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423国家图书馆特别公开课经典何以

编者按:4月23日世界图书日,国家图书馆开设特别公开课,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沈长云以《经典何以重要》为题,为读者交流读书方法与心得,以下是讲稿摘登。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和大家交流读书的体会,我感到特别荣幸。读书首先要阅读经典,今天要谈的话题便是“经典何以重要”。

一、什么是经典

我想,我们首先应当弄清楚什么叫“经典”。

“经典”的原始意义,是指儒家最核心的一套典籍。《辞源》上说:“经典,旧指作为典范的经书”。也就是说,“经典”的“经”,原只是个专用名词,特指儒家的几部固定的经书。旧时各朝代“经”的内容不完全一致。汉立“五经”博士;唐、宋多称“九经”,即在过去“五经”的基楚上,增加了几部新的经书;至南宋,乃发展成“十三经”,就是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十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但无论哪个朝代,“经”在一般读书人心目中都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和权威,是一切认识的出发点。

正因为“经典”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以后“经典”一词便发展成为表示“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这一层意思(见“百度百科”)。这是“经典”的引伸义。

如今,对“经典”一词的应用范围更加宽泛,包括各行业、各个领域,凡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东西,也都可以用“经典”一词来表达,如“经典小说”“经典建筑”“经典战例”之类。

不过,在多数情况下,“经典”还是用于表示某些具有权威性的书籍,故人们常在“经典”后加上“著作”二字,称“经典著作”。或在“经典著作”前再加上某个方面的限定词,如“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

而我们现在要讲的,则是我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著作。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结晶。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上面,包括政治、经济、哲学、语言、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发明等各个方面。它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灵魂支柱。如今我们要加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大力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自然是要从阅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做起的。

二、经典何以重要

经典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包涵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过去《四库全书总目》统计的图书目录有种,其数并不完全,许多书目还未收辑进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加强对古籍的整理工作,新统计的我国各种古书的数目竟达到20万种之多(《中国古籍总目》)。这样多的古籍,好比一座巨大的宝库,让人一时不知道怎样开启,因而有必要先向大家做些介绍,引导人们阅读其中的经典。为此,国家图书馆受中央宣传部委托,集中全国古籍整理方面的专家学者,特地编纂了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有计划地向大家推荐这些优秀的图书。目前已出版四十余种,是精华中的精华。我有幸作为这部丛书的作者之一,十分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讲述我体会的阅读经典的重要性。

每个人阅读经典有不同的侧重,也有不同的体会。我是学历史的,我首先体会到学习历史离不开这些经典类古籍。尤其是要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可以说几乎全靠这些经典做支撑。

当前,我国学术界正在致力于探寻我们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党和国家也都认识到这件工作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依靠什么去进行这种探寻呢?一是考古,这当然毫无疑义。但是光凭考古还不行,还要靠我们的历史典籍,尤其是其中经典性质的古籍。首先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古书,包括《诗经》《尚书》《周易》《左传》《国语》这些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它们全在我们列举的“百部经典”范围之内。我们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它最早的部分,就全在这几部经典之中。我们常说的“三皇”、“五帝”、夏、商、西周的历史,有关记叙,也首先保存在这几部经典里面。不少人喜欢谈“二十四史”,殊不知这二十四史,包括《史记》里面的上古历史,很多都是从上述经典里抄摘下来的。可以说,这些经典里面记叙的历史,乃是最权威,最可信的第一手材料的历史。

关心我国上古文明的先生或许了解,目前国内外对于我国上古历史文化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我国古代文明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夏朝在我国历史上是否存在,等等。我想,这些问题,结合考古资料,多数都能在上述经典中找到答案。还有一些史事的真象,例如“三皇”“五帝”的真实身份,黄帝出身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夏朝又处在什么地方,大禹治水是怎么回事,等等,多数也可以依靠经典寻得正确的解决途径。目前我们通过考古与文献的结合,对上述问题正在理清自己的思路,于此也可以体会到经典对于解决重要历史问题的不可或缺的性质。

三、怎样阅读经典

这个问题谈得简单些,因为各人读书的方法不太一样。但是这里提倡的是阅读经典古籍,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几点小的建议。

一是建议大家先选择一些不那么特别古奥或佶屈聱牙,同时又容易引起性趣的经典名著来阅读,如《左传》《国语》《论语》之类。这里只列举了几部先秦古籍,先秦以后当然还有更便利阅读的书目,就不一一举出了。

二是从一本书读起,同时准备其它一两本相关书籍供参考查阅。如阅读《左传》,可同时准备《国语》做参考,因为二者关系十分密切,读完一本书,相关书籍也大致熟悉了。

三是选择好的读本。最好是现当代人用白话作的注本,如杨伯峻作的《春秋左传注》和《论语译注》,徐元诰所作的《国语集解》等。不要去读那些纯粹翻译的白话古籍,因为得不到知识。

四是可顺便做些小的摘录或笔记,如《左传》中的战争、列国关系,《论语》中孔子某一方面的主张,等等,以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作者沈长云,年生,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作品《国语》一书解读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