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记载,“易经”有三种,或称为三个系统,即:《连山》《归藏》《周易》。
三才指天道、地道、人道,即天、地、人。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它们又各具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易经》就是讲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书。
简易不论事物多么复杂深奥,人类的智慧都可以把它们转换成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
变易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变化,万物就无法存在。
不易在万物皆变的前提下,有不变的东西存在——万物变化所依据的根本规律是不变的。
象象字在《易经》中有两种含义:一、名词,指现象、表象、形象。而卦象和爻象的象,指的则是形象。二、动词,意思是象征。象是《易经》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六十四卦的哲理就是通过象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彖彖读(tuàn)。
彖本为一种兽,猪形而有六牙。而卦有六爻,所以彖被借过来,用以总括六爻之义和一卦之义。
《易经》中的“彖传”是论断一卦基本思想的文字。
文言文是修辞、说明的意思。“文言”是解释、说明乾坤二卦的卦辞和爻辞的。
卦辞说明六十四卦要义的文辞。各卦卦形下都有卦名和卦辞。如乾卦:“乾,元亨,利贞。”其中“乾”是卦名,“元亨,利贞”是卦辞。
象数义理“象”是八卦、六十四卦及其所象征的事物的形象;“数”反映卦象中可以表现为“数”的关系;“义”反映《易经》表达的伦理道义;“理”是《易经》对万物规律所做的探讨。象数派接近自然科学,义理派接近社会科学。象数讲的是事实的“必然”性,义理则着重讲为何会“必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