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叩齿到揩牙看古人丰富的护齿方法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导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牙不刷怎么说自己爱干净?牙齿虽小,但关乎一个人的形象,因为口臭而影响了自己的人生那就重蹈古人覆辙了。其实许多古人也是很重视牙齿的干净与健康的,并且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护齿方法。在最初,牙和齿有着不同含义各有分工,有“牙,壮齿也”之说,“牙”指后部的槽牙,“齿”则指门牙,所以才有“唇亡齿寒”“咬牙切齿”之说。古代为此还有牙医和歯医之分。我们都说牙齿好了,吃饭才有胃口,牙齿好了,才美观,古人对牙齿也很重要,往往鸡叫第一遍,就起床洗漱,而洗漱的“漱”就是指“漱口”了。漱口揩牙的古人古罗马著名诗人奥维德在他那本传授爱情技巧的《爱经》里,把清洁牙齿列为男女提高吸引力的必修作业。并且为此还列了一套规矩,比如不要在人前刷牙,“不赞成你在别人面前清洁牙齿。所有这一切都能增添你的美貌,但别人看起来却不雅观。”比如“口气太重的女子切勿空腹时说话;她对于与之谈话的男子,要始终保持距离。”“如果你的牙齿发黑,太长,或是不整齐,那么你笑起来,可就糟糕透了。”我国古代也很注重牙齿的清洁与健康。(齿如瓠犀)古人以牙齿白净整齐为美,比如《诗经》中称赞美女的牙齿“齿如瓠犀”,瓠犀就是瓠瓜的子,形容牙齿排列整齐而洁白。为了有干净的牙齿,早在《礼记》就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古人往往用清水、盐水、茶水、酒来漱口。《红楼梦》中就写到有一日宝玉觉醒,于是唤人要漱口。便有他的丫环五儿点了蜡烛,“倒了一钟茶来”,可见是一整日备着茶的,除了茶,这丫环还“一手托着漱盂。”《延寿书》中记载用浓茶水漱口好处:吃完东西用浓茶漱口,不仅可以消除食物残留在口中不好的味道,还可以让口中的肉丝自觉脱去而不用再烦挑剔。除了漱口古人也刷牙,用的是杨柳枝,因此杨柳枝又被叫作“齿木”。唐朝医书《外台秘要》记载揩齿法,即用杨柳枝的一头,蘸上盐或药粉刷牙。只要有一棵杨柳树便可以随取随用,一次性干净卫生。(刷牙子)不过也有很多人没有栽种杨柳树的,于是到了宋朝“刷牙子”就很普及了。宋代商业繁茂,甚至还有专门的刷牙铺子,南宋周密《梦粱录》记载汴梁商业兴盛就说到了狮子巷口的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的傅官人刷牙铺。而“刷牙子”好的用马尾,差的用野猪毛。在塑料发明前,一直如此。叩齿漱石的古人到了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建议叩齿,并用“醴液”漱口,“醴液”可能就是早期的药用漱口水。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也极力推荐葛洪的方法,说自己曾经牙齿摇动欲落,不论吃冷吃热都十分痛苦,自从看了葛洪的记载,“早朝叩齿三百下”过了数日牙齿竟然不痛了,因此“今恒持之。”即每天清晨叩齿三百下来保护牙齿。(东晋葛洪)《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一段,众泼皮请智深,忽然听得门外老鸦大叫,泼皮们就开始“叩齿”。一边叩齿,一边还“齐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鲁智深不解其意,原来是“老鸦叫,怕有口舌。”因此叩齿念咒来驱邪了。从一个牙齿保健的方法,后来竟然演变为佛、道念咒的预备动作。“凡诵经者……叩齿演音,然后朗诵。”古人把叩齿视为做法事前的准备,诵经的时候,都配合叩齿。叩齿是什么意思呢?叩齿分左中右,都有不同含义。“左相叩”是“打天钟”,“右相叩”是“搥天磬”,“中央上下相叩”是“鸣天鼓”。除了左中右,如果若到凶恶不祥的事,也应该打天钟三十六遍。可见《水浒传》中众泼皮叩齿的缘故便是召集身中之神来驱邪了。(枕流漱石)此外漱石,则是用石头来磨练自己的牙齿。《世说新语》记载晋人孙楚想要退隐,就告诉友人王济说自己要“枕石漱流”了,这在当时是常见的说法,但是他在说的时候却说成了“漱石枕流”。因为不好意思改话,便机敏地解释道:“我枕着流水是因为像许由一样想洗净自己的耳朵,而用石子漱口是想要磨练自己的牙齿啊。”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他就是因为东晋孙楚说的“漱石枕流”,才取了笔名漱石。口臭与人生际遇有些人因为牙齿不好,就会患有口臭。相传东汉恒帝年间,有个叫刁存的大臣就因为口臭被皇帝嫌弃。有一天忍无可忍的皇帝让刁存把一个像钉子一样的东西含到嘴里。皇帝的命令不能不从啊,含着辛辣之物的刁存只以为吾命休矣,一下朝急忙回家与家人诀别。结果等吐出来口中的其实不是毒药而是馥郁芬芳的一枚鸡舌香。这便是“刁存含香”。可见,古人很早就很重视口臭问题,并有了类似口香糖的鸡舌香的发明。后来口含鸡舌香奏事成了在朝为官的象征。(鸡舌香)有名的诗人宋之问就因为口臭没能如愿当上武则天的面首。宋之问很有才华,长得也不错自以为很有自信,毛遂自荐要做武则天的“左右奉宸”。武则天对宋之问献的诗赞不绝口,却依然拒绝了宋之问,原来是“口臭熏人”。宋之问因为牙齿有病,经常口臭最后没能如愿以偿成为笑话。牙齿与年岁因为牙齿会随着人的年岁有明显的变化,见落叶知秋,见齿落亦知人之秋,于是便和年岁联系在一起。因此古人称按年龄大小排序为序齿。古人往往在孩子生齿后取名入册,即登载户籍。《周礼》有万民“自生齿以上,皆书於版。”的记载。意思是已经长出乳齿的男女,就可以登记在户籍里了。因为古时候刚出生的孩子死亡率很高,如果一出生就取名字,记录在案,夭折没了要重新修改十分麻烦,所以要等到孩子度过死亡率最高的时候,长出牙齿来了,再记录在案。所以后来生齿就也指代人口、人民。比如宋代诗人陈以壮的“春在万家生齿”。(文学家韩愈)韩愈写过一首诗,诗名《落齿》把一个口齿零落的老者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他说自己“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落了许多牙齿,知道自己已经进入衰暮之年。“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牙齿一直和寿命联系在一起。古人擅长相马,看马有几岁,就是看马的牙齿。牙齿与唇舌“目语心计,不宣唇齿”,牙齿因为和唇舌离得近,有时也指代口舌,比如伶牙俐齿。民间在过年的时候,在灶台上放粘牙糖,就是让灶君吃了好张不开口不能对玉帝说坏话。还有成语“齿牙为祸”,也是指口舌造成的祸乱。《国语·晋语》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晋献公要讨伐骊国,让史苏为他占卜,占卜的结果是战争会胜利,但是结果却不吉利。晋献公觉得奇怪,战争都赢了,不是很好吗,怎么不吉利了?史苏答道:“齿牙为猾。”当时谁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直到后来才发现果然如此。战争胜利,晋献公获得了骊姬,并因为宠幸她听信谗言,终招致乱晋之祸。为祸生于口齿间,自然是“齿牙之祸”了。(晋献公和骊姬)后来把擅长说合、介绍交易的买卖人,抽取佣金中间商人成为“牙人”,把人贩子成为“人牙子”也有这缘故。结束语:虽然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么丰富又有保健功效的洗漱产品,但也能看出他们也是很具有尝试精神的,甚至每日叩齿揩牙来保护牙齿。并且因为对牙齿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