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中国礼学史

本篇推送展示的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吴飞教授本学期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中国礼学史”的课程大纲以及参考资料。

课程将简要梳理从西周到晚清民国的礼学史,帮助学生熟悉三《礼》及其注疏、解释传统,以及与中国历史演进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于先秦、汉唐、宋明、清代四个阶段,希望能够帮助学生通过礼学,对中国文明的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Vol..1

课程大纲

中国礼学史

课程大纲

开课院系:哲学系宗教学系

授课教师:吴飞

学分:2

教师介绍

吴飞,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思想、宗教人类学、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等。代表著作有《生命的深度》、《人伦的“解体”》、《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自杀作为中国问题》、《麦芒上的圣言》等。

课程大纲

导论

3月11日:从《礼运篇》看礼的起源与实质

第一部分:宗周礼乐文明体制

3月18日:封建制与祭礼

阅读:《周礼·春官·大宗伯》、《礼记·王制》(主要是关于宗庙和祭祀的部分,“天子七庙”以下)

参考:《春秋公羊传·文公二年》、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程瑶田《宗法小记》

3月25日:先秦的丧礼争论

阅读:《论语·宰我问》、《孟子·滕文公上》

参考: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

4月1日:荀子礼学

阅读:《荀子·礼论》

参考:《仪礼·丧服》、《大戴礼记·礼三本》、《小戴礼记·三年问》

4月8日:礼学与阴阳五行

阅读:《礼记·月令》

参考:《大戴礼记·夏小正》《管子·五行》

第二部分:汉唐礼学

4月15日:西汉祭礼之争与王莽改制

阅读:《汉书·郊祀志》

参考:《周礼·春官》、《礼记·郊特牲》、《礼记·祭法》

4月22日:郑玄与感生帝问题

阅读:《毛诗·生民》

参考:乔秀岩《郑学第一原理》

4月29日:郑、王郊祀礼之争

阅读:《礼记·郊特牲》、《礼记·祭法》孔疏

参考:乔秀岩《义疏学衰亡史论》

5月6日:魏晋时期的丧礼争论

阅读:《通典》选读

参考: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5月13日:唐代的礼制改革

阅读:《通典》选读

参考: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

第三部分:宋明礼学

5月20日:宋代礼学与濮议

阅读:张载《经学理窟·宗法》、《礼记说》

5月27日:大礼议

阅读:《明史纪事本末·大礼议》、段玉裁《明世宗非礼论》

第四部分:清代以来的礼学

6月3日:清人礼学的基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