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节起源的角度,来看春节对我国人民的意

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4834283.html

前言:我国有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春节是最为盛大的节日,也是最受大家喜爱,最受大家期待的。

我国的春节与元旦不同,元旦的时间为阳历的一月一日,而我国的春节时间则在农历的一月一日。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元旦只能算春节前的“开胃菜”,春节才是我们的“重头戏”。

每当春节这个时候,全国各地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迎新活动,根据地方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这些活动大都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表达了我国古代人民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既然春节对于我们来说如此重要,那么春节究竟起源于哪里呢?

春节起源于蜡祭

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在远古时候,碍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当时的人们对于大自然一直充满了敬意。他们认为山川、河流、大地都是有生命的,于是便有了神灵的概念,即“万物皆有灵”。

如果神灵高兴,那么就会赠予人们食物,雨露;如果神灵不高兴,同样也会降下天灾,天罚。在这样的背景下,祭祀文化悄然诞生。

在古人的观念里,祭祀乃是庄严肃穆之事。《左传》中记载:国之大者,在祀与戎。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意味着人口和财富,《左传》中将祭祀和战争相提并论,足可见祭祀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

不过,祭祀终归只是对当时祭祀典礼的总称,其种类繁多,作用场合也不尽相同。而在这数量众多的祭祀活动中,年末举行的蜡祭无疑是重中之重。

《周礼·地官·党正》记载:“国索鬼神而祭祀。”郑玄《注》:“国索鬼神而祭祀,谓岁十二月大蜡之时建亥之月也。”

所谓的“蜡”,就是指掌管农事的神灵,比如农神,田官之神等等。而蜡祭的作用,就是为了在每年的年终之时,祭祀对应的农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年的这个时候,农民们都会穿黄衣戴黄冠,国君则是戴着皮弁,穿着素服,以此来代表自己的虔诚敬畏之心。

在这祭祀典礼结束以后,则是人们最期待的环节。在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相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肆意醉酒,以解一年的辛勤劳作之乏。子贡将这个场景描述为“一国之人皆若狂”(《礼记·杂记》),足可见蜡祭的盛况。

也正因为蜡祭的寓意和蜡祭结束后的盛典和如今的春节十分相似,才会有春节起源于蜡祭这种说法。

春节起源于巫术

马林诺夫斯基曾经说过:“巫术应用最广的地方,也许就在人们忧乐所系的康健上。”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我们的春节习俗中,其实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一、小年夜祭灶神

在我国的习俗中,在春节之前往往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小年夜祭灶神”。灶神,在神话传说之中,地位其实并不高,但是在民间,灶神却又很高的地位。因为灶神是掌管考察一家善恶的神灵。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号,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恭迎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然后再在大年三十晚上迎接灶神回人间过年。

而在这祭祀灶神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许多巫术思想。

比如人们祭祀灶神之时,往往以糖元宝、芝麻糖和糯米团子之类的食物为祭品,希望能够买通灶神上天述职之时,能够不讲罪恶,只言好事。

又比如在《太平御览》中记载的:灶之土,不思故乡。取灶前三寸,方半寸,取中土,持之远出,令人不思故乡。

二、放爆竹

在远古之时,人们发现将竹子放在高温下灼烧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就将其称之为“爆竹”。后来,随着火药的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中国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至于到了现在,过年放爆竹,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那么大家想过没有,古时候的人们为何要在过年的时候放爆竹呢?

《神异经》上记载: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

大家知道,古时候在深山老林之中夜宿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因此生篝火就成为了必备的事情,其一是为了煮食取暖,其二是为了驱赶野兽。但是当时有一种既不怕人,也不怕火的生物,常常来偷袭。

为了驱赶这种生物,大家用尽了各种方法。在偶然的机会下,人们发现将竹子扔进火堆中会发生爆响,从而驱赶这种生物。于是,这种方法就被慢慢的传承了下来,到了后来更是成为了春节之中驱邪避灾的必备之事。

正如《荆楚岁时记》中所言:“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三、贴门神

贴门神,大家想必不会陌生。每当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会往门上贴门神。而这门神的作用,就是守卫门户。

至于这贴门神的习俗,早在先秦之时就有描述。《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神荼、郁垒就是先秦时期出现的门神。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门神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传说人物被选为门神。比如大家广为人知的钟馗。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就曾记载:

“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

由此可见,钟馗作为门神已经成为风俗习惯。

无论是小年夜祭灶神,还是春节放爆竹,亦或是春节贴门神,其目的都是为了驱邪避灾,保护家人的安全,让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而这,就是巫术的目的。因此,春节起源于巫术这个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春节起源于鬼节

在我国,分别有四大祭祖节日,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和春节。其中春节又是最为重要的祭祖节日。

正月之朔,是谓正旦,躬率妻孥,洁祀祖迩。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汉·四民月令》

在汉代以前,祭祖一般都是在腊月,即“腊祭”(此腊非彼蜡)。在汉代以后,祭祖则一般在除夕夜或者正月初一。

所谓的祭祖,就是悼念死去的先祖,而先祖,按照民间的叫法,又称为先祖鬼。《礼记·祭法》曰: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

而在古时候,鬼这个称呼,其实和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祖先鬼又可以称为祖先神。比如在《论语》中就记载着孔子所说的一句话,即“敬鬼神而远之”。可见,在当时,鬼和神的地位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知从何时起,鬼和神逐渐区分开来,神代表善,鬼代表恶。比如在《聊斋志异》中就记载了许多的鬼,尽管这些鬼并非都是罪恶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恐惧他们。

于是,人们慢慢的不再称呼祖先为祖先鬼,而是称其为祖先神。但是无论称呼如何变化,祭祖的对象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死去的祖先们。

由此可见,鬼文化和春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前文中提到的“蜡祭”祭祀神灵,还是春节贴门神驱鬼,其实都可以与鬼文化联系在一起。

正如徐华龙先生在《春节源于鬼节考》中提到的:鬼的文化底蕴深深地扎根在春节之中,或者说,春节从其形成雏形开始就打上了鬼文化的烙印。

春节的演变

春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其诞生至今,已经有几千多年的历史。根据其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春节时间不断变化

我国最早的春节记录在夏朝。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史记·历书》

夏朝以夏历(即农历)正月为岁首(即春节),并根据木星在天穹上运行的轨迹作为岁度的标志。商朝以夏历十二月为岁首,并将一年一度的祭祀时间作为新年的开始。周朝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并根据农业周期作为根据。

二、第二阶段:春节时间基本稳定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再次更改岁首时间,以夏历十月作为岁首,但是并不将岁首称为正月,而是继续称为十月。与此同时,秦始皇还给原来的岁首改了个名字,叫做端月。

就这样,秦始皇这复杂的历法一直沿用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认为其过于复杂,就将岁首定回了正月初一,并将其称为“正旦”。

至此,春节日期被正式固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春节对我国人民的意义

所有中华儿女对于春节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你说不出道不明,但是却能切身感受。“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年”,这些都说明了春节对于我国人民有着特殊的意义。

而这种特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家团圆

从古至今,除夕夜团聚都是不变的主题。在除夕那一天,无论离家多远的游子,都会想尽办法归家,然后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敬祖守夜。

在这一天,大家在意的并不是那丰盛的年夜饭,也不是那新年红包,而是在意那一股热热闹闹的氛围,在意那一家团聚的喜悦。就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的一样: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二、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中华民族是比较注重仪式感的民族。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放爆竹并不能驱邪,贴门神也并不能守卫门户,但是我们依旧没有舍弃过这些行为和举动。

这不是因为我们比较迷信,而是因为我们坚信这是一种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儿女独特的文化传承。也正是因为我们坚信,所以我们乐此不疲。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风土记》

而在春节这诸多的仪式上,除夕守岁无疑又是重中之重。在古代,人们往往会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举行盛大的宴会,来犒劳自己一年的辛劳,然后静待天明,为新的一年驱除邪瘟病疫;现如今,则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然后等待新一年的来临。

三、祭奠先祖

在除夕之夜,我们往往还会祭奠先祖,一是为了缅怀先祖之德,继承先祖之志;二是为了祷告先祖保佑子孙,祈盼明年全家安康。

春节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在这其中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情感,有小时候的回忆,有长大后的感悟。也正是这份特殊的情感,才能使得春节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并成为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

结束语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仅代表着新一年的开端,更代表着我们对新一年的期盼,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传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