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从刘禹锡的诗乌衣巷中走来,至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这世间的桥,何止千千万。

这世间以“朱雀”命名的城、街、门、桥……又何止万万千。

但这世间的朱雀桥,却只此一座——南京秦淮河上,旧时乌衣巷边,这一座从中唐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中走来的朱雀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刘禹锡还未曾亲至穆棱(当时的南京),就已经在心中为乌衣巷勾勒了这样画面,桥边野草生,巷口夕阳斜。

他凭吊的是东晋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曾经的繁华与喧嚣吗?他怀念的是旧日好时光吗?

如此,就似乎太浅了。

太浅是不足以让这一座朱雀桥,从现实中成为废墟后,又成为人们心中的桥。

就如清代文人陈文述的诗《朱雀桥》云:

野草溪花媚晚凉,残基犹说晋咸康;镇注桥北无遗址,何处当年廿四航?

看来,从唐时到清代,这朱雀桥边的野草溪花开得更加妩媚,却愈见荒芜凄凉。残存的桥基,犹自坚强地证明着,曾经晋时风物,和曾经桥上过往的王谢两家的族人。

如今,遗址已经无处可寻,当年秦淮河上的24座浮航今天也只见闻与传说了。

对了,朱雀桥是一座浮桥,历史上又称为大航、大桁、朱雀桁、朱雀航,东晋时期建在内秦淮河上,时为交通要道,也是六朝时期分布在石头城至清溪之间秦淮河上24座浮航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座。

何为浮桥?

如你所想,浮在水面上的桥,以船或浮箱代替桥墩。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历史上关于浮桥的记载,最早是出现中国。

先秦的《诗经·大雅·大明》中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关浮桥的这一段,记载的就是公元前周文王姬昌为了迎娶太姒而在渭河架设浮桥的历史。

当时的场面如此盛大,文王筹备婚礼是喜气洋洋,将要迎娶的殷商姑娘是美若天仙,卜辞表示婚姻吉祥是天作之合,文王亲自到渭水旁迎接。造船相连做浮桥渡河而去,婚礼隆重一切都荣光赫赫。

可别小看这《诗经》中的一笔带过,简单的几个字,可比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记载的——波斯王大流士入侵希腊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所建造的浮桥要早了五百多年。

除了明证中国浮桥历史之早,据学者考证,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有使用浮桥的权利,用毕即撤,可见稀贵。但是,到了战国“礼崩乐坏”,浮桥也就流为民间所用了。

至于,秦淮浮航“二十四航”的说法,出自南北朝末期顾野王所编纂的《舆地志》

自晋及陈,阻淮为固,西连石头,东至运渎,浮航往来,总二十四所。一旦有警,辄断舟栅流,号称险隘。隋平江南,诸航始废,杨吴筑城,淮流益狭故迹尽湮。

原来如此,浮桥还有军事上的意义,但是,《建康实录》卷九许嵩注引《舆地志》又云:

六代自石头东至运署,总二十四所,度皆浮航,往来以税行。

看来,这才是主要目的,向过往行人收税,有利可图,所以导致可能在有人过河的地方都设立了浮桥,以至于24个之多。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官府垄断行为嘛。

故事里的朱雀桥,带着神秘和玩味

不管如何,朱雀桥的声名鹊起,不在生前,却是死后。

准确地来说,是因为刘禹锡的《乌衣巷》而意外地获得了审美意义上的永恒。

宋朝,徐铉在《稽神录·酤酒王氏》中揭秘了当年朱雀桥陨落的一则故事,这是发生在公元年晋安帝元兴二年的旧事:

建康江宁县廨之后,有酤酒王氏,以平直称。癸卯岁,二月既望,夜,店人将闭外户,忽有朱衣数人,仆甚盛,奄至户前,叱曰:“开门,吾将暂憩于此。”店人奔告其主,其主曰:“出迎。”则已入坐矣。主人因设酒食甚备,又犒诸从者,客甚谢焉。顷之,有仆夫执细绳百千丈,又一人执撅弋数百枚,前白请布围,紫衣可之。即出以弋钉地,系绳其上,围坊曲人家使遍。良久曰:“事讫。”紫衣起,至户外,从者白此店亦在围中矣。紫衣相谓曰:“主人相待甚厚,空此一店可乎?”皆曰:“一家耳,何为不可?”即命移代,出店于围外。顾主人曰:“以此相报。”遂去,倏忽不见。顾视绳弋已亡矣。俄而,巡使欧阳进巡逻夜至店前,问:“何故深夜开门?又不灭灯烛,何也?”主人具告所见,进不信,执之下狱,将以妖言罪之。居一日,江宁大火,朱雀桥西至凤台山,居人焚之殆尽,此店四邻皆为煨烬,而王氏独免。

特别喜欢这个小故事,故全文摘录。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有个卖酒的王家,因为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一伙穿着红衣服且态度极其不友善的人,而获得了意外的馈赠——江宁大火之中的幸免于难。

以今日视角来解读,这个短短的三百多个字,道尽了人情世故和人间百态,故事中的留白也恰到好处,令人回味无穷。

比如,这个王家是做生意的人精,即使是神差鬼使也能给哄得主动徇了私情。

其实,想想,为何那一伙朱衣人态度不善?专门来人间放火的,估计也被少挨骂,又或者在他们眼中,面对必死之人也没有善待的必要。但最终,人间温情还是感化了冷硬心肠。

再则,故事中的巡视一类,又何曾和颜悦色,一个不如意就以妖言惑众打下狱去。

这大概就是普通平头百姓的处境,处处受管制,还要被教育一心向善,种种洗脑和束缚,从古至今,大概都是能够找到共鸣点的。

当然,我们还得说回我们的主角——朱雀桥,在一场大火中被焚为灰烬了。事实真相已难以追寻,但是这并不是朱雀桥命运的终点。

它的使命,是在千古流芳的诗词中,获得秦淮河畔我们凭吊历史的一个依靠、一个背景、一个永远存在的坐标。

诗词里的朱雀桥,带着历史的感伤

这份感伤,也许与送别有关。自古桥边渡口多离别,当客船或马车远去,桥上的那个身影,逐渐变小、模糊,最终就会成为眼中、心中的一个痛。

唐朝的“大历十才子”韩翃《送客之江宁》吟诵道: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虽然今人对这首诗的定调是“应酬诗”,说得花团锦簇但是内容空泛,但是我却觉得这颇为符合人情往来的现实。借着送客到南京,却也是游历了一番名胜古迹、大好山川,不见离愁,却颇见喜悦,比起此后提及朱雀桥的诗词,却是难得的喜胜悲的跳脱。

到了宋朝及以后,但凡诗中遇见“朱雀桥”的,追忆、寂寞、荒凉就成了主色调。

辛弃疾醉酒狂吟曰:

朱雀桥边,何人曾道,野草斜阳春燕飞。

还能有谁,不就是刘禹锡吗?如果不是他,这可入诗的典故就少了一座朱雀桥。

朱敦儒的《朝中措·登临何处自销忧》大概就是文人登临凭吊朱雀桥的标准状态:

登临何处自销忧。直北看扬州。朱雀桥边晚市,石头城下新秋。昔人何在,悲凉故国,寂寞潮头。个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

正逢宋朝变动,诗人回想起南渡初期时,宋高宗由扬州移居建康,自然会回望扬州,心生今昔盛衰的感慨。石头城、朱雀桥,新秋晚市自是热闹,但是江山犹在、四季如常,但终是物是人非。

桥下的潮水依旧流淌,回首前尘往事却好像大梦一场,魏晋时的热闹如此,如今国家的江河日下,也是如此,诗人心头的悲凉和寂寞也可想而知了。

这份对于家国忧思的共鸣,在元代的白朴初至金陵与诸公会饮时也感同身受,所以他说:

赋朝云,歌夜月,醉春风。新亭何苦流涕,兴废古今同。朱雀桥边野草,白鹭洲边江水,遗恨几时终。唤起六朝梦,山色有无中。

六朝繁华的旧梦,到底是文人心中不曾褪去的旖旎和向往。

正如明代的高深甫说的“风尘梦醒黄梅雨,芳草心悬朱雀桥。”(《金落索·四时怨别》套曲)

也是元代的王冕在南京送别余局官所说的:

红堕香愁燕子飞,风流王谢今安在?我欲去寻朱雀桥,淡烟落日风萧萧。交疏结绮杳无迹,但见野草生新苗。

也是清人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中所撰写的:

六朝燕子年年来,朱雀桥圮花不开。未须惆怅问王谢,刘郎一去何曾回?

所谓“千古繁华同一梦”,当宋朝的马之纯来描摹当初的盛景之时,他如此说道:

乌衣巷口排金屋,朱雀桥边立粉墙。有底繁华难说似,何妨把作画图张。

对啦,今天,我们在秦淮河上所见的朱雀桥自然是后人新建附会之作,拙劣的石桥和金字,也很难让我们去和曾经那个风流倜傥的朝代产生什么联系。

但是,我们不需要更多,我们只需要一个名字、一段记忆、几首诗词,就能架构起我们心中的朱雀桥。

桥,为渡人,朱雀桥,却为渡心。

南京,这一座饱受摧残却始终屹立存在的城市,注定要甩开历史上所有的悲情,在未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那就让朱雀桥曾经的辉煌和历史感伤,以及所代表的曾经的困难,都成为风中的过往,我们的眼光,在未来。

原创文章

一渊寓言如喜欢需要转载,请注明出处。写文不易,谢谢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