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买房置地一直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人生大事,高淳人亦是如此,总觉得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能心安。
《易经》上曾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经宫屋,盖取诸大壮。”这句的意思是:远古时期,人类只会找山洞当房屋,极其简陋。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才开始渐渐学会用树枝,木头,茅草等物品搭建棚屋茅舍。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始祖已经能因地制宜,熟练搭建各种形式的房屋。
穴居人高淳的薛城遗址便是新石器时代的案例。遗址中曾清理出一些圆形半地穴式房基残留。房基周围的一排排柱坑曾用于嵌木棍,搭建房屋框架。外围还挖了不少丢垃圾的坑以及地窖。地窖形状各异,深浅不同。较深的地窖一边会留礓擦步(高淳方言:台阶石阶),部分地窖还有过道与房基相连。这便是高淳祖先建造的最古老的房屋了。
茅草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进化史也是房屋形式的演变史。从原始的稻草房子到木头房子,到坚固的砖瓦平房,再到钢筋混凝土建成的高楼大厦,甚至是富丽堂皇的别墅。可以感受到居住条件的日益优化,人们心目中唯一不变的,是对建造房屋和搬家的重视。
自周代起,朝廷就开始鼓励建房。并规定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建造住房的一律不收土地税,还出了一本《宅经》专门指导建筑房屋,由此可见造房子在人们心目中重要的地位。
薛城遗址房基昨天分享的内容也提到,高淳民间建造房屋的风俗深受《宅经》的影响。看基地,动土,定磉,献架,上梁,开大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也马虎不得。
南京高淳人如何建房屋?遵循古代周礼,与众不同
那么,经过这一步接着一步复杂而有仪式感的建造过程,房屋终于建成之日便可以立刻搬进去住吗?答案是否定的,在高淳建造房屋的仪式感一直要延伸到搬迁的环节。现在,就让我们继续来看搬家前还需要做些什么?
乔迁之喜搬家前的重要仪式之一便是安土。在高淳人的传统观念里,若是建好新房子直接搬进去住,房子可能会发出声响,闹得六神不安。六神包家堂,灶君,门神,户神,床公,床婆。因此搬家前安土仪式必不可少。
仪式开始前,需准备好椅子放在堂前,椅子上放装满米的量斗一只(米里插一把尺),一面镜子,一把剪刀和一杆秤(秤头上盖一块黑色皱纱布)。椅子面前摆6杯茶,6杯酒,6碗糯米粑粑,再加上三荤三素(猪肉,鱼,鸡,金针,木耳,粉丝)。六样菜中,猪肉放中心位置,鱼在左,鸡在右,名曰:左龙右凤。
整个仪式从上香点蜡烛开始,接下来念经,换茶,酒请六神等环节依次进行。最后主人家烧纸叩拜进行祷告,六神便按定下来。安土仪式也圆满结束了。
柴禾另一个重要仪式则是进屋,就是人们常说的乔迁之喜。
需要注意的是,主人家在搬家具进新房之前,需要先搬些木柴,枯树枝(燃料)进去。因为“柴”与“财”发音相近,且可用燃起火堆,搬进新房有日子红火,招财进宝的寓意。
对联进屋当天,亲戚朋友都会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每个人都必须送的礼物便是红纸包装的云片糕,这样礼物虽不算贵重,却能讨到“步步高升”的好兆头,因此不可或缺。其它的礼物有红包,家具,对联,碗筷等等,根据每个人的经济实力自由选择。
亲戚朋友来道贺,主人家客气几句,收下礼品后办酒席款待客人,叫作“复情”。客人临走时,主人家还应用红色袋子装上团子,米糕,水果,糖果等回礼,给客人带回家。
云片糕分享到这里,关于高淳人建房子,搬家的传统习俗也就大致介绍完毕了。仔细回想,高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讲究讨兆头。这一点在建房屋的风俗习惯的每个环节中,均有体现。直至今日,仍有不少高淳人搬新家时延续了安土,进屋的做法,仪式热闹之中讲礼仪,有敬畏之心,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更是高淳特色民俗文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