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中秋节的问题上,中韩又出现了“分歧”,不过这次是在放假上。
先看看中国中秋节放假时间,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再看看韩国的。
当初因为中秋节起源问题,中韩两国吵得不可开交,韩国“偷国”的名号也随之传开,结果在放假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民反而有些“底气不足”。
那么,韩国是哪里来的“勇气”,公开宣称中秋起源韩国的?除了中韩,其他国家又是怎么过中秋的呢?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农耕文化圈,又采用同一个历法体系。因此两国都把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定为中秋节。不过中秋在韩国有别的叫法,在韩国,人们称它为“Chusok”,翻译成中文是“秋夕”。
在韩国,中秋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新年,相当于中国人的春节。在中秋假期这段时间,韩国人都会回去和家人团聚,场面堪比中国春运。
此外,韩国的中秋节还兼具国内“清明节”的功能,人们返乡除了阖家团圆,还要祭祀祖先,上山扫墓。
在吃的方面,韩国和国内也不一样,我们的中秋被各种月饼刷屏,韩国则吃一种叫做“”(松饼)的东西。松饼长得有点像中国的饺子,有皮有馅,实则是用米粉蒸制而成的贝壳状米糕。
还有五彩斑斓的煎肉串。
然后就是韩国的“中秋起源新罗”论,看看到底是什么给了韩国人“申遗”的勇气。
韩国人的中秋起源依据是一个日本和尚。唐朝时繁荣发达,日本就派出了遣唐使去大唐学习。日本求法僧圆仁大和尚(~)在唐文宗年间年入唐求法,前后历时10年,于宣宗大中元年(年)回国。著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在书里,圆仁法师在山东的赤山法华寺过了一个热闹的八月十五,大吃汤饼。但这是因为当地有大量的新罗侨民,这些人的家乡是过八月十五的,来纪念新罗人曾在此日战胜过渤海国。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辛德勇还写了一篇文章,告诉大家,“中秋节”起源自韩国新罗,根本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史料出处、符合逻辑的学术专业观点。
文章收录在这本书里
追溯韩国史料,我们发现秋夕来源于约两千年前的新罗儒理王时期,主要目的是通过秋夕时的农业集体劳作来提高生产能力。
关于韩国中秋由来的最早记录,是《三国史记·新罗本纪一》:
王既定六部,各率部内女子,分朋造党,自秋七月既望,每日早集大部之庭绩麻,乙夜而罢。
大致总结一下,韩国中秋的起源则更多地与农业生产相联系在一起,主要的目的是对丰收的祈求和对收获的感激。
到了高丽时期,当时朝鲜结束了国家的分裂割据状态,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同时官方将秋夕收录进国家的法定节日,被列为九大俗节之一。
在秋夕这样重要的日子里,国家禁止进行刑罚,赏月、作诗在文人阶层成为风尚。在高丽王朝后期,秋夕开始出现了扫墓和归乡的风俗。王会亲自前往景灵殿进行敬香,并且会聚集臣下,举办较大的宴会。
这就是韩国认为中秋起源他们的“底气”——一个日本和尚的经历。
虽然“新罗起源论”不被我国认可,但不可否认韩国非常重视中秋,即将迎来中秋的韩国,全国紧张氛围如同春节时候的中国。
自7月初以来,韩国已连续69天保持4位数的每日新增。在此背景下,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假期让韩国防疫当局如临大敌,为此,韩国防疫部门不得不呼吁民众"尽量不要回老家,鼓励网络祭祖"。(有中国春节倡导就地过年内味了)
确定不是你学我?
为了“打脸”韩国,接下来就讲一下中国的中秋节起源和习俗,虽然大家对这次中秋调休很不满意,但咱也得客观看待起源问题。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根据史料,中秋起源于上古时代的月亮崇拜,《礼记·月令》记载: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由此可知,上古君王有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传统。
这个阶段关于“月亮崇拜”还仅限于统治阶层,天子大搞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老百姓们只管种地就行了。
到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开始有中秋夜赏月之举。
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裴寂(后来的唐朝开国功臣、宰相)以圆月作为构思,发明了类似现在月饼的一种面食,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估计这就是月饼的起源。
裴寂
唐代开启,更多文人墨客加入赏月大军,关于赏月的诗歌层出不穷。《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可见这个时候,中秋已经成为一种节日。
到了宋代,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扩大,人们的民俗娱乐活动逐渐丰富,中秋赏月逐渐普及到普通老百姓家中,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接下来就对比中韩两国起源。实际上韩国的秋夕节,几乎就是周礼所谓秋分夕月的简称,又叫做仲秋节。
新罗的仲秋节最早的源头是因袭模仿中国古代礼仪中的仲秋祭月活动,官方定了一个日子搞搞活动。古代朝鲜包括新罗在内,官方都是使用汉字的,遵循中国的历法,喜欢遵循中国的典籍和古礼。
韩国仅凭借日本和尚的经历就认为中秋起源韩国,说实话这个考据还没《三国史记》来得详细......
日本版“万圣节”
既然韩国的中秋起源是靠一个日本和尚就“编”出来了,那日本当然也知道中秋节了,而且,日本在中秋节也会庆祝。
日本传统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时间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很多节日都是由中国传入。
在平安时代,中国的唐朝使节将这个长久以来欣赏满月的传统传播到日本。和中国一样,最开始赏月仅限贵族,贵族们乘船游湖,饮酒赏月。
自江户时代至今,中秋赏月习俗逐渐转变大众化。
演变至今,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见节”。他们过节不吃月饼而是吃江米团子,俗称“月见团子”,它形状各异,馅儿以豆沙为主。
日本人也把它用作祭神的供品,这种月见团子在八月十五和在九月十三的夜晚都要供奉。
在日本,中秋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比如有些地方的民俗中规定:这一天可以拿别人的田里的作物去供奉神明,而不算犯罪。供品被偷走的农户据说反而会丰收。
孩子们也可以偷吃祭祀月神的贡品,而不会引起神明的怒火。小孩子被认为是来自月亮的使者,被特许偷走供品。
因此大人们会特意把供品放到走廊等容易发现的地方供小孩来“偷”,而孩子们也会主动表明自己“月见小偷”的身份去要甜点,很像西方的万圣节小孩子捣蛋要糖果。
除了东亚三国,不少东南亚国家也有赏月庆祝的习俗。
中秋“嗨”起来
泰国人也有拜祭月亮的习俗,各家还用甘蔗扎成拱门。泰国人中秋必吃的水果是柚子,象征中秋人月两团圆。
除了吃,当然也有活动,只是这个活动非常的“时髦”,苏梅帕岸岛的哈林海滩每到十五都会举办“满月派对”,还吸引很多欧洲游客慕名而来。
它与西班牙的伊比萨岛派对、印度的果阿海滩派对,并称世界三大户外RAVE狂欢舞会。
柬埔寨人称中秋为“拜月节”,会虔诚拜月祈求赐福。拜祭完毕,家人长辈把扁米塞进孩子嘴里,塞到满满当当孩子嚼不懂为止,寓意是“圆圆满满”、“和和美美”(鉴于有噎住的风险,所以很多家长都是意思塞一下了)
越南与其说是中秋节,不如说是儿童节,这一天是小孩的狂欢,市集上有千姿百态的华灯以及琳琅满目的玩具,还有一大堆好吃的。
在越南,中秋节之前父母们处于农忙之中,缺少陪伴孩子们的时间,而中秋节就是农忙之后为补偿孩子们所设立的节日,所以小孩都特别喜欢中秋节。
这里还有个越南版“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传有一个叫阿贵的人,她得到仙树后,未遵仙训,用污水浇树,结果仙树腾空飞上月宫,阿贵因手拉树根,也被带往受责。
中秋节期间,新加坡各个住宅小区都会举行由一些商家组织的中秋晚会,让大家可以提灯笼和参加一些有趣的园游会,其中很有名的就属千人博饼庆中秋晚会。
“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特有的节庆活动,相传是郑成功屯兵时为解士兵中秋思乡之苦、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一种投掷骰子的游戏。这种游戏以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能否中奖。
早期下南洋的华人将这一习俗带到了新加坡,随后在新加坡成为一项全民节庆活动。
除了上面提到的国家,还有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赏月拜月习俗,这还真是应了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其中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千百年传承,而记住中华传统节日,最好的办法,应该就是放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