的携王。

第三,携王的“携”可能并非地名。

在古代文献中,根本找不到“携”这个地名。余臣原为幽王之弟,周代实行父死子继的王位继承制,余臣本来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携”字应当是后人出于正统观念对他的一种贬称,“携”有离、贰的意思,“惠”字则是其支持者给他的谥号。

第四,平王东迁有一个曲折的过程。

可以肯定不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的公元前年。携王政权曾经存在长达21年,这一点也证实了《竹书纪年》的记载。携王被晋文侯杀死后,可能还存在9年周庭无王,诸侯不朝于周的局面。

如果这一结论合理的话,太子宜臼(周平王)在很长时间并未得到周朝贵族和诸侯们的承认,他最晚是公元前年才在京师(镐京)被拥立,立三年后(公元前年),才东迁到洛邑。

当然,这个推论也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晋文侯死于公元前年,不可能在京师拥立平王。

其次,据《史记》记载,是秦襄公(前年亡故)、卫武公(前年亡故)、郑武公(前年亡故)等人护送平王东迁,如果东迁是公元前年,三人均已亡故,不可能护送。

或者清华简《系年》的叙述还有纰漏,或者很多历史文献需要重写。

至于东迁的原因,很可能是镐京已经在多年战乱中变为断壁残垣,而且曾经帮助过他的西戎各族尾大不掉,构成巨大威胁。另外,东迁也符合秦、晋等支持者的利益。

孔子作《春秋》,为什么不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开始,而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年)开始?

以前的说法是,《鲁春秋》中隐公之前的史料不全。这个说法纯属臆测,没有证据,当时鲁国政局相对稳定,从未有过史料损毁的记载。

公元前年,晋卿韩宣子出使鲁国,“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左传?昭公二年》)

韩宣子在鲁太史那里,一定是看到了完整的《鲁春秋》,才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孔子(前-年)求学时代,甚至作《春秋》时,都应该看到过《鲁春秋》的全本。也就是说,我们前面分析的有关幽王、平王的历史新知,还有我们尚未了解的很多历史真相,孔子都知道,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孔子的思想是很有启发的。

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本是要尊王崇君,恢复礼制,威慑鞭挞一切乱臣贼子。他本人也曾经到过洛阳游学,当时,尊崇东周王室是避免天下分崩离析的最佳选择,“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第十七》)。

但是,东周初期的近五十年,周平王从西戎弑父获益,靠诸侯扶持上位,没有守住镐京的宗庙社稷而东迁,实在是不太光彩,没法下笔。

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孔子故意忽略了这段历史,改为从鲁隐公开始。因为在鲁隐公之前,鲁孝公在位38年,见证了周幽王的覆灭,鲁惠公在位46年,见证了二王并立、九年无王的动荡。

这可能最能反映孔子作《春秋》时的苦心孤诣吧。

从西周到东周的这次改朝换代,虽说没有改变姬姓的世系,但是造成的灾难和破坏程度,远比史书记载的要剧烈得多。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说明:本文参考《走进清华简(增补版)》编写。

-阅读推荐-

福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