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齐国外围线性防御最重要的军事工程,齐长城的军事地位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是不可替代的。下面从建置缘起、建筑年代等几方面对齐长城的总体概况进行简单梳理。
齐长城位于山东省境内,始建于春秋中晚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它西起黄河(古济水)东畔,东至黄海(胶州湾)之滨,将黄河、泰山、黄海连成一线,并在险要处设置关隘、修筑城堡、营建兵营、建造烽燧,构成了完整的军事防护体系。《章丘县志》、《临朐县志》、《莒州志》、《诸城县志》、《胶州志》等方志中也都留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齐长城,齐长城蜿蜒起伏于8座山峰之上,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济南、泰安、莱芜、淄博、临沂、潍坊、日照和青岛8地市的长清区、肥城市、泰山区、岱岳区、历城区、章丘市、莱城区、博山区、淄川区、沂源县、临朐县、沂水县、安丘市、莒县、五莲县、诸城市和黄岛区共7个县市区的94个乡镇,长达60余千米。
其起点位于东经6度4.分,北纬6度.6分,在今济南市长清区“岭子头”;终点位于东经0度分,北纬度9.分,在今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东北。
一、外部原因
在《孙子·地形》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夫地形者,兵之助也。”长城就是古人利用地形地势建成的一种防御工程。在冷兵器作战时代,它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修筑长城是当时不少诸侯国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且随着兼并战争的日趋激烈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齐长城的修建有多方面原因。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专题研究和系统考证。著名历史学家张维华先生分析春秋战国的军事形势和军事制度后指出长城的修筑与战争的范围和作战方式的改变直接相关,即战争规模扩大、作战方式由简单的车战转变为车步骑兵综合作战,长城的修筑既可以作为领土象征的国界,又可以作为国家的重要军事防御系统。
罗勋章先生认为齐长城的修筑是起因于“防”的启示,他指出在春秋战国之时齐国的巨防在战争中发挥了阻敌和防御的作用,齐人于是得到启示,萌发了在平地建造长城的联想。其目的已不是防水,而是为了军事防御。
齐长城西端头之建,起因为济水之防,是由此地段极为特殊的地理形势所决定的。齐长城源头西起之地西紧邻黄河(济水),再往西是广阔无垠的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东岸则有一条南北向狭长的山前冲积地带,若生水患,后果严重,建障水之防,实为必要。
同时,此地正处在三市四县六乡镇的交界之处。居“西通中原之要卫”,卡在“南北交通的喉结之处”,左凭泰山之险,右据济水、湄湖之障,实为一天然要塞,修缮增固障水之防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齐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的军事形势和军事制度是齐长城修筑的环境条件和主因。从地理环境分析,齐国疆域主要在泰沂山脉以北,东面和北面背靠黄海和渤海,不需要设防。
西方和西北方是邻国燕国。由于燕国当时国势较弱,又有济水、黄河为自然屏障,故无修筑长城的必要。而南方的鲁国和西南方的晋国、卫国当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较强,所以春秋时齐国的主要防御对象是鲁国和晋、卫、宋诸国。
虽然泰沂山区能够起到一定的阻敌作用,但由于群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南内走向的山间谷地,因地势开阔,成为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重要通道,所以齐国必须在此重点设防。春秋末至战国初,各国主要的作战方式是车战,因此只要在交通咽喉要地修筑城邑、设置关塞,即可起到防御效果。
可是,到了战国时期,步兵和骑兵开始参与作战,因其机动灵活可以翻山越岭,所以原来简单的关塞所形成的点的防御已经不能满足军事防御的需要,这就迫使齐国在原来修建关隘的基础上,开始修筑线性防御阵线——长城。
公元前77年,周平王东迁,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东周王室的逐渐衰落,齐、鲁、晋等诸侯国则日渐强盛。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军事霸权,纷纷发动战争。齐国作为东方的军事大国首当其冲,必须加强军事防御。
众所周知,春秋前期,齐桓公首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那时候的齐国自然是无敌于天下的大国。齐桓公去世后不久,晋国就跻身霸主的地位,断断续续称霸中原长达百年之久,实在是齐国的头号敌人。而这期间,鲁国和莒国相继投靠了晋国。
春秋后期,晋国衰落,吴国和越国相继北上,鲁国和莒国又改换门庭,前者一度做了吴国的盟友,后者也摇身一变成了越国的附庸。到了战国,齐国的主要敌人,首先是的楚国;其次,就是“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到了战国后期,西方的秦国打过来,也成为齐国的心腹大患。
以上国家中,鲁国虽然国小势弱,然而由于是姬姓的宗主国,依然有晋、吴等国愿意做它的后盾,所以在齐国霸业衰落以后的一百多年之间,屡屡参与大国针对齐国的战争和盟会,同齐国争夺边地城邑,给齐国制造了不少麻烦。
而莒国则是一个典型的东夷国家,更是齐国的死对头。清代学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引述赵孟的话说:“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楚)、吴。”这话的确不错,齐国每次图谋莒国,皆如临大敌,丝毫不敢大意。
越国人比吴国人还要骁勇善战,齐国人简直像患上了“恐越症”一般。《管子》中的“天下之国,莫强于越”一语,可以说正是春秋战国之际齐人对越国的一种普遍的看法了。楚人的习性同吴、越相近,而国力与疆土又都远比吴、越为大,早在春秋中前期就曾一度称霸中原,到了战国中后期,依然是与齐、秦鼎足而立的大国。
所以当时齐国的主要防御对象依然是晋、鲁、吴越和楚等诸国,自然防御的重点是西南方的平阴地峡、南方的泰沂山区谷地和东南方的海防。
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敌国既如上述,现在我们就该谈谈与此有关的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春秋战国之时,尽管齐国的军事力量一度很强大,但周边诸侯国却总是对齐国虎视眈眈,总想拿齐国作为进攻目标。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齐国通过经济改革,“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使齐国“家殷富足”,成为诸侯中最富庶的国家。第二点是因为齐国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思想主要是防御为主要目的,尽管齐国也吞并了不少周边小国,但仔细分析,齐国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它的疆域扩展并不多,也就是说,周边国家对齐国的军事力量并不特别惧怕。
因为如此,春秋战国时期周边诸侯国对齐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例如,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年),以晋国为首的诸侯盟军深入齐国腹地,将临淄郊外扫荡一空了之。
齐国发达的工商文化和经济社会因素使得齐国的兵家文化独领风骚,以孙武和孙膑为代表的齐国兵家,他们所强调的首先是防御,然后通过“伐谋”、“伐交”等手段而制敌取胜。
二、内部基础
齐长城正是在这一军事理论原则的指导下兴建的。谈到齐长城兴建的原因和背景,当然还要考虑到物质技术保障这一层面的文化。前文讨论过,齐国因为经济改革所以很快成为诸国中最富庶的国家,所以具备了修建齐长城的经济基础。同时齐国人口众多,这在《春秋左传》、《史记》和《战国策》等历史典籍中均有记载。
《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苏秦到临淄所见:“临淄之途,车榖击,人肩摩,连衽成帐,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足见这里人口众多,经济繁荣。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齐国具备修建齐长城的各种知识和科学技术。如《周礼·考工记》和《管子》等。
由传世的文献资料和出土的考古资料看,齐国拥有修建长城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术,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而齐国在这一方面恰恰是特别发达的,《管子》“度地”、“地员”、“地图”诸篇,《孙子》“地形”、“行军”、“九变”、“九地”诸篇就是明证。
此外,如兴建夯土长城(巨防),需要筑防(堤坝)的知识和技术,兴建石砌长城,需要冶铁技术和采石技术。这一切,齐国在列国中也是最为发达的。
三、总结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雄的军事形势,齐国和周边国家,如晋、卫、鲁、宋、莒、楚等国军事上的对峙,是齐国修筑长城的外部动因;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社会工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以及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使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修筑齐长城具备了一切条件。
可以说,齐鲁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军事形势是齐长城修筑的前提和动因,齐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知识是齐长城修筑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齐国特殊的地域文化和思想意识是齐长城修筑最后能够顺利实现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