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北京城到底有几条中轴线北京中轴线是龙

“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申遗”,进一步推进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关于“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和内涵,一直存在很多说法。本文拟从“北京中轴线”名词的由来以及元大都中轴线的基本历史情况等角度,做一些分析,以解疑惑。

“中轴线”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所谓“轴”,人们很快就会连想到车轴。就是说,轮子或其它的什么部件,围绕着一根圆柱形的机件,在不停地转动,那么这根圆柱形的机件,就被称之为“轴”,轴的中心就称之为“轴心”。人们有时也把一个平面或立面,用一根直线分成两个互相对应、互相对等的部分。这根直线也被人们称之为轴,或直接把它称之为“对应轴”,比如门或窗户上常用的合页就是这样。上世纪五十年代,梁思成先生便把日常生活中的这种现象,运用到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于是便出现了日后常见的“中轴线”了。

从永定门沿着中轴线北望新华社/TAKEFOTO供图

年,在《梁陈方案》,即梁思成、陈占祥所提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一文中提到,“由都市计划的传统上看,中国的城市,除却特殊受地理条件之约束者外,没有不有中轴线的,建筑物都是有广阔的空间衬托的。”

这是梁思成第一次提到“中轴线”。

年4月他又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这样写道:“北京的体形大部分是由于实际用途而来,又曾经过艺术的处理而达到高度成功的。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个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

这也是后来大家熟知的“北京中轴线”。

也可以这样说,这条“中轴线”是中国历代都城规划建设的最后结晶:从传统文化上说,它是北宸崇拜的载体,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天上有天帝居住的紫微垣,地上有天子居住的紫禁城;从实践上说,它是北京城规划建设的基准线,也有人把它称之为“北京城的脊梁”;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它是“皇权至上”的标志,也是百官朝觐的“通天之路”;在艺术上,它是封建社会都城规划思想的艺术实物,是这种思想的集大成者。

元代北京城到底有几条中轴线

有关北京城有几条中轴线的争论由来已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元大都城复原图”上可以看到,控制元大都城市规划建设的有两条中轴线:南半城从丽正门往北经宫城到中心阁;北半城从齐政楼(鼓楼)往北到钟楼。这是刘秉忠遵照元世祖忽必烈的旨意,既遵循《周礼·考工记》中有关王城规划建设的条例,又根据拟建地实际的地理条件进行规划设计的。

元世祖放弃金中都旧址,是因为这里历经战乱,城市破败,且莲花河水系“水流涓微,土泉疏恶”,而位于其东北郊的金代离宫——太宁宫却别有一番景致,它是古高梁河水系,水面浩大,水源充沛,风景秀丽。但是在设计元大都时,也遇到东面地势低洼,难于揽入都城规划中等问题。

刘秉忠在做了一番详细的考察之后决定:东面以积水潭的最远端(即今万宁桥)建设南半城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置以大明殿为主体的宫城,北端置中心阁;再以积水潭水面的西端为界,确定整个大都城的中心点,标以“中心之台”,往北延伸,形成北半城的中分线,并于年2月,“建钟鼓楼于城中”,以示标志。

元大都平面分析图(资料来源: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鼓楼即“齐政楼”,《析津志》上面记载:“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东中心阁。”又说:“齐政者,书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之义。”古人认为,北斗七星是天帝的座驾,“斗为帝车,运乎中央,临制四方。”由此可见鼓楼在元大都中的重要作用。

元大都南半城的中轴线,经考古发掘业已证实,并为明清北京城所传承发展。而北半城的“中分线”,在洪武元年明将徐达率军攻入大都,缩其北城之后,其上的钟鼓二楼,或天灾或人祸,也就日渐湮废了,只留下了一条旧鼓楼大街并延续至今。明初,皇四子朱棣受命燕王守护北平。“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朱棣决定迁都北平,便在原大都城的基础上建北京城,传承的就是原元大都南半城的中轴线,只是在原中心阁的位置修筑鼓楼,其北米处建钟楼。明嘉靖年间加筑外城时,也就将中轴线延伸到了永定门。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由此完成。因之,明修北京城并不存“中轴线东移”之说。

早在宋代初年,一位供职于司天监的官员杨惟德,就曾在其进献皇帝的《茔原总录》一书中这样说道:“取丙午、壬子之间是天地中,得南北之正也。”实际上,古人用罗盘测定的子午线是磁子午线,它们与地理子午线间存在有一个2度13分的夹角。而这也正是有人发现“北京中轴线”不是正南正北,而偏东的原因。

北京中轴线是龙脉吗

每当登临景山之巅万春亭俯瞰整个北京城时,就会被那格局严谨、金光闪烁的宫殿之海以及北海、中海、南海波光潋艳、柳丝拂岸的景致所吸引。有人在交口称赞这条中轴线时,又往往会冠以“龙脉”二字称之。更有人把它与“风水”联系在一起说:北京城龙脉起自昆仑山,经恒山、燕山,终于天寿山,并认为天寿山是“北干龙”的聚结之处,即龙脉在此潜入地下。为了要把潜龙引出,明朝在建北京城时,便在紫禁城的北面堆起了一座“龙脉镇山(玄武山)”,名“万岁山”。持这种说法的人还称,龙脉风水之说源自明朝的两位“风水大师”。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古代帝王也自喻为“龙”。人们把自己喜爱的事物,推崇成“龙脉”,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无可厚非。但是从学术层面论述它时,却要正视历史的、地理的事实。

首先,长陵所在地的天寿山,是明永乐帝决定迁都北平之后,又遇徐皇后病逝,需要找寻陵地予以安葬。后江西术士廖均卿,在经过了一番实地考察之后,终于选中了燕山余脉的一个面积约40平方公里,周边有山口可供守护的山间盆地。这个地方在经过永乐帝亲自勘察之后最终被确定了下来,并将原来的黄土山改名天寿山。这便是明十三陵最初的来历。

其次,上面提到的两位“风水大师”,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徐善继、徐善述兄弟俩,他们于万历十二年()著有《地理人子须知》一书。他们当然不会否定先圣钦定的风水宝地。所以,他们说:“天寿山为其龙脉所凝结,龙脉至此,乃落平洋,其方千余里。”又说“此地干龙大尽,山水大会……形胜甲天下,连山带海,有金汤之固”。

但是,极具讽剌意味的历史事实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却是“以发拂面”吊死在被称之为“万岁山”东侧的槐树下。

新中国成立后,这条中轴线也开启了新的生命。早在延安时,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曾提出,要在革命胜利后建设一个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足以容纳万人的广场。

年10月1日,在整修一新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而天安门城楼又以其巍峨庄严的形象,出现在了国徽之上,象征着一个古老文明的新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共北京市委开始着手规划设计天安门广场的改造扩建工程,并在全国征集方案,最后综合成一个方案,经中央批准后付诸实施。经过多年的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古老的天安门城楼经过重修后,焕然一新。广场的东面是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广场中央是已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向往的地方。在广场上,环顾四周,旧日作为宫廷前卫的正阳门和天安门城楼,尽管位置依旧,功能却焕然一新,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位居东西两厢,新老建筑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设计不仅让“北京中轴线”的悠久历史得以延续,还作为“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载入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史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