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宽,才能容得下因缘是非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这句话出来后就可以这样理解了,南方应该指的是中原的诸侯国,实行周礼的华夏民族属于南方之强。为什么呢?“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大家要留意这八个字。首先什么叫宽?我们经常说现在的形势是外松内紧,外边看起来好像很宽松,但是实际上里边收得很紧。每个人都需要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国家、企业也不例外。这个“宽”是指自己的活动半径要大,另外也指我们的心胸要宽。如果心胸狭隘,作为国家来说就很麻烦。就个人而言,心胸狭隘也没有朋友。每天被鸡毛蒜皮的事、一些细小的矛盾是非弄得团团转,这样的人还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呢?心胸宽,你才能容得下因缘是非,所以大而能容,大而能强。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宽”字时,就应该经常反省。我们总是被一些是非麻烦纠缠住,这个时候就要把自己的心放宽一点,宽、宽、宽……不断地提示自己,心一定要放大、放宽、放松。总之宽才有一种解脱感。把自己的心弦绷得紧紧的,那个味儿不好受。一个国家、民族,如果它的社会氛围、执政理念都很宽松,放得开,就会很昌盛。汉唐盛世的时候,国门放得很开,东南西北的外族随便出人,欢迎万方来朝。但是到了国家衰亡的时候,就闭关锁国,生怕外族侵犯。因为自己弱小,警惕性就很高,处处怕别人算计。放不开的人,关门紧闭的人,只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很可悲的地带上,因为懦弱和胆怯。所以我们看一个“宽”字,就可以讲出很多道理来。首先作为个人修养,要反省自己,到底是心宽的人还是心地狭小的人。每个人都可以拿“宽”作为一把尺子,好好量一量自己。第二是“柔”,大家都知道讲柔是老子的学问,是道家的学问。孔夫子讲的时候,又把柔用进去。不仅要宽,而且要柔,柔弱才能胜刚强。上次我在招商银行讲坤道,坤道就是以阴柔为美的。现在有些体育项目有柔道、柔术,包括瑜伽术,这些都是属于柔的艺术。为什么讲柔?刚的东西易碎易折。弹琴的时候,弦绷紧了声音就高,容易断。人也是这样,声音高的人,基本就显得刚。人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气急败坏的人,音都很高,这样就很容易出事。声音就像调弦一样,调得比较适中,音就比较低柔。无论你怎么弹,弦也不会断。我们要反省反省自己,怎么才是柔。学密宗的遇到金刚上师,他就会给你说,最大的密法就是怎样把刚强众生的心调柔、调和。很多人的心都很刚,如何使自己柔?慈悲心就是柔啊。残暴野性这些都属于刚,慈悲、同情、理解、宽容这些都属于柔。柔是什么呢?既可以大也可以小。柔是有弹性的,收放自如,以前说观世音菩萨卷舒自在。如果没有张力、没有灵活性,你怎么柔?刚性的人是没有灵活性的,柔才有灵活性。所以《道德经》八十一章,基本上都是在讲柔术。“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知其刚守其柔,知其明守其暗,可以这样衍伸嘛。我们要把宽和柔放在心性上,好好去领会里面的品位。有的人心胸狭小,而且显得很刚、很硬,这样的人就不太好打交道。那种属于柔和宽的人,就好打交道,而且这个交道比较绵长、悠久。那么“宽柔以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教是两方面的,一个是对自己,我们要在宽柔上去修为,要有这方面的修持。另外,作为民族、国家而言,要把“宽柔”作为一种国民性,要让整个社会的氛围、整个民族的气质都有宽柔的气象。要把它作为一种教化的内涵,而且是主题。“宽柔以教”,社会上应该有这种风气,还要作为国家教育大纲的总则和目的,把它确定下来。“宽柔以教”搞得好的,他的团队一定祥和。如果上下级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关系的这根弦都绷紧了,迟早是要出事的。“宽柔以教”这四个字里面有很多的智慧、谋略。我们平常说这样谋略那样谋略,“宽柔”就是最大的谋略,但是很多人看不到这个。南方之强是什么呢?强在文化上,强在德行上。如果周武王那个时候学秦始皇,还有那些诸侯吗?根本就没有了。如果周天子学殷纣王,哪还轮得到诸侯国兴风作浪呢?所以德是文化的力量。周的德,并不是说只给老百姓什么好处,而是文化的传承,而且是优秀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力量,也是“宽柔以教”。“宽柔”是周礼的核心部分,用现在的话来说,文化是软实力,不需要用武力去征服谁、压迫谁。凭文化软实力就有种自尊自豪,而且周边的民族无不仰慕华夏的文化。18世纪以前,可以说全世界都向往中国的文化。但自从西方的科技飞速发展以后,蒸汽机的出现,大炮的出现,才使中国感到失落了。西方科技的确是一日千里,飞速发展。他们也不光是船坚炮利,也有自己的文化。他们的文化也是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等,也有他们强的地方。所以并不是说靠武力就可以征服天下,希特勒就是个例子。本文摘自《中庸二十讲》

中庸,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