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为市周易里的商旅和贸易

《周易》里面有个《旅》卦。

这个“旅”,主要是商旅之意。

古代的商旅,究竟是什么样的?看看《旅》卦就知道了。

一、日中为市

在易传《大象》里面,就明确记载了商旅之事:

《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这是说,在一年太阳最短的冬至这一天,大家都闭门不出,商旅活动也暂停了。

而古代的商旅活动,确实与太阳有着密切联系。

易传《系辞》也说: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这就是说,太阳最高的正午日中时,商旅们都会聚集在市场上进行贸易活动。。”

在太阳高度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一样的市场活动,《周礼·司市》里面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噬嗑》和《旅》的上卦都是离卦,离为日之象,故都与商旅活动有关。

离为日——《说卦》

二、旅即次

《旅》卦的六二爻辞说:

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这句话里面的“旅即次”,指的是商旅之人来到了市场的一个特定场所——“次”。

次,在《周礼.司市》里面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

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市之群吏,平肆、展成、奠贾,上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胥师、贾师涖于介次,而听小治大讼。凡万民之期于市者、辟布者、量度者、刑戮者,各于其地之叙。

按照《周礼》的记载,次,分为“思次”和“介次”两种,相当于官方的市场管理办公场所,负有处理贸易时出现的争讼之责。

郑玄就说:“思次,若今市亭也……思当为司,声之误也”,又说“介次,市亭之属。”

孙诒让也说:

“市官听大小治讼者,各于其市朝。凡思次、介次皆于市中为寺舍,其外为朝以听治讼及为刑肆罪人之所,其地当与百官府治事之朝略相儗。

在西周时期的青铜重器兮甲盘铭文上,已经明确记载了商旅必须要在有“次”的官方市场上进行贸易。

其贾,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则即刑扑伐,其隹我诸侯、百姓,厥贾,毋不即市,毋敢或入蛮宄贾,则亦刑。

兮甲盘上有“即次”和“即市”的要求

铭文中对于商旅行贾,明确提出了“即次”和“即市”的要求,凡是违反市场规定的私自贸易都要受到惩罚。

我们细看《兮甲盘》铭文中的“次”字,从师、姊声,读为次。

在上海博物馆藏的战国竹简《周易》里面,《旅》卦里面的“旅即次”的“次”,同样也是一个以“姊”为声符的写法。

兮甲盘上的“次”

三、“得童仆”里面的奴隶贸易

在《旅》卦里面,两处出现“次”的地方,都出现了“童仆”。

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

旅焚其次,丧其童仆。

这说明,这些童仆都是市场上贸易之物。

仆,是古代的用人。

僕,给事者。——《说文》

年幼的仆人,叫作童仆。

《周易》通行本里面的《剥》卦,原本也写作“仆”——马王堆帛书本《周易》和《归藏》都把这个卦写作“僕”字。

由此可见,买卖童仆,在《周易》的时代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仆人买卖必须要在市场上的“次”这个场所进行,有市师、贾师、胥师等官员来处理争讼之事,这也是《周易》的卦序里面把《师》卦排在《讼》卦之后的用意之一。

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