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
1.2.1复习笔记
本章主要论述了构成音乐的各个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包括节奏、速度、旋律、曲式等。本章考点以填空题、单项选择题以及名词解释为主,在学习时,要掌握曲式的含义、分类以及应用,了解音乐的艺术语言和主要表现手段。
八音分类法
“八音”一词常用于指称中国古代乐器分类。《周礼·春官·大司乐》载:“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指代八种类型的乐器,其分类以乐器的制作材料为标准,将乐器分为八类:金类,如钟;石类,如磬;土类,如缶;革类,如鼓;丝类,如琴;木类,如柷敔;匏类,如笙;竹类,如笛。
真题笔记:
一、单项选择题
三部曲式是音乐中最常见的曲式,它形成一种()的结构样式。
A.BBD
B.AAB
C.ABA
D.ABB
C
三部曲式是音乐曲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曲式,由三个乐部组成,是ABA结构,中间乐部与前后乐部形成对比,体现曲式结构的再现原则,如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就是典型的三部曲式结构。
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被称作()。
A.乐段
B.乐章
C.乐句
D.声段
A
乐段是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乐段可以由一个乐句、两个乐句、三个及三个以上的乐句组成。一般有比较明显的终止式,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
名词解释: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相关试题:简述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区别。[简答题,成都学院年研]
答: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中的两种不同的形式,也是艺术音乐中最重要的形式,在音乐创作中广泛运用,发源于欧洲。复调音乐是指一种多线条的音乐,含有两条及以上的独立旋律,通过对不同声部的变化处理,最终结合在一起,是作曲家通过严谨的构思以及清晰的思维逻辑创作而成的音乐。主调音乐是指一种多声思维,是构成多声部音乐的另一种织体形态。与复调音乐不同的是,主调音乐作品中以其中一个声部的旋律为主线,其他声部作为和声背景进行伴奏。
曲式
答:曲式作为一种结构形式,是音乐在时间过程中形成的组织结构。常见的曲式有:①二部曲式,是指由AB两个乐段组成的曲式结构;②三部曲式,是指ABA结构的三乐段曲式,又称三段式,是音乐作品中最常见的曲式,是歌曲创作中比较常见的曲式结构,更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③变奏曲式,是指同一主题在音乐中进行不同的变化反复,每次反复的变化形式也不同,体现了变化与统一相结合的艺术审美原则;④回旋曲式,是指乐曲中的主要主题材料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在主题反复中插入对比性段落(插部)的结构;⑤奏鸣曲式,是指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构成的三部性的结构,是最复杂的曲式结构,其中,呈示部由“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构成,展开部是呈示部主题的变化发展,奏鸣曲式形式复杂,通常用于表现内涵丰富并具有戏剧性冲突的题材,一般交响曲、奏鸣曲和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以奏鸣曲式为基础进行创作。
乐段
答:乐段是指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是建立在单一主题上的、最小的完整曲式。乐段可以由一个乐句、两个乐句、三个及三个以上的乐句组成,是音乐作品中表现的完整乐思陈述,类似文字表述中句号与逗号间的包含关系,具有明显的终止式。乐段的结构规模一般不太长,但形式完整、统一,能体现鲜明的音乐形象。由于乐段常是主题的原始陈述,大多数乐段的陈述是呈示型的。乐段的长度取决于作品的速度、节拍和体裁。
简答题:简述音乐的艺术语言和主要表现手段。
答: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
(1)旋律,又称曲调,它是由一系列高低、长短和强弱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关系等组成的音的线条。旋律堪称音乐的灵魂,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旋律的不同走向可以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
(2)节奏,是指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它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它能够使旋律具有鲜明的表情意义和性格特征,从而将音乐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动。
(3)和声,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它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当我们欣赏音乐时,尤其是在欣赏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或大合唱时,不同的音乐交织进行,不同的乐器同时奏响,它们和谐而又千变万化,这就是和声的力量。
(4)复调,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若干旋律在进行过程中组成的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这种多声部音乐就称为复调音乐。复调音乐中声部的组合形式有两种: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对比复调指同时组合的各个声部,其旋律与节奏各具特色,声部对比鲜明。模仿复调指同一旋律在各个声部中先后出现,并在相同或不同的高度中,按一定的间隔依次对前一声部进行有规则的模仿。
(5)曲式,是指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乐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由两个各有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乐段”(专称为“方整性的乐段”)在器乐曲中最为常见,其特点是平衡、匀称感强。一个乐段构成的一首乐曲称为“一部曲式”。
(6)调式,是指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调式是人类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创立的乐音组织结构形式。调式是按音阶形成排列的,包括大调与小调两种音阶。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第一个音都是最有权威、地位最稳定的,被称为主音或中心音。比它次要些的,是由主音向上数五度的“属音”,还有从主音向上数四度的“下属音”(称作下属是因为若从主音向下方向数,它位于下方五度上)。属音和下属音就如同主音的两个大臣,对主音起到支持的作用,剩下的那几个音则处于更加次要的地位。
(7)调性,是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的总称。如以C为主音的大调式叫C大调;以A为主音的小调式叫a小调;以G为主音的调式叫徵调式等。现代音乐常采用多调性。多调性(包括双调性)是从20世纪初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调性类型,是传统调性的一种特殊变体。它的每一个调性层次大都建立在传统调性的基础上,或具有传统调性的某些特点(如自然调式),或具有明确的中心音等。但它又是调性思维复合化的表现,产生复杂的和声效果。重叠的调性之间关系愈远,则音响愈尖锐。由于多调性是源自传统而又打破传统的一种特殊手法,为许多现代作曲家所常用。
论述题:结合实例论述音乐的节奏、速度与旋律。
答: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时间通过节奏、速度和旋律方面体现,进而赋予了音乐艺术生命。在古今中外任何音乐中,包括宏大的交响乐、肃穆的宗教音乐、简单纯朴的民歌等等,三者都必不可少。
(1)音乐的节奏与速度。节奏最突出的特点为有规律的周期性延续,不同的音乐风格通过强拍和弱拍不同形式的交替反复而构成。节奏和速度是相互联系、相互并存的关系,音乐的个性由节奏变化速度决定,不同的速度所演奏的曲调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第三“英雄”交响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于年创作的,可以看作是贝多芬音乐风格成熟的标志。这部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大大打破了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局限,完全确立了贝多芬自己的创作风格,是一部西方音乐史上的不朽巨著。《第三“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成熟时期,它既是贝多芬本人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西方交响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三“英雄”交响曲》的节奏与速度是:
①第一乐章为快板乐章,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坚毅雄壮,副部主题深情含蓄,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描绘了英雄的性格特征。
②第二乐章是一首慢板的葬礼进行曲,贝多芬是把哀悼英雄这样深刻的主题思想融入交响乐的第一位作曲家,整个乐章深沉肃穆、庄严悲壮。
③第三乐章是充满活力的谐谑曲。
④第四乐章是终曲,变奏曲式,作者将传说中的神话英雄与理想中的人间英雄结合起来,歌颂这种为全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英雄精神。
(2)音乐的旋律。在音乐中,旋律这种音乐形式虽然简单,但其内在却具有非常丰富的生命力,由多个不同音高的乐音和不同样式的节奏组合构成。传统音乐观念中,音乐的根本是旋律,音乐常常通过旋律将具有感染力的情绪情感呈现出来。古今中外的音乐发展历史进程中,因单声部旋律的线条略显单薄,于是产生了多声部的音乐艺术,即有一个以上的不同声部在音乐中同时出现进行。旋律是音乐的灵魂,称得上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是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的一种音乐表现手段。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
篇幅有限,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