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思想史:从神本到人本》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值此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之际,有几点略作说明。
一是本书写作的缘由。一个搞文学理论、美学的学者,怎么会转到思想史领域?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读古代文论研究生的时候,恰逢文化学方法论盛行。它给我的启示是,要想在文论、美学领域取得优异成果,必须超越过去简单的就事论事的线性研究方法,用多维的文化学方法去研究、阐释中国文论、美学的民族特色及其背后的生成原因。因此,我在研究古代文论、美学的同时,读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著作,内容涉及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中国古代宗法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佛教与中国文化等等。我的第一本专著《中国古代文学原理——一个表现主义民族特色文论体系的建构》(学林出版社)、第二本专著《中国美学的文化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就是用多元的文化积累写成的文艺美学著作。从事文学理论、美学研究,接触到的两个基本命题是“文学是人学”、“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什么“人学”、什么是“人的本质”,成为文学研究、美学研究必须思考、解答的元问题。于是,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将我推到人性、人的本质、人学问题的哲学追问中。为了给“人”的研究提供充实的材料,我先写了《中国人学史》(上海大学出版社)、主编主撰了《国学人文读本》(上海文化出版社),然后写了《人学原理》(商务印书馆)、《国学人文导论》(商务印书馆)等,对中国思想史的演变轨迹和时代特征形成了独特的看法。年,我在《学术月刊》第8期发表《先秦至清末:中国古代人文思想史上的四次启蒙》。年,我在《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第4期、第5期连载《中国人文思想史上的六次启蒙》,提出中国思想史的古今演变呈现出六次启蒙的演变规律。在撰写《中国美学通史》(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现当代美学史》(商务印书馆)的时候,我是以此为背景知识和参照系的。年,在完成了《中国美学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之后,我便以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四次启蒙”演变规律的认识为指导,开始了“重写中国思想史”的漫漫征程。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启蒙时期,特征是周代以“人”的觉醒的“人本”主义取代了上古至殷商蒙昧的“神本”主义。本书乃是“重写中国思想史”的第一乐章。
二是本书写作的特点。优秀的成果是个体精神劳动自然花开的产物。王元化先生自述为学,不组织“合作社”,也不参加“合作社”;钱理群先生反对用“兵团作战”的方式对待学术研究。二位都是缘于保证学术质量的考虑。尽管重写中国思想史工作量浩繁,我仍然坚持一人独立去做。这部《先秦思想史》中,我试图在继承现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学术积累,以脚踏实地的劳动,求真务实的态度,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还原先秦思想史的真相,弥补原有研究的不足。现在,这部书已经到达读者手中。如能为推进中国思想史研究贡献一份力量,愿亦足矣。得失臧否,敬候教正。
三是鸣谢支持过“重写先秦思想史”这一学术事件的刊物及其编者。“重写中国思想史”首先从先秦开始。年,《先秦思想史》的一篇重要论文《周代:“神”的祛魅与“人”的觉醒——论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个启蒙时期》由《湖北社会科学》第12期发表。《先秦思想史》是我“重写中国思想史”整体构架中的一部分。年,另一篇重要文章《“重写中国思想史”发凡——中国思想史上若干重大问题的反思与构想》在《探索与争鸣》第2期发表,《新华文摘》同年第11期全文转载,并在封面以重点标题推出,引起较大学术反响。年,国际人文学会主办的《文化中国》第4期,刊发了我的《防止先入为主,坚持客观公正——关于“重写中国思想史”的问答》,将“重写中国思想史”的呼唤传递到了世界。从年到年,先秦思想史的诸多章节在海内外十几家刊物发表,充实了本人提出的“重写中国思想史”的实绩。自年第4期起,我将在国际期刊《文化中国》开设“重写中国思想史”专栏。自年第1期起,我将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开设“重写中国思想史”专栏。在这两个同名专栏中,我将呈现“重写中国思想史”的系列成果。“重写中国思想史”有这么多刊物的认可支持和共同助力,或许构成了中国当代学术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除上文提到的发表的文章外,本书相关章节发表及转载情况如下:《先秦古籍“伪书”说清算、正名及反思》,《人文杂志》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年第4期转摘。《试论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重新分期》,《云南大学学报》年第5期。《周代对“人”的本性、作用、地位的全面觉醒》,《社会科学研究》年第3期。《国语的思想取向:“君子之行,惟道是从”》,《湖北社会科学》年5期。《从“神道设教”走向“人文”之道——周易的思想史意义研究》,《理论月刊》年5期;《左传思想取向:“吉凶由人”“先民后神”》,《理论月刊》年6期;《“天人相分”“隆礼重法”——荀子思想的系统把握》,《理论月刊》年第1期。《老子思想结构的系统透视》,《学术界》年6期;《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文子思想体系新探》,《学术界》年第7期;《以“仁义”之道和“捭阖”之术为天下“抵巇”补天——鬼谷子目的论、本体论、方法论的系统把握》,《学术界》学术界年第1期;《关尹子的独特主张及其思想脉络》,《学术界》年第5期。《礼记“尊礼”“敬人”的思想取向及系统构成》,《澳门理工学报》年4期;《以人为本:管子思想的系统把握》,《澳门理工学报》年第4期。《上古神话的完整架构及其神本指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年第3期,《新华文摘》年第22期转摘;《吕氏春秋的思想结构及其帝王之道》,《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年第5期;《“尊天事鬼”、“贵义兼爱”:墨学的逻辑结构及其核心主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年第4期。《夏商之前是否存在道德观念》,《晨刊》年第3期。《论孔子的五重形象及其思想主张》,《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年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年第1期转摘;《周礼的人文价值:设官分职、得民为本》,《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年第1期;《周代的礼教思想与礼仪制度》,《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年第5期。《鹖冠子的思想结构及其政治主张》,《辽宁大学学报》年第1期;《“审其名实”“而后能治”——公孙龙子的名学理路》,《辽宁大学学报》年第3期。《尚书的“民主”学说新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年1期;《本同末异:列子“贵虚持后”说与杨朱“贵己恣意”说比较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年1期。《孟子的“仁政”学说及其思想结构》,《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年5期。《商鞅的变法称霸思想:辟儒尚法务农强战》,《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年4期;《从申不害的“术”到慎到的“势”》,《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年6期。《夏商时期的鬼神崇拜及其神本思想》,《武汉科技大学学报》年2期;《司马法:德治为本、战争为权——先秦兵家思想研究之一》,《武汉科技大学学报》年6期;《吴子:文德武备,内修外治》,《武汉科技大学学报》年5期。《孝经研究:以孝道“立身”与“治天下”》,《东方哲学与文化》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大学解奥:“修己治人”的高等教育大纲》,《东方哲学与文化》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贵人轻天:诗经思想史价值的重新发现》,《学习与探索》年第9期。《周代“以人为本”的“天人之辩”》,《东南学术》年第1期。
特别鸣谢:《晨刊》编委会主任陈麟辉先生,《探索与争鸣》总编叶祝弟先生,《文化中国》总编张志业先生,《澳门理工学报》责编桑海先生,《学术界》总编马立钊先生和责编汪家耀先生,《湖北社会科学》总编及《理论月刊》总编唐伟先生,《理论月刊》责编罗雨泽先生,《人文杂志》主编秦开凤女士和责编王晓洁女士,《东南学术》副总编郑姗姗女士,《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孙秀昌先生、副主编许婉璞女士;《社会科学研究》责编颜冲先生,《学习与探索》责编修磊女士,《辽宁大学学报》总编邢志人先生、编审潘照新女士,《宝鸡文理学院学报》总编刘林魁先生,《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总编康敬奎先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总编许斌先生和责编勇慧女士,《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审张灵先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审周莹洁女士,《东方哲学与文化》编辑部沈文华女士。上述论文发表时提要的英文翻译均由高级口译孙沛莹弟子助力完成,一并鸣谢!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本文系《先秦思想史:从神本到人本》后记,该书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