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是重要的典章制度,是古代社会的最高训条,包含礼节和仪式
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关于为什么要研究“三礼玉论。“三礼”是《周礼》、《仪礼》、《礼记》的总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是古代社会关于政治、经济、法律的最高训条,包含当时帝王贵族及整个统治阶级的一整套礼节和仪式,也包含建立这种教条的指导思想。“礼”在当时是用来巩固统治的制度,在后世则一直为封建伦理的依据。孔子以后的儒家把“礼”的根源和天地及人类的祖先并立起来,建立了一套“天经地义”的学说。《荀子·礼论》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固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足见其在当时社会中地位之高及对后世的影响之深。
“三礼”是古代的典章制度,其中关于玉的论述颇多。仅以《周礼》而论,有关玉的规定达上百条之多。如果把这一部分文字抽出来,足以汇成一部我国古代玉器从理论到使用各个方面的较完整的历史文献。就其内容而言,它包括了我国古玉的理论、分类及使用规定;就其使用范围而言,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诸领域;就其用途方式而言,它遍及祭祀、庙制、朝聘、盟会、婚丧、车服、宫室、器物、音乐等方面;就其所能体现的功能而言,它可代表天地鬼神、王权象征、国家财政、人格化身。
在严格的封建制度中,所谓君臣次序、贵贱等级、长幼辈份、地位高下都可通过玉来表现,竞无一不和玉有密切的关联。在“三礼”成书之前,虽也有这方面的记载,比如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其中也有一部分关于用玉的记叙,但远不如“三”)能完整。而在“三礼”之后,尽管不断产生新的关于玉的神话和传说,一些人还写了有关玉的论著,但是都未能离开“三礼”所论述的太的范围和玉的精神。
而且,像“三礼”那样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玉理论天用途分类学问,并且在国家典章制度中占有那么大的篇幅和比重,这在我国以及世界古代史中都是十分罕见的。所以,我们不能不认为,“三礼”中关于玉的论述构成了我国时间最早、内容最全的一部点代玉论,我们将其称为“三礼玉论”。
在长达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经学曾经被认为是“独尊”的学术正统,它不仅与当时的政治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历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的发展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儒学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三礼”,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坚硬冰凉的玉石,是如何浸透了礼教的观念;一件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对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秩序,是如何发挥了使现今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作用。“三礼玉论”是研究我国古代玉文化的一把钥匙。后世有关玉概念的种种说法和依据,大多源于“三礼”,或跟“三礼”有比较密切的因果关系。所以,当我们研究古代玉器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的时候,认真剖析一下“三礼”中关于玉理论的内容,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三礼玉论”是儒家经典中关于玉文化的最重要、最系统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玉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部辉煌篇章,因此,研究中国玉文化必须研究“三礼玉论”。根据“三礼玉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玉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件和国家政治密切相关的大事,是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法则和统治法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当时的政府机构对玉的管理范围,包括从玉石原料的开采和征集、管理机构和加工人员的组织和建制、各种玉器的名称和形制规定及其寓意、各种不同礼仪场所的运用规格和运用形式等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和叙述。大量田野考古的成果能够证明,我们的古人在实践中对这一套用玉礼制施行得相当充分。
根据“三礼玉论”,在古代国家机构当中,设置有一套专职和兼职的管玉机构。这些管玉机构都有明确的等级、建制和职能,而且相互间分工明确、细致且配合得体,在政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这些机构的组织建制及其履行职能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较全面地了解和研究,是研究中国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玉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文字记载的国家专职管玉机构。“三礼”中对玉府的官阶等级、隶属关系、职能编制和工作任务做了特别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周礼》规定玉府隶属于天官,天官是天子近旁最高权力机构。《通志·职官略第一》介绍,周成王根据商朝的官府设置进行改革,按照天、地和春、夏、秋、冬四时的名分建立《周礼》、设立六卿,组织政权机构管理国家大事。
这六卿是“立天官冢宰掌邦禁;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治。各有徒属,用于百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天官是六卿之首,属最高等级,它的职能是执掌总理天下政务,率领其所辖部属辅佐国王治理国家。所以《周礼》说:“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玉府正是天官所属的个重要机构。由此可见,在古代国家的政治体制当中,管玉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