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只讲一个汉字,就是“鬲”部的部首汉字“鬲”。“鬲”在现代汉语不是常用汉字,但它在古代却是生活离不开的汉字,我们现在学习青铜器知识,辨记青铜器物,常常会用到这个汉字,因为鬲是博物馆中的常客,由此这个汉字也算重点汉字,其详情如下:
鬲。读音有三个:
(一)lì。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鬲,鼎属。实五觳(读hú,古代的一种量具)。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属皆从鬲。(读lì),鬲或从瓦。(读lì),汉令鬲从瓦厤声。”象形字。本义是鼎类的空足炊具。《说文》里的这段话需要解释,我们结合字形来说:
(鬲的字形演变)
鬲是一种古代的炊器。圆口,三足中空。《说文》说它容积有五觳大,一斗二升叫作一觳。(中间的X)象腹部交错的纹饰,(下面的小)象三只脚。是鬲的异体字。在汉代鬲曾经出现过“”这种形声字写法,后来“”已经不再通行,消亡了。
(鬲的样子)
鬲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商周时期陶鬲与青铜鬲并存。
(商代陶鬲)
“鬲”是古代烧水煮粥的一种器皿。王筠《说文句读》:“《释器》:‘鼎款足者谓之鬲。’《封禅书》:‘其空足曰鬲。’《索隐》云:‘款者空也。言其足中空也。’”
鬲在博物馆常常被误认为是鼎,其实鬲与鼎在内部区别明显,鼎和鬲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鼎的三足是实心的,而鬲的三足是空心的。而且鼎可以明显的分为腹与足两部分,鬲的腹与足不易分开,足壁与器壁相连,足壁也就是器底。
(鼎)
因为鬲的特殊构造,它的足部中空可以灌入水或汤,因而与火的接触面积增大,加热时可以迅速升温。《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其空足曰鬲。”大禹收集九州牧守的金属,铸造了九鼎,……其中足中是空的就叫鬲。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二:“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
鬲也指古代丧礼用的一种瓦瓶。《礼记·丧大礼》:“陶人出重鬲,管人受沐。”孔颖达疏:“陶人,作瓦器之官也。重鬲者,谓县重之罂也,是瓦瓶,受三升。”
(二)gé。这个读音出自《广韵》。用法较多:
(1)鬲(膈)俞,针灸穴位名。在脊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止眩,佗针鬲,随手而差。”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鬲俞穴,应手而愈。
(膈俞穴位置)
(2)通“隔”。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鬲,假借为隔。”《古今韵会通要·陌韵》:“隔,通作鬲。”用法有二:[1]《汉书·武五子传》:“群邪错谬,是以亲戚之路鬲塞而不通。”颜师古注:“鬲,与隔同。”一帮小人颠倒是非,致使亲人之间有了隔阂不得沟通。[2]古代的战备设施。《墨子·备梯》:“二十步一杀,杀有一鬲,鬲厚十尺。”城墙上每隔二十步设置一个“杀”,备有一个储放投掷物的“鬲”,“鬲”厚十尺。
(3)通“膈”。人和哺乳动物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洪武正韵·陌韵》:“膈,胸膈心脾之。通作鬲。”《素问·五藏生成论》:“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心烦头痛,胸膈不适的,病变在手太阳和手少阴经。
(膈的位置)
(4)通“槅”,大车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槅,《考工记》作鬲。”《周礼·考工记·车人》:“徹广六尺,鬲长六尺。”孙诒让《周礼正义》:“鬲即槅之借字。《释名·释车》云:‘槅,枙也,所以扼牛颈也。’”大车即牛车,所以这里的扼牛颈就是指的大车轭。
(5)县名。汉代所置,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切韵·麦韵》:“鬲,县名,在平原。”《史记·曹相国世家》:“还定济北郡,攻著,漯阴、平原、鬲、卢。”回军平定济北郡,攻打著县、漯阴、平原、鬲县、卢县。
此外,鬲读这个音时,还是姓氏。《广韵·麦韵》:“鬲,姓,殷末贤人胶鬲之后。”《水经注·河水》:“应劭曰:‘鬲,偃姓,咎繇后。’”
(胶鬲像)
(三)è。读音出自《集韵》。用法有三:
(1)同“軶”。车上系在辕前架于马颈的部件。《集韵·麦韵》:“軶,《说文》:‘辕前也。’或作鬲。”
(2)同“搹”。把,握住。朱峻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鬲,假借为搹。”
(3)通“厄”。困厄。《祀三公山碑》:“蝗旱鬲我。”即遭受蝗虫干旱之灾。
(祀三公山碑中的鬲字)
“鬲”的小篆写法如图:
(鬲的小篆写法)
(之,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