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保存完整的清代府衙、县衙为数不多,至于监狱则更少了。说起清代的监狱能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都建立在衙门的西方或西南方。监狱为何要建在这个方位呢?这里是有说法的。
建筑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载体,是永久的符号,具有特别的典示和承载作用。同样,监狱作为一种历史存在,亦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有自己外在的表现形式。监狱建筑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类型,从一定意义上说,监狱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建筑类型,也是一个时代文化、行刑水平、行刑理念和文化的综合反映。
清代因地方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体制,决定了没有现在意义上的监狱,监狱只是衙门的附属物。由于古代的衙门建筑格局不仅要考虑使用上和功能上的方便,更看重的是风水、伦理等传统理论。更要受官制、礼制、风水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于对天的敬畏,天文、礼制、风水学说便成为衙署布局、监狱方位设置的主要依据。
“礼”是周代对夏商以来的国家制度、社会秩序和人们生活方式等进行总结和补充而形成的制度和标准。其后儒家根据流传下来的文献和资料,编辑成“礼”,成为古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准绳。
当时建筑制度,诸如宫城、宫阙的内容和形式,诸侯、大夫的宅邸标准,亦在“礼”中作为国家制度被制定出来,成为不可易移的典范。“礼”的核心是秩序与和谐,其本质是上下尊卑的等级伦理秩序,其功能就是区别等级社会中各阶级阶层的地位。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礼”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建筑形式,无一不渗透着礼的意识,其规制内容在恪守中或变化或充实。因此,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大多数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设计思想进行布局的。
古代州县官由于是代天子牧民,衙署作为其官邸,是一方或者一座城市的主宰和核心,从建筑布局到衙署结构、功能区域划分甚至漆画彩绘,都因其等第、级别、职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清代州县衙门总是设置在州城或县城的中心地段,四周以城墙环绕而拱护之。根据刘敦桢《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一书中分析,明清时除京城外,各地城市的理想规划格局是:在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封闭城墙内,有着正南正北的方格街道网。大部分城市由于地形或历史沿革限制,无法完全实现这样的规划,但基本都有两条南北交叉十字形大道,把全城划成大致相等的四个大区域。
中国历来以北为尊,皇帝的宫殿都位于京城的正北方,地方城市为了迁就十字形的大道,尤其为避开尊贵的正北方,所以一般州县衙门都设在城市的居中东北方位,体现了坐北朝南、居中而治的设计思想。
清代每个州县衙门建置的监狱,一般都在州县衙门的西侧,一进衙门大门往左就是监狱的大门。监狱位置的选择不是随意定的,而是有一定的讲究和规制。尤其是对讲究天文、风水的古人来说,对建筑的方位选择和安排尤为重视。
监狱为何要建在衙门的西边?这是因为古人对“天”的无上崇拜,天文成为民间活动的主要依据。按古代天文学所讲,主管狱事的是昂星,“昂主狱事,典治囚徒也”、“昂者,天子之耳也,主西方”。
清代州县的监狱设置就是根据这个理论而布局的,监狱的设置要与上天相对应,以得到天的照应。所以衙署监狱设置方位一般在州县衙门的西面或西南面,以示“天人合一”之理。
而从风水学上讲,东方主生,而将生门、神门置于东侧,供常人进出;将死门、鬼门置于西侧,供死囚犯通行,西南属于坤地,风水学认为是肮脏之地,在此方位建造监狱亦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