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很早就有了中原的观念,产生了逐鹿中原的说法。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本义是天下之中的原野,后指以洛阳为中心,黄河与洛水交汇处的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区域。今天的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安徽的西北部、江苏北部等广大地区都属于曾经的中原地区。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这里建立的王朝就叫做中原王朝。
那么这个“天下之中”的地方是怎么确定的?“天下之中”的观念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依据《周礼》的记载,这个“天下之中”是用工具测量出来的,测量的方法叫作土圭之法。土圭是一种一尺五寸长的圭形玉器,古人就用它来测量日影,以定四时,确立地方的远近,为各诸侯国确定封国的大小。其基本原理就是在正午时分,用土圭测量日光在参照物——八尺长的表竿上的投影长度,以此确定该地的方位和远近。
若某地设立表竿的投影(在表的北面)长度与土圭相等,为一尺五寸长,这天就是夏至,那么这个地方就是天下之中。以此类推,如果表竿的影子短于土圭的长度,就称为日南。古人认为越往南则越靠近太阳,日影最短,日南就表示该地距离太阳近,其地偏南。反之表竿的影子长于土圭的长度,就称为日北,表示该地距离太阳远,其地偏北。偏东,偏西的方位也是如此判定。
为什么要通过测量日影的长短来测量天下之中呢?为什么不直接丈量国土东西、南北的长度,以此确定国家的中心区域呢?
这是因为确定天下之中,主要是出于气候的考量,而不仅仅是出于几何中心,甚至交通、战守等地理因素的考量,也排在其次。
古人观察天象、气候,发现如果其地偏东,多刮风天气,因为东面临近海洋,容易受季风影响;如果其地偏西,则阴雨天气较多:如果其地偏北,则气候寒冷;如果其地偏南,则气候炎热。最好是选择中央地区,既不太冷,又不太热,四季分明,气候怡人,又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再加上风调雨顺,物产丰富,是最理想的定居之地。“天地之所和也,四季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这就是“天下之中”。
由此可见,天下之中的选择是依据天文、天气而来,并不是出于纯粹地理因素的考虑,尤其是天中之气和地中之气相和的观念,就有着浓厚的堪舆的味道。
在周平王计划迁都时,卫武公就曾明确表示反对,他的理由是: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市)虽非天下之中,但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蜀,被山带河沃野千里,利于防守,利于定国。而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虽然位于天下之中,但地势平坦,四面受敌,易攻难守,并不是最理想的国都。卫武公的考虑就是从现实地理条件出发。
虽然建都镐京可以掌握天下的要害(振天下之要),为什么还要营建东都洛邑呢?周公当年营造洛邑,既是秉承周武王的遗愿,也有“八方之土,周洛为中”的考虑,也是为天子东巡建立的一座行宫,当然也是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周朝建立后,势力范围不断向东部扩张,如此一来,在周朝版图上镐京偏安于一隅的态势就越来越明显,因此选择天下之中的洛邑,就暗含威服东南诸夷的现实意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作用。
等到东周迁都洛邑,洛邑既是天下之中,更是政治、文化的中心,这天下之中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从此,问鼎中原、中原王朝的观念就在王侯将相、平民百姓的心中生根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