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其十五
三国·魏·应璩茫茫九州内,莫作帝者民。民有忠信行,莫非帝者臣。(下划横线字词后有注释)?参考译文辽阔旷远的九州之内,不要成为帝王的子民。
民众有着忠诚信实的品性,都应是帝王的臣子。
?注释
茫茫:广大无边的样子。
九州:我国古代分天下为九个行政区,称为“九州”。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分别。一般指《周礼》九州,为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后用作中国的代称。宋·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作者简介
应璩(qú)(年-年),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出身于书香门第,和其兄应玚(yáng)彼时均被称为汝南才子。博学工文,善于书奏。文帝和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时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多违法度,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其中的言论都切合当时社会上的要害,所以其诗广为流传。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玚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
在汉魏时期因战争与瘟疫因素,应璩已算寿命比较长的了,他的养生诗《三叟歌》广为流传。
?简要赏析
诗人生活于魏明帝景初至少帝曹芳嘉平年间,《百一诗》写于就任大将军长史时。这一时期曹爽集团与司马氏集团明争暗斗,政治十分黑暗。作为曹爽身边近臣,应璩对当时形势看得很清楚,也深知曹爽虽然目前位高权重,但骄奢淫逸,颐指气使终将会给其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他对此深感不安。据《百一诗》序说:“时谓曹爽曰:‘公今闻周公巍巍之称,安知百虑有一失乎。’”百一之名,由此而来。《百一诗》有许多篇已经散佚,现存完整的诗篇只有《下流不可处》。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图片由三叶草青拍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