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国人从小就被教导不要浪费,其实其中蕴含很深的道理。《了凡四训》被誉为“中华第一善书,我们看看书中是如何说的:何谓爱惜物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周礼。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孟子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恻隐’,怜悯心、同情心。《周礼》,周公制定的礼法。何谓爱惜物命?人之所以称为人,无非是具有恻隐之心。这就是仁者,这就是积德。《周礼》说,正月祭祀神明,不用母的动物。因为这是它生育的时期,要怜悯它。孟子说:‘君子应当远厨房,就是要成全吾人恻隐之心。’这是培育仁慈心。儒家讲:‘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佛家虽然没有禁止肉食,但是佛劝人吃三净肉。何谓‘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这都是保全恻隐之心。素食对于健康决定有好处,尤其是现在的肉食,含的病菌非常多,所谓‘病从口入’。如果你们以为素食不健康,肉食才健康,笔者可以做证明。笔者素食五十年,一生没有生过病,怎么能说素食不健康!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渐渐增进。慈心愈长。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前人有四不食的禁戒,所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这四条戒比释迦牟尼佛讲的多一条。我们要想养成健康的身体,不能不注意这几条。如果不能断肉食,应当从这里戒除,慢慢的增进慈悲心,就能戒除了。有时我们为了生活,没有办法不杀生。我们要常想想,一件丝织品,有多少生命在里头,怎么忍心!穿皮的衣服也是杀生,这是取它的皮毛。耕地、种植时,,地上许多小虫都死了,我们才得一点粮食。笔者最近在悉尼参观一个农场,这是出家人开办的,他们把蔬菜种在塑胶的篮子里。我问他:‘为什么不种在地上?’他说:‘种在地,上,耕地会杀死很多小虫。种在篮子里面,虽然费的工程很大,但是不杀生。’我听了很受感动,很难得,这是值得提倡。他还是用土栽,只不过把土放在塑胶篮子里,以避免杀生。故暴殄之孽。当与杀生等。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善行无穷。不能殚述。我们不爱惜东西,饭菜吃剩就丢弃,这是造孽,罪很重!这个罪业跟杀生没有两样。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我们要懂得防范。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所以,善行太多了,说之不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